8 月 17 日,为期 6 天的 2024 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在苏州落下帷幕。
57 位青年编剧与大咖面对面交流学习,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选题策划案,顺利结业。
传道授业 & 活动实战
6 天集训丰富多彩
8 月 12 日,2024 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开营,来自全省的青年编剧齐聚一堂,开启为期 6 天的集训课程,精进业务、交流经验、畅聊理想,为江苏电影的未来积蓄力量。
据了解,本次集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排了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研讨交流、项目路演、小组讨论、影片观摩等板块。
本次名师阵容堪称豪华。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秦振贵,北京电影学院吴冠平,北京师范大学张燕以及江苏高校多位知名学者的授课,还有青年电影人吴孟璋等专家老师,都带来了精彩的课程,还不吝传授他们多年来行走江湖的 " 独门秘笈 "。
学习的场景,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课堂之外的活动同样丰富多彩。
6 天时间,青年编剧们探访了周庄 · 数字梦工厂基地,学习 " 高精尖 " 的电影创作全流程,还打卡了文化地标,于博物致知中汲取创作养分。本次,集训营还特意为部分学员安排了项目路演,还原了电影创投现场的紧张刺激,给学员们增加实战经验。
天马行空 & 百花齐放
10 部选题策划案终获奖
记者获悉,本次参与 2024 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的青年编剧,根据自身积淀,再结合集训掌握的内容,围绕主题,擘画出他们心中的选题策划案。经过专家评委两轮盲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4 名,三等奖 5 名。
本次的一等奖是由李可芹撰写的《妈妈是 AI》(人工智能选题)。
二等奖囊括了时代选题、人工智能选题、文化选题,题材丰富。这其中有顾韵伟撰写的《生命的河流》、陆冠闻撰写的《RELIC》、姜艳撰写的《大华戏院》,还有刘潇逸撰写的《母与子》。
三等奖的选题策划案也相当各具特色,陈昱杰撰写的《照旧》、尹心悦撰写的《复活俱乐部》、詹丰宁撰写的《淮上布谷声》、裴爱华撰写的《能见度》、虞颖撰写的《靠近我看见你》获得了好评一片。
荣获二等奖的学员陆冠闻表示,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这次培训不仅仅丰富了专业知识,提升了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解决了很多困扰青年编剧的问题。
" 这次培训班是我们编剧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起点。我们将铭记这段学习经历,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和困难,我们都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始终保持对编剧事业的热情与执着。" 陆冠闻说。
光影造梦 & 以笔作桨
夯实电影创作的 " 蓄水池 "" 储备库 "
创作一剧之本,是筑造光影之梦的第一步,这 6 天时间里,有太多瞬间,太多感悟。
有人有感于专家老师指点的珍贵机会。学员孙官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这里有我的导师,有我尊敬的前辈,某种意义上讲,又何尝不是我的知己,环顾左右,你不是孤勇者,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何其幸运!"
有人庆幸于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战友。学员谭伟民表示,他在这里见到了和合圆融、相互砥砺、联袂攀登,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想的创作者形象:富于青年的热力、真实与质朴的品质。让我们仿佛置身桃花源的清流里。
有人对于未来的造梦之路信心满满。学员张梦瑶表示,训练营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平台,更是一个梦想启航的地方。" 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不可磨灭的印记,激励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学员们真切的感悟,也对承办方继续办好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培养优秀编剧人才队伍增强了信心和动力。江苏省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挥好省电影创作中心作为编剧 " 娘家 " 的作用,支持青年编剧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不断夯实电影创作的 " 蓄水池 " " 储备库 "。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王子扬 李艺蘅 郑文静
图片:顾炜
视频:刘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