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6 日,泰国政府宣布全面收紧 " 卡痛叶 " 管理措施,违规最高罚款 5 万铢,重点严查学校周边与流动摊贩。
10 月 16 日,泰国政府副发言人艾琳 · 潘律女士宣布,政府正全面强化对 " 卡痛叶 "(Kratom)销售与广告的监管措施,旨在建立社会免疫机制,防止卡痛叶在青少年群体中扩散滥用。
政府已要求全国各相关机构严格执法,特别是学校周边区域,无论在曼谷还是各府地区,都必须联合查缉卡痛饮品非法销售行为。
教育部同时下令学校工作人员严密监控校园周边的 " 卡痛水 " 贩卖活动,一旦发现涉入,将依法严惩并追究纪律责任。
这一措施出台后,不少泰国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支持,认为政府应更严格监管卡痛叶销售,以防年轻人误用成瘾。
艾琳副发言人强调,政府呼吁公众与家长积极配合,举报任何卡痛叶生产、进口或销售行为,尤其是发生在学校附近的案例,共同守护青少年安全。
政府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未成年人无法轻易接触卡痛叶。
近期当局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卡痛叶或卡痛水的流动摊贩与街头售卖现象,包括公共场所或学校周边。
这些行为导致青少年及脆弱群体可以轻易购买或误用卡痛制品。政府对此深感忧虑,认为这已成为潜在的社会健康风险。
为应对这一趋势,司法部与卫生部已联合发布《禁止在特定地点及形式销售卡痛叶公告(2025)》 ,主要内容包括:
禁止在任何学校周边 1000 米(1 公里)范围内销售卡痛叶或卡痛水;
禁止以流动贩卖形式销售,如肩挑、推车、车辆兜售或路边摊;
任何违反者,将面临最高 5 万铢罚款。
此外,政府严正警告卡痛相关商贩及青少年群体:
若发现卡痛叶或卡痛水中混入未经许可的药物或危险物质,将依《药品法》第 112 条与第 101 条追究刑责。
违法者最高可判 5 年监禁及罚款不超过 1 万铢。
若卡痛产品中含有毒品、精神药品或其他危险化学品,则构成更严重罪行,依据第 27 条与第 36 条规定,最高处 5 万铢罚款。
泰国政府呼吁民众积极举报违法行为,可向全国各地毒品防治与镇压办公室报案,或拨打国家禁毒委员会热线 1386,24 小时受理举报,无需任何费用。
卡痛叶自由化 " 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滥用。
你怎么看泰国政府此举?
留言区一起讨论:你认为该管控能否平衡 " 药用价值 " 与 " 社会风险 "?同时泰国是否该对 " 大麻合法化 " 采取同样的打击措施?
你的看法也许会影响更多人对的思考,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了解中泰最新资讯
请关注
+
+
+
监制:王新宇
图:综合自泰媒
主编: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传媒
法务支持:克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