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批量离职背后,快手正在将资源从技术投入向商业化聚拢。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编辑|何伊凡 见习编辑|李原
成立 14 年的快手,正在悄然经历一场人事与战略调整。
2025 年 9 月以来,快手已有两名核心干将卸任。9 月初,先是快手可灵 AI 负责人张迪离职,《中国企业家》确认其已加入 B 站,担任技术条线负责人。9 月底,快手高级副总裁笑古卸任本地生活业务负责人,转任公司业务顾问。
短短一个月内,AI 技术负责人到本地生活业务线主帅相继离任,这家短视频巨头正经历着一场管理层更迭和战略重塑。
两则人事变动让外界感到蹊跷的是,张迪作为可灵 AI 从 0 到 1 的技术核心人物,其离职正值快手大力投入 AI、可灵发展迅猛之际,理应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信心。
2025 年 4 月 30 日,可灵 AI 事业部正式成立,与快手主站、商业化、电商、国际化、本地生活并列为一级业务部门,成为快手的技术新门面。
" 可灵 AI 的愿景,就是建设全球领先的 AI 视觉与表达平台,让每一个人都能够用 AI 讲出一个好故事,这是我们的初衷。" 今年 5 月,张迪在《中国企业家》的活动上,还曾作为可灵 AI 的代表人物出席。
在港股市场,快手 2025 年年内上涨最高达 130%,可灵 AI 也是驱动市值狂飙的重要引擎。
快手在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披露:包含电商和可灵 AI 在内的新业务收入增速亮眼,同比增长 25.9%。其中,AI 业务商业化规模快速增长,该季度可灵 AI 收入超过 2.5 亿元。截至 2025 年 7 月底,可灵 AI 用户数超 4500 万,相比三个月前的 2200 万实现了翻倍。
张迪 来源:中企图库
" 张迪的离开还是有些临时和异常,快手 CEO 程一笑并没有通过全员信宣布张迪的离开和夸赞张迪的过往战绩,其中的微妙大家都懂。" 一位接近快手的消息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
" 接任者快手高级副总裁盖坤虽然此前就是张迪上级,但已经身兼数职。盖坤除了全面管理可灵 AI 事业部的产品、运营和技术三大部门,还分管社区科学线,如何分配好精力和资源是个挑战。" 上述人士说。
事实证明,在张迪离职之后,可灵的版本迭代速度也慢了下来。
" 张迪离职之前,可灵团队保持着非常高频的更新节奏,比如可灵 2.0、灵动画布等,现在可灵的重大更新并不多。" 上述消息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
笑古的卸任,同样让外界感到突然。笑古是快手电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2019 年加入快手后,他出任电商负责人,主导推动了快手电商从 " 依赖头部主播 " 的粗放模式向商家自投、达人带货协同的 " 内循环 " 广告模式转型。
2022 年 9 月,笑古转战本地生活领域后,曾带领该业务升级为一级部门。但他同样是在本地生活业务增长之际,突然卸任。
不仅如此,《中国企业家》发现这两位高管的变动,只是快手高管离职潮的冰山一角——近两年来,快手的管理层迭代十分频繁。
快手 CEO 程一笑 摄影:邓攀
据《中国企业家》统计,自 2023 年 10 月宿华卸任快手董事长,由程一笑接任以来,快手已有超过十位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离职或卸任。其中包括:原数据平台负责人董西成、磁力引擎副总裁袁帅、安全合规线负责人余海波、国际电商算法负责人王犇、多模态负责人王仲远等高管,其中多人在快手任职超 5 年。就在 6 个月前,快手高级副总裁、研发线负责人于冰也已转任公司技术顾问。
笑古突然卸任背后,快手正在进行一轮密集的组织架构调整。
2025 年 9 月 30 日,快手发布公告称,公司为进一步提升商家经营效率,基于电商、生活服务、商业化三大核心商业场景,对商业生态体系相关组织进行了升级。
本次调整中,笑古原本负责的 " 本地生活事业部 " 更名为 " 生活服务事业部 ",原本地生活业务与线索广告业务整合,原商业化事业部下线索广告相关的行业团队、产品团队及相关中台团队调整至生活服务事业部下。在此背景下,熟悉线索广告业务的刘逍担任生活服务事业部负责人,向快手高级副总裁王剑伟汇报。
关于笑古的卸任,程一笑在全员邮件中表示:" 笑古自 2019 年加入公司以来,始终保持着创业者般的激情与坚韧,为快手商业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 年 9 月,笑古转战本地生活领域。其掌舵期间,该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2024 年,快手本地生活 GMV 同比增长达 200%,其中新线城市 GMV 增幅超过 220%。
来源:AI 生成
就在 5 个月前的 " 快手本地生活 2025 聚力大会 " 上,笑古还提出了 " 新线城市 +AI" 的战略布局,强调下沉市场将成为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今年 8 月,快手本地生活又对服务商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重新搭建代理服务商体系,重点发力三线及以下城市市场。
但从行业大背景看,电商、本地生活、广告体系逐渐聚拢,正在成为大势所趋。快手的变动逻辑,与抖音近半年前的组织调整也不谋而合。
今年 4 月,字节电商广告平台巨量千川的产品、产品运营人员从商业化部门转入抖音电商;生活服务营销平台巨量本地推的产品、产运人员从商业化部门转入生活服务团队。商业化部门保留算法人员。
据《晚点》报道,抖音电商借此拥有了更独立的组织、更大的职权范围。它可以根据成交额(GMV)与电商广告收入目标,综合决定分配给它的流量当中,电商交易和电商广告的占比。此前,巨量千川在商业化部门,更追求广告收入,抖音电商则追求 GMV,两个指标分开。GMV 和电商广告收入作为一个整体被统一考量,理论上可以提高使用抖音流量的效率,也能提升商家体验。
随着笑古淡出一线,高级副总裁王剑伟扛起了将快手本地生活、电商、广告全面打通的重任。王剑伟来自腾讯,2019 年入职快手,2022 年 11 月接任商业化负责人后,他曾带领快手完成了商业化的快速增长。
从快手今年的数次调整方向来看,其正将战略重心从技术投入、业务拓展转向商业化变现。
比如,将本地生活业务与线索广告业务整合,交由刘逍统一管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快手对本地生活业务战略优先级的下降——虽然这本该是今年下半年最火热的互联网战场,阿里、京东、美团、抖音均有布局。
快手官方给出的理由是,此次调整旨在让商家的营销和经营更紧密地结合,为其提供 " 一站式 " 的服务体验。更重要的是,快手或许认为,本地生活已经不足以作为一级部门,撑起独立的增长曲线。
磁力引擎副总裁袁帅、国际电商算法负责人王犇、多模态负责人王仲远等多名技术型高管的先后离职,同样印证了快手的调整意图。
从财报数据上看,快手的研发投入从 2021 年 150 亿元,逐年下降到 2024 年的 122 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也从 2021 年的 18.5% 逐年下降到 2024 年的 9.6%。另据多家媒体报道,快手员工总数也从 2021 年的 2.81 万缩减至 2024 年的 2.46 万。
另一方面,快手在商业化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根据财报,2025 年第二季度,快手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高达 30%,远高于研发费用的 9.7%。
特别是当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提出更高要求时,更促使快手掌舵者程一笑选择将商业化效率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
虽然过往几个季度,快手已连续实现了多个季度盈利。2025 年上半年,快手营收 676.54 亿元,同比增长 12.04%;净利润 89 亿元,同比增长 9.9%。2024 年同期快手营收 603.8 亿元,同比增长 14%;净利润 80.98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 1238.8%。
从营收结构来看,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及其他服务仍然是快手的三大营收来源,2025 年第二季度三者对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 56.4%、28.7% 和 14.9%。其中,直播对快手的营收贡献逐年下滑,而可灵 AI 等新兴业务比例在逐年上升。
来源:视觉中国
过去 5 年里,快手最关键的电商业务 GMV 增速也呈现出放缓趋势。2024 年,快手电商 GMV 为 1.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3%。2025 年上半年,快手电商 GMV 为 6912 亿元,同比增长 16.5%。
在收入构成和想象空间上,快手越来越倚重可灵,寄希望其成为快手的新增长极。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快手表示:管理层已将可灵 2025 年的全年收入预期较年初目标翻倍,并相应追加了在推理算力方面的投入。
可灵的商业化进展,除了产品技术领先外,也建立在场景拓展之上。程一笑透露:目前,可灵 AI 的用户既包括对 AIGC 感兴趣的大众创作者,也包括泛消费用户、设计师、艺术家、电商、广告行业从业者、影视制作工作室等专业创作者。程一笑特别强调,可灵 AI 的主要付费用户是专业创作者。
程一笑同样非常关注可灵的商业化转化效率。在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他称," 自可灵 AI 上线推出以来,推理算力层面的毛利率已转正。"
虽然快手的组织调整,意味着集团将目光瞄准商业化。但高管频繁离职背后,仍意味着快手的业务结构面临诸多潜在挑战。
在电商领域,快手头部主播的流失仍是难解问题。2025 年 8 月,辛巴因健康问题宣布退网。高峰时期,辛选集团的 GMV 在快手电商 GMV 中占比一度高达 25% 左右。尽管快手平台对辛巴又爱又恨,但辛巴的离开还是让快手电商损失惨重。虽然快手积极扶持其他主播,但短期内,没有谁能填补辛巴离开后的巨大销售缺口。
在本地生活领域,尽管快手业务增速较快,但基数仍然较小。另一面,美团、阿里、京东、抖音等互联网巨头的厮杀越来越激烈,与对手相比,快手缺少更具差异化的竞争路径,这或许也是此次战略调整中,笑古卸任的重要原因。
在 AI 业务上,可灵虽然在多项权威评测中成绩优异,但也曾因视频生成速度较慢、高峰期等待时间长被用户吐槽。同时,可灵还面临着 OpenAI 的 Sora2、谷歌的 Veo3、字节跳动的即梦 AI 等海内外视频模型的竞争。
除了内部人事动荡和业务瓶颈,监管层面近期也给快手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
2025 年 9 月 19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对快手旗下全资子公司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成都快购是电商交易平台 " 快手小店 " 的运营主体,直指其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
几乎同时,网信办约谈了快手,因 " 热搜榜单主榜扎堆呈现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等不良信息内容 "。
此前一个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分别就快手侵害《德云斗笑社》《长相思》著作权案作出终审判决,合计判赔 8910 万元。
面对这些困境,快手努力寻找破局之道。在电商业务方面,快手在 2025 年加大了产业带布局,计划在珠三角、长三角建设多个供应链基地,直接对接工厂与主播,从源头遏制假货;并推出 " 商家合规码 " 制度,将营业执照公示、发票开具率等指标与流量扶持挂钩。
在内容生态方面,快手已着手调整推荐机制,将 " 内容质量评分 " 权重提升,使其高于 " 停留时长 "。针对低俗内容,快手引入了 " 人工 +AI" 双重审核。
今年第二季度,快手还推出了 "OneRec 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 ",将其应用于短视频内容的分发与推荐。程一笑称该模型可从全量视频中预测用户的偏好,以提升用户时长和留存率。
不过,在努力提升商业化效率的同时,快手能否长期保持 AI 等新兴技术领域的长期竞争力,仍是巨大挑战。随着组织调整的落地,新管理团队能否带领快手走出困局,仍需市场持续观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