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慧 前天
“创新抗体”:破解组织熵增的唯一方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短阅读专栏:第 69 期

作者 | 刘国华   原创出品 | 管理智慧

很多企业一谈到转型,就喜欢请来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经理人,或者砸大钱请咨询公司开几百页的 PPT,幻想着能让一个老态龙钟的组织立马变得青春洋溢。这种做法,本质上是把企业当成一台硅基机器,零件坏了换零件,却忘了企业其实是个有机生命体,真正的进化只能从体内长出来。

一、两种幻觉:移植与替代

外部高管也好,咨询公司也罢,卖的都是移植逻辑。他们能给你装个 " 人工心脏 ",的确能让企业短期恢复心跳,但别忘了——那心脏是借的,没有血脉,没有免疫力,撑不了长远。

这样的幻觉在商业史上数不胜数。IBM 当年请外部方案重整,折腾半天,差点没救过来。最后真正让它活过来的,是郭士纳带队搞文化重建。转型不是靠嫁接来的计划,而是靠内部细胞的重新组合。

二、真正的进化:自体干细胞

所有成功的转型,其实都是 " 自体干细胞激活 "。企业内部一定埋着潜力——那些未被激活的因子,就像干细胞一样,既能分化新组织,又能修复旧伤口。

亚马逊的 " 双比萨团队 " 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贝索斯看到了大公司迟钝的病根,于是干脆把团队拆小:一个团队的规模,必须小到两张比萨就能喂饱。小团队像免疫细胞,能快速响应外界变化,不需要等总部批示。这种设计,不是咨询公司 PPT 里抄出来的,而是亚马逊自身免疫系统的觉醒。

三、认知排异:智慧的尖刺

管理智慧最残酷的一点是——真正有用的东西,都会自带 " 认知排异反应 "。外部拿来的再漂亮的理论,到了企业内部,往往会被本能抵触。

这跟人体一样,外来血液、外来器官,免疫系统一准排斥;唯有自体孕育的细胞,才能被真正接受。华为的铁三角就是这样,不是麦肯锡写出来的,而是华为人在市场厮杀中摸索出来的。销售、交付、服务三人组,既稳定又贴近客户。放在咨询报告里可能只是一个框图,但放在华为的文化基因里,它成了杀手锏。

四、外部的价值:触媒,而非替代

这是不是说外部一点价值没有?也不是。外部能当触媒,让你看到盲点、打破惯性。但它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它不能替代你的再生机制。

彼得 · 德鲁克那句话:文化吞噬战略(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文化不是几页 PPT,而是流在血液里的惯性与信念。咨询公司能告诉你方法,但无法替你孕育免疫力。决定企业能不能活下来的,永远是内生的力量。

企业转型,归根到底不是换血,而是生 ";不是移植,而是内生。

外部的人工心脏,可以救急,却不能久居。真正能让企业跨过周期、抵御熵增的,是激活自己的干细胞,让组织长出属于自己的抗体。商业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华丽的外部方案,但最后能笑到最后的,都是那些学会 " 自己孕育未来 " 的企业。

  小注  

此篇所录,出自所著《新商业思维》(第二辑)。并于原稿之上,多有略微删润,以增益其义。

套书共六辑,洋洋洒洒百万余言,以 " 短阅读,长思考 " 为成文原则,广涉商界诸般思维,常有洞见。然书成之后,阅者寥寥。虽或有读者妄语曰:" 读此六卷,世间再无新思维;纵有新意,亦不过换汤而已。" 此言或讥或赞,不可尽信。然有友人劝曰:" 观点思维若不传,终将珠玉蒙尘,实为可叹。" 余闻此,颇感其言有理。且其已久无再版,市井难寻,欲购亦不可得。

故此立志,将以数载光阴,择时细述,陆续刊布。惟愿诸君偶有所得,一言半句,能启思路,便不负笔墨一场。

作者|刘国华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品牌与传播事业部负责人,专注品牌建设与企业文化、企业史与企业家思想,常年为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为您推荐:

华夏基石最新推出 2025 企业内训大课:

这套实操方法论,目前已为一线城市的企业内训超 300 场,超 60000 名企业家和管理精英参与学习,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破和组织变革。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为 亚马逊 比萨 阅读 贝索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