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 前天
AI热潮下的旧金山:租金狂潮与普通居民的生存危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美国旧金山从来都不缺 " 热潮 "。从 19 世纪的淘金热(Gold Rush)到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Dot-com Bubble),再到随后的共享经济浪潮,这座城市始终是全球资本与创新成果的 " 试验场 " 和 " 发射台 "。然而,2023 年以来,一场由人工智能(AI)引发的新狂欢,正以比以往更猛烈、更集中的姿态重塑这座城市的肌理。

这一次被搅动的不仅是科技圈的代码与算力,更是普通人赖以生存的住房市场。当 AI 公司的估值动辄以千亿美元为单位飙升,当手握巨额期权的高薪工程师的住房需求被资本疯狂兜底,旧金山的租金如同挣脱缰绳的野马,把无数普通居民逼向城市边缘。这场 " 科技繁荣 " 与 " 住房危机 " 的碰撞,最终酿成一场以 " 普通人为代价 " 的城市生存困境。

一、AI 金潮席卷旧金山:从代码战场到租房市场的 " 淘金热 "

2020 年疫情后旧金山办公室空置率一度创下历史新高

2020 年疫情留下的冷清尚未完全消散时,一股新的力量已悄然重塑旧金山的脉搏。这股由人工智能资本点燃的科技狂欢,正将这座曾因远程办公潮沦为 " 空城 " 的城市,重新推入沸腾状态。

彼时,硅谷巨头的远程办公政策让旧金山核心区办公楼空置率飙升至 28%,咖啡店歇业、商铺转租的景象随处可见;而短短两年后,AI 赛道的爆发式增长彻底扭转了颓势。由于 AI 行业对算力、数据和团队协作的极致要求,资本开始向旧金山高度集中。2023 年,旧金山湾区 AI 风投总额达 270 亿美元,占据全球半数以上份额。

这种集中不仅催生了对顶尖人才的激烈争夺,更因行业 " 即时协作、快速迭代 " 的特性,将这批高薪新贵牢牢锚定在城市核心区:AI 产品的更新以天甚至小时为单位,团队需要随时沟通调整," 步行 15 分钟到办公室 " 成了多数企业对核心员工的隐性要求。

为了留住人才,AI 公司纷纷抛出重磅福利:OpenAI 给资深工程师开出 35 万美元年薪(不含期权),Anthropic 叠加高额签约奖金与住房补贴,部分初创企业甚至直接为核心员工承担全额房租。这些政策大幅提升了人才的租房购买力,也彻底改写了旧金山的租赁市场规则。

过去,房产中介筛选租客主要看信用记录与收入稳定性;如今,他们更看重租客背后的 "AI 资本含量 " ——是否来自 OpenAI、Anthropic 等头部公司,是否有企业担保租金,成了优先录用的关键。这种筛选逻辑下,核心区房源的竞争逐渐演变成 " 资本竞价 ":有人当场追加数千美元押金,有人承诺预付半年租金,最终推动租金脱离合理区间,进入无底线飙升的状态。

租房竞拍:核心区的常态与数字背后的狂热

The Harrison 公寓楼外

一个周五的下午,旧金山南市场区(SoMa)新落成的 "The Harrison" 公寓楼外,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与紧张交织的气息。队伍从玻璃大门蜿蜒至街角,二十多名潜在租客攥着厚厚的材料。有人捧着装订整齐的银行流水,有人紧攥鼓着现金的信封,还有人反复核对手机里的薪资证明。" 直接加 7000 美元额外押金,当场签合同,把其他人顶掉," 队伍中一位穿整洁卫衣的年轻男子对女友低声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眼前不是租房开放日,而是一场必须赢下的竞标。

没人会想到,他们争抢的只是一间使用面积不足 70 平方米的一居室,月租金高达 3400 美元。但在如今的旧金山,这早已不是特例,而是核心区租房的常态。

过去 12 个月旧金山房租平均上涨 6%

过去 12 个月,旧金山房租的涨幅让全美瞩目。根据房产数据公司 CoStar 统计,今年 8 月当地一居室租金平均上涨 6%,在全美主要都会区中排名第一;截至 2024 年初,一居室平均月租已达 3315 美元,超越波士顿、洛杉矶与西雅图,仅次于纽约,成为美国第二昂贵的租房市场。AI 产业聚集的 SoMa、Mission Bay 等区域,租金更是创下十年新高:面向科技新贵的两居室,月租首次突破 5000 美元。

畸形定价权:被 AI 资本劫持的城市经济结构

按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的标准," 合理房租 " 应不超过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此计算,在旧金山核心区租一套两居室,家庭月收入至少需达到 1.5 万美元(年收入 18 万美元)。但现实是,2023 年旧金山家庭中位数收入约为 12.6 万美元,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家庭连 " 合理租房 " 的门槛都够不到。

" 这不是简单的供需失衡,而是整个租赁市场被彻底扭曲,"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经济学教授艾米丽・陈(Emily Chen)指出,正常情况下,租金水平由城市收入中位数与住房供给共同决定,但如今旧金山的租金定价权,已被 AI 资本与高薪群体牢牢掌控。"AI 公司的估值、风投规模、工程师的薪酬包,成了新的‘租金标尺’。当房东发现有人能支付远超常规的价格,自然会不断抬高租金,导致市场彻底脱离原有经济结构。"

从 " 空城 " 到 " 狂欢 ":AI 如何重启旧金山?

AI 热潮让年轻的科技人才回流旧金山

这场租金狂潮的起点,藏着一段充满反讽的城市复苏史。2020 年疫情爆发后,谷歌、Meta 等硅谷巨头相继宣布 " 永久远程办公 ",成千上万白领带着电脑离开旧金山,迁往奥斯汀、波特兰等生活成本更低的城市。彼时的 SoMa 区,办公楼空置率一度突破 28%,街头半数咖啡店、餐厅因客流锐减倒闭,市政税收同比减少 15%,媒体频繁用 " 衰落的空城 " 形容这座科技之都。

转折发生在 2022 年底。当时,OpenAI 推出 ChatGPT,瞬间点燃全球 AI 赛道,也让资本重新聚焦旧金山。2023 年,Anthropic 完成 45 亿美元 B 轮融资,估值跃升至 180 亿美元;Scale AI、Hugging Face 等独角兽企业也相继获得数十亿美元注资。资本的涌入带来了密集的 " 人才回流潮 ":为抢占 AI 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纷纷用高薪挖人。

这些回流的人才以 25-35 岁为主,大多没有家庭负担,对居住的 " 便利性 " 要求极高。"AI 行业的节奏太快了,有时候凌晨两点想到算法优化方案,就要立刻去办公室和团队测试," 算法工程师李哲(Zhe Li)说。他 2023 年从西雅图返回旧金山,公司每月给 1200 美元住房补贴,但明确要求他住在 SoMa 区。" 最后租了 40 平方米的工作室,月租 3200 美元,自己要补 2000 美元。虽然贵,但能实现‘零通勤’,不耽误随时加班。"

正是这种 " 即时协作 " 的行业需求,叠加 AI 资本对人才住房成本的无条件兜底,让租房市场从 " 供需平衡 " 转向 " 资本主导 "。曾经冷清的 SoMa 区、Mission Bay 再次灯火通明——办公楼深夜亮着灯,咖啡店挤满讨论 " 模型训练 " 的工程师,周边公寓成了争抢的香饽饽。只是这场狂欢里,多数普通居民只能站在场外,看着租金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承受极限。

二、资本主导的租赁博弈:AI 公司、房东与 " 被淘汰 " 的普通人

旧金山租房市场正上演一场无声的、残酷的 " 阶层筛选 "。当 AI 公司为员工住房 " 兜底 ",房东优先选择 AI 从业者,普通居民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话语权。这不是一场 " 价高者得 " 的竞争,而是一场 " 资本是否为你买单 " 的生存游戏。

AI 公司的 " 住房军备竞赛 ":从补贴到 " 包场 " 垄断供给

Cluely 办公区

AI 公司的策略远超传统的工资竞争,已经升级为一场 " 住房军备竞赛 ",直接干预市场供给。

" 留住人才的关键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包括高昂的住房成本," Cluely 首席执行官罗伊・李(Roy Lee)说。这家 2022 年成立的 AI 公司在获得 1.2 亿美元融资后,立即在 Mission Bay 租下了整栋 "Arc Light" 高端公寓,共 52 套房源全部提供给核心工程师团队,租金由公司全包。

Cluely 办公区环境

" 我希望办公室和宿舍像兄弟会宿舍一样近,方便他们随时交流," 罗伊在采访中说。公寓内配备了高端办公设备和 24 小时健身房," 员工不用花一分钱租房,还能享受免费保洁,能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Anthropic 在 SoMa 区租下两栋公寓,为部分员工提供 " 租金全免 + 水电补贴 " 的套餐;Lindy 公司则推出 " 分级补贴 ",普通员工每月 1000 美元、核心员工 2000 美元,但严格要求 " 步行 10 分钟到办公室 ",旨在将人才需求锚定在最稀缺的市中心房源上。更有激进的 Nexus AI 公司,直接承诺为顶级工程师支付 " 任一公寓的全额租金 "。

" 这些公司不是在‘补贴’住房,而是在‘定向推高’租金," 旧金山租房者联盟负责人萨拉・科恩(Sara Cohen)直言。" 租下整栋公寓直接减少了市场供给;发高额补贴让租客愿为溢价买单。最终,无资本兜底的普通租客将完全无力竞争。"

房东的 "AI 精英筛选机制 ":信用记录退位,行业背景上位

资本信号很快传导到房东端。旧金山越来越多房东将 " 是否来自 AI 行业 " 作为筛选租客的首要标准,甚至形成了一份心照不宣的 " 白名单 "。

2024 年 2 月,SoMa 区一家某公寓代理的内部邮件被曝光。邮件明确指出,在筛选潜在租客时,来自 "AI 核心产业 " 的申请者将获得最高的优先权。邮件中甚至列出了一份 "AI 公司白名单 ",包括 OpenAI、Anthropic、Scale AI 等,并注明 " 非科技行业需预付 6 个月租金或提供高额担保人 "。

一位匿名租赁代理坦言:" 这在商业上是风险最小化的选择。一个由 AI 公司担保、年薪 30 万美元的工程师,其支付能力、稳定性,以及可能愿意预付的金额,都远超一个拿着城市平均薪资的教师或行政人员。房东现在甚至可以要求预付一整年的租金,这在以前是闻所未闻的。" 房东不再仅仅评估租客的信用记录,更重要的是评估租客背后的 " 资本含量 "。

这种筛选机制让普通租客的申请通过率骤降。一项调查显示,非科技行业的租客申请通过率仅为 32%,而 AI 从业者则高达 89%。即便普通租客愿意付出更高的租金,也往往被拒之门外,因为 " 房东更在意长期稳定和更高的利润上限,而不是短期的溢价。"

教师玛丽・琼斯(Mary Jones)在旧金山教书 12 年,年薪 8.5 万美元,拥有完美的租房记录。然而,2023 年底,她看中一套 3100 美元的一居室,准备好所有材料却被中介告知:"AI 公司员工愿预付 6 个月租金,你出 3500 美元也没用。" 玛丽最终只能搬到 40 公里外的戴利城,每天通勤时间超过 2 小时。

住房市场的 "AI 化 ":当租金由风投决定

" 旧金山住房市场已进入 AI 化阶段," 斯坦福大学研究员马克・威尔逊(Mark Wilson)强调," 过去租金由收入中位数和供给决定,现在定价权被 AI 资本和高薪群体彻底夺走,风投、估值、年薪成了租金的唯一指挥棒。"

SoMa 区 AI 从业者的平均年薪在 2024 年已飙升至 28 万美元,是当地居民平均年薪(7.8 万美元)的 3.6 倍。他们能接受的租金上限极高:5000 美元月租仅占其月薪的 21%,远低于合理比例;但普通居民需要月薪 1.5 万美元才能承担,这已是多数人的天花板。

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市场彻底分层,并产生了外溢效应。核心区的房源被 AI 从业者迅速垄断后,普通居民被迫迁往郊区,这又反过来推高了奥克兰、圣何塞等周边城市的租金,将整个湾区的住房市场都拉入了高价漩涡。

更严峻的是供给不足。AI 行业带来的新增高薪人才住房需求,远远超过了旧金山的新增住房数量。供需的严重失衡叠加资本的无底线推动,租房市场陷入疯狂:有人一次性付两年租金,有人现场现金竞价,有人托关系插队看房,一切都只为了在这场资本狂欢中占得一席之地。

三、被 AI 浪潮 " 挤出 " 的普通人:中产、教师与服务业者的生存困境

旧金山市区全景

AI 资本主导的 " 住房狂欢 " 中,那些构成城市骨架的普通居民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他们是城市的教师、护士、服务员、行政人员 ……AI 浪潮击碎了他们的收入、生活和对 " 家 " 的期待,他们的故事是这场 " 科技繁荣 " 最沉重的注脚。

卡洛琳:三年搬三次家,中产梦的破灭

36 岁的卡洛琳・罗氏(Caroline Roche)是旅游公司运营经理,年薪 10 万美元,原本是典型的旧金山中产阶层。然而,在 2021 年到 2024 年间,她却连续搬了三次家,每一次都伴随着租金上涨和居住空间的压缩。

"2021 年第一次搬家,SoMa 区一居室从 2800 美元涨到 3200 美元,我以为能接受,没想到那只是开始。" 2023 年初,房东通知她租金要涨到 3800 美元,占到她月薪的 46%,远超安全线,她只能再次搬家。

第二次她搬到 Noe Valley 社区,租了一套 3500 美元的一居室。但 2023 年底,房东以 " 将房子租给能预付一年租金的科技公司员工 " 为由,提前终止了她的租约。" 对方愿出 4500 美元还预付一年,房东没有任何理由留下我。" 那段时间,卡洛琳下班后看房、周末准备材料," 租房成了一份比本职工作压力更大的‘第二份工作’。"

最终,她在 Cow Hollow 社区合租,以 2800 美元的月租金租了一个卧室,与两人共用厨卫。" 月租占月薪 34%,刚卡在安全线。" 卡洛琳曾以为年薪 10 万美元能在旧金山过上体面生活," 现在连稳定的家都没有,不敢买任何大件家具,因为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又要搬。"

马库斯:通勤两小时的餐饮业困境

42 岁的马库斯・格林(Marcus Green)是一名餐厅厨师,时薪 22 美元,月收入约 3500 美元。餐厅早上 7 点开门,他 6 点要到岗。此前他租在附近的 Tenderloin 区,月租 1800 美元的单间,步行 10 分钟到店。2023 年 9 月,房东要求将租金涨至 2500 美元,占他月收入的 71%。" 我商量能不能少涨点,房东直截了当地说要么接受,要么搬走。"

马库斯别无选择,搬到了 20 公里外的奥克兰,租了一套 1600 美元的单间。他每天早上 3 点半起床,4 点坐最早一班地铁去旧金山。" 通勤来回两个半小时,早上在地铁上补觉,晚上回来只想躺平。" 虽然奥克兰房租便宜了,但他每天额外支出 15 美元的交通费和在外吃两顿饭的费用,每月多支出约 800 美元。" 能存下的钱比以前还少。" 他做了 10 年厨师," 现在感觉自己快待不下去了。"

据旧金山餐饮协会调查,2023 年超过 30% 的服务业员工因租金高涨而被迫迁往郊区,15% 的员工因通勤时间过长而选择离职。" 餐厅本就缺人,现在更难招,涨薪但成本也涨," 餐饮协会负责人表示," 整个城市的服务业都在硬撑。"

四、繁荣背后的隐忧:AI 重塑旧金山的城市秩序与社会鸿沟

AI 飞地旧金山

AI 资本的狂欢时,旧金山的社会结构、社区文化甚至 " 城市精神 " 都在被重塑。"AI 飞地 "(高度集中、高收入、高隔离的科技精英居住区)与平民社区对立、精英与普通人割裂、短期繁荣与长期稳定矛盾,这些隐忧正随时可能引发深层次的社会危机。

" 先制造问题,再提供解决方案 ":AI 公司的讽刺性 " 慈善 "

旧金山正在上演一个巨大的讽刺场景:那些推高租金、逼走普通居民的 AI 公司,又开始推出 " 租房援助项目 "。2023 年 11 月,Anthropic 推出 "AI 租房助手 ",提供法律援助、推荐房源;OpenAI 也推出类似项目,承诺免费咨询。

" 这是又当又立,典型的虚伪," 旧金山租房者联盟负责人萨拉・科恩(Sara Cohen)愤怒地说," 他们用资本推高租金导致驱逐,现在又装模作样地用技术来解决问题,这不是慈善,是对被驱逐者的二次伤害。"

更深层次的讽刺在于,这些 AI 助手解决不了核心问题:它们无法创造住房供给,更无法降低价格上限。萨拉举例,有租客用 Anthropic 的助手查询低价房源,结果推荐的核心区房源月租仍在 4000 美元以上。" 对普通租客来说毫无用处,就是为了公关形象而作秀。" 这种 " 用科技解决科技制造的问题 " 的姿态,揭示了科技乌托邦的理想主义与残酷现实主义之间的巨大鸿沟。

"AI 飞地 " 与 " 城市边缘化 ":旧金山的 " 分层 " 危机

AI 热潮加速了城市的分层与隔离。SoMa 区、Mission Bay 等核心区域正在迅速演变为 "AI 飞地 ",这些飞地由高薪人才主导,高楼林立、配套高端、社区安全,与周边社区的经济生活和居住成本形成鲜明区隔,几乎成为一座座 " 高科技围城 "。

与此同时,负担不起核心区域租金的普通居民,不得不被外迁至湾区边缘,如远至奥克兰、里士满,或更远的郊区。这种 " 地理疏散 " 导致普通市民通勤时间大幅增加(每日多达两到三个小时),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更严重的是,他们与赖以生存的社区和城市连接被切断。

"AI 飞地像城中城,里面的人高薪便捷,外面的人挣扎求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安娜・罗德里格斯(Anna Rodriguez)指出," 分层不只是地理上的,AI 从业者和普通人没有交集,他们去不同的咖啡馆、孩子上不同的学校、形成不同的政治诉求。城市正在失去多元性和凝聚力。"

旧金山的故事,是 " 科技乌托邦 " 与 " 生存现实 " 的一次惨烈碰撞。AI 公司描绘的未来有智能机器、高效协作、无限财富,但他们似乎忘记了构建未来需要以 " 人 " 为基础——需要教师、护士、服务员,需要普通居民构成多元活力。

当 AI 工程师住着公司全包的高端公寓,而普通教师每天通勤两小时、厨师凌晨三点半起床赶地铁时,这座城市的繁荣已然失温。正如一位老居民所说:" 我们不需要一个只有 AI 精英的旧金山,我们需要一个所有人住得起、能安心生活的旧金山。"

"AI 让机器变得更聪明,却让人类的居所变得更昂贵。" 这是 AI 热潮下最深刻的讽刺——科技试图解决人类的宏大问题,却在不经意间制造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对旧金山来说,未来的挑战不再是如何吸引更多 AI 公司,而是如何平衡科技繁荣与社会公平;不是仅仅推高 GDP,而是让每一个居民有尊严地生活。

伟大的城市不应该依靠天价租金和精英垄断,而在于对每一个普通人的包容和承诺。这个答案,关乎所有被科技裹挟的城市,如何在创新与公平间寻找平衡,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而非让人为科技狂欢买单。(文 / 腾讯科技特约编译无忌,编辑 / 海伦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人工智能 旧金山 远程办公 工程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