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日本动画电影「龙猫」里,龙猫顶在龙头上的那片大叶子其实是日本的国民野菜蜂斗菜。
图源:pixabay
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Butterbur,菊科)又名白屈菜、日本蜂斗菜和巨型蜂斗菜,是一种分布于东亚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潮湿的环境。蜂斗菜在中医药中,属于全株可入药的本草,古籍中记载的主要功效,就是润肺,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消肿化瘀,对肝、心、脾、肺都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传统上,蜂斗菜会用食盐或小苏打预先处理以减少涩味,然后制成汤、佐料、天妇罗等。蜂斗菜的叶子呈独特的肾形,边缘有齿,叶子表面粗糙,有时叶底有毛。其叶形很像荷叶,而花形,则酷似蜂巢或绣球,因此被叫作蜂斗菜。20 世纪初,它因其类似大黄的茎被首次引入北美,在美国常被用作植物性膳食补充剂。
图源:Amazon/bulksupplements/iherb/
蜂斗菜新研究
近日,关于蜂斗菜又有新研究。最新研究结果显示 KP-1 对无毛小鼠 UVB 诱导的皮肤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实验采用无毛小鼠每周暴露于 UVB(紫外线 B)三次,并口服 KP-1(蜂斗菜叶提取物)持续 13 周。评估皱纹形成、表皮厚度、皮肤含水量和胶原蛋白含量。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分析与 MAPK/AP-1、TGF- β /Smad2/3 和 p53/p21 通路相关的蛋白质表达。KP-1 显著减少 UVB 诱导的皱纹面积、表皮和真皮增厚以及经表皮水分流失,同时恢复胶原蛋白密度和皮肤含水量。
图源:mdpi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中用到的蜂斗菜叶提取物(KP-1)含有 3,4- 二咖啡酰奎宁酸、3,5- 二咖啡酰奎宁酸和 4,5- 二咖啡酰奎宁酸等物质,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
蜂斗菜更多健康功效
蜂斗菜传统上用于草药治疗,并因其多种药理作用而受到研究,例如抗氧化、抗过敏等作用。蜂斗菜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木脂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关于蜂斗菜的生物活性,人们已通过实验动物模型中的 IgE 抗原刺激的 RBL-2H3 细胞脱颗粒或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广泛研究了其抗过敏作用。
1)抗氧化
蜂斗菜中代表性的抗氧化成分是咖啡酸、二咖啡酰奎宁酸、烟酸和槲皮素糖苷。它们组成的差异似乎取决于组织、提取方法和测定方法。咖啡酸、咖啡酰奎宁酸和槲皮素糖苷广泛分布于植物界,而烟酸是蜂斗菜所特有的。研究者于 1973 年报道了蜂斗菜中烟酸的结构,它们通过氧化产生酶促褐变物质。
此外,还利用体外实验检测了蜂斗菜的抗氧化活性,实验以 Raw 264.7 细胞系和人结直肠癌细胞系 HCT-116 为研究对象。蜂斗菜的主要酚类成分富马酸(fukinolic acid)可抑制一氧化氮(NO)的生成。
关于体内氧化应激,已证实蜂斗菜甲醇提取物在接受谷氨酸钠攻击的小鼠中具有抗氧化活性。以铁 - 氮川三乙酸盐诱发的急性氧化损伤动物模型和喂食正常或高脂饮食的小鼠为慢性疾病模型。在注射铁之前给 ICR 小鼠口服提取物,可显著抑制血浆 TBARS 的产生,这表明花蕾提取物在急性氧化应激条件下具有抗氧化作用。此外,给喂食高脂饮食的 C57BL/6 小鼠服用浓度为 1% 的提取物 16 周,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浆中的 TBARS 和甘油三酯浓度,且无毒性症状。
蜂斗菜甲醇提取物对酒精或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毒性的影响也被研究,发现提取物通过降低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心血管和胆道疾病患者中这些酶水平会升高)显示出保护肝脏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2)抗炎
根据之前报道,蜂斗菜叶和根的多酚提取物通过诱导脂多糖激活的环氧合酶 -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水平,发挥其抗炎作用。
从蜂斗菜叶中分离得到蜂斗菜内酯 B。研究发现,蜂斗菜内酯 B(其叶片的主要成分)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了 RBL-2H3 肥大细胞脱颗粒。蜂斗菜内酯 B 还能抑制小鼠腹膜巨噬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环氧合酶 -2 的基因诱导。此外,在卵清蛋白诱发的哮喘模型中,蜂斗菜内酯 B 能强烈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积聚。因此,蜂斗菜内酯 B 具有抑制过敏和炎症反应的特性。
另外,有研究者从蜂斗菜中分离并鉴定出了木脂素(化合物 1 和 2)以及六种已知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抗炎性研究。化合物 1 是一种新的木脂素——蜂斗菜素 A。研究显示,化合物 1 和化合物 3(升麻酸 D)可抑制炎症介质 NO 和 PGE 2 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蜂斗菜素 A 还能抑制 LPS 诱导的巨噬细胞中 iNOS 和 COX-2 的 mRNA 表达,证明其具有抗炎特性。
3)神经保护
根据之前的报道,蜂斗菜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并能缓解记忆力障碍。据报道,从蜂斗菜中分离出的蜂斗菜内酯 A 和用海人酸处理的蜂斗菜的粗丁醇提取物对小鼠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此外,乙醇部分和槲皮素和山奈酚 3- O-(6''- 乙酰基)- β - 葡萄吡喃苷对 B103 细胞中 β - 分泌酶 1(BACE1)的产生具有抑制活性,并可减少淀粉样蛋白 β(A β)的细胞外分泌。许多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皮质血管中都有 A β 沉积,导致脑淀粉样血管病。A β 直接导致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和死亡。BACE1 是 A β 生成的关键酶,因为在 AD 进展过程中,淀粉样蛋白前体经 BACE1 和 γ - 分泌酶水解后,A β 肽会沉积下来。因此,BACE1 是 AD 治疗干预的主要靶点。
另外,山奈酚 3- O-(6''- 乙酰基)- β - 吡喃葡萄糖苷能够抑制 A β 诱导的细胞凋亡损伤、活性氧 ROS 生成和胱天蛋白酶 3 活性,从而抑制活性氧(ROS),进而恢复凋亡细胞的正常功能。因此,蜂斗菜可降低体外 A β 水平。此外,还证明了蜂斗菜叶可减轻 A β 诱导的 AD 模型中的记忆障碍和神经元细胞损伤。
Hyeon-A Song,Min-Ji Park,Chae-Won Lee,et al. Anti-Photoaging Effects of a Standardized Hot Water Extract of Petasites japonicus Leaves in Ultraviolet B-Exposed Hairless Mice. 2025. Pharmaceuticals. 18 ( 10 ) , 1490.
Miki Hiemori-Kondo. Antioxidant compounds of Petasites japonicus and their preventive effects in chronic diseases: a review. 2020. J Clin Biochem Nutr. 67 ( 1 ) :10-18.
Jin Su Lee,Miran Jeong,Sangsu Park,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Leaves of Butterbur ( Petasites japonicus ) 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2019. Biomolecules. 9 ( 12 ) :806.
Kyoung-Pil Lee,Saeromi Kang,Soo-Jin Park,et al. Anti-allergic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bakkenolide B isolated from Petasites japonicus leaves. 2013.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48 ( 3 ) :890-894.
Eun Mi Ahn,Gelila Asamenew,Heon Woong Kim,et al. Anti-Obesity Effects of Petasites japonicus ( Meowi ) Ethanol Extract on RAW 264.7 Macrophages and 3T3-L1 Adipocytes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2020. Nutrients. 12 ( 5 ) :1261.
头图地址:https://pixabay.com/photos/albus-butterbur-giant-gorj-green-88442/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