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 IPO 停滞,被曝是对赌协议卡壳,亚投资本香港诉讼成 " 拦路虎 "?

据第一财经报道,冲刺 " 快递柜第一股 " 的丰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 " 丰巢 "),其 IPO 进程已停滞半年有余。随着创始人兼 CEO 徐育斌离任消息曝光,停滞背后的原因逐渐浮出水面,因对赌协议回购事宜与投资人亚投资本存在分歧,后者已在香港提起诉讼。叠加连续三年亏损、业务合规性被问询等问题,丰巢的上市进程放缓。
丰巢的 IPO 停滞并非偶然。时间线回溯至 2024 年 8 月,彼时丰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试图抢占 " 快递柜第一股 " 席位。但今年 2 月,因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补充文件,其招股书正式失效,且此后未再更新相关材料。
这一停滞的核心原因,指向一场与投资人的对赌纠纷。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分歧双方为丰巢与亚投资本。回溯至 2021 年初,丰巢曾与包括亚投资本旗下 Asia Forge ( Cayman ) Ltd. 在内的 B-4 类普通股股东订立投资协议,后者合计注资 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5.87 亿元),其中亚投资本旗下主体认购 1.35 亿美元,持股比例达 4.09%。协议中明确对赌条款:若丰巢未在投资 4 周年(即 2025 年 1 月 27 日)内上市,相关股东可行使赎回权。
为推进上市,丰巢在 2024 年修改协议,将 B-4 类股东赎回权的上市截止时间延长至 2027 年 1 月 31 日,但代价是需支付约 8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5.69 亿元)的 " 特别权利调整费 "。然而,修改协议期间,亚投资本对部分条款提出异议,双方多次沟通无果。在丰巢提交招股书后不久,亚投资本便在香港提起诉讼。尽管丰巢后续提出投资人退出方案,但因亚投资本坚持特定回购要求,僵局至今未破。
财务数据显示,丰巢已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招股书披露,2021 年至 2023 年,其净利润分别亏损 20.71 亿元、11.66 亿元、5.41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 37 亿元;2024 年上半年虽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 0.72 亿元,但盈利稳定性仍待观察。对于此前的持续亏损,丰巢解释称,主要因智能柜网络的投资建设与运营产生巨额成本。
业务合规性方面,丰巢的 " 畅存费 "(即滞留费)与包裹服务费也引发监管关注。2024 年 10 月,中国证监会要求其补充说明协议控制架构、业务合规性,尤其聚焦滞留费和包裹服务费的合法性,但丰巢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补充披露。
从业务数据看," 畅存费 " 相关业务渗透率呈上升趋势。2021 年至 2023 年,丰巢付费包裹数量从 4.30 亿个增至 5.17 亿个,占比从 6.9% 提升至 8.0%;2024 年前五个月,付费包裹数量约 2.08 亿个,占比 7.5%,略有回落。同时,向快递员收取的末端配送服务收入是核心收入来源,2021 年至 2023 年从 145.53 亿元增至 183.59 亿元,但收入贡献占比持续下降,从 58% 降至 48.2%,2024 年前五个月进一步降至 40.8%,业务结构面临调整压力。
丰巢虽凭借规模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持续亏损、对赌压力、合规问询等问题交织,叠加此次诉讼纠纷,其上市计划何时重启、能否成功,目前仍是未知数。若无法尽快解决与亚投资本的分歧,同时改善财务状况与合规表现,丰巢的 " 快递柜第一股 " 梦想或将进一步推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