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 11 月 1 日起,曼谷轻轨乘客的日常通勤成本将迎来新变化。
据《曼谷商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曼谷市政府正式宣布,轻轨绿线延伸段票价将由原先统一的 15 铢,调整为按区间计费。未来,乘客在不同区段的票价将介于 17 至 45 铢 之间,而跨越原始区段与延伸段的乘客,最高票价将提升至 65 铢,比现行价仅上调 3 铢。

为何涨价?官方回应来了
曼谷市府解释称,此次由 " 统一票价 " 改为 " 按里程计价 ",是为了反映真实运营成本、提升财务可持续性。
目前,轻轨绿线全长 44 公里、共 36 个车站,每年收入约 24 亿泰铢,但年度支出却高达 90.12 亿泰铢,长期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市府表示,若不调整价格,系统维护与服务安全都将难以维持。

优惠政策继续保留
为减轻乘客压力,市府将继续维持优惠政策:
23 岁以下儿童及学生享 30% 票价折扣;
60 岁以上老人可享 半价优惠;
原始特许经营路段票价暂不调整。
BMA 强调,本次调价将循序推进、逐步执行,并确保运营安全与民众出行体验不受冲击。

民众反应:涨幅虽小,通勤仍吃紧
消息公布后,泰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不同声音。不少通勤族认为 " 涨幅虽不大,但频繁调价让负担更重 ";
也有人认为," 若能换来更稳定的服务、更少的延误与车厢拥挤 ",略微涨价尚可接受。
有业内人士指出,曼谷的轨道交通价格已接近东京、新加坡等城市水准,但本地居民收入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建议政府在推进票价改革的同时,增加多卡优惠、推广月票制度,让长期通勤者获益。

绿线的 " 财政黑洞 "
轻轨绿线的运营权多年来一直是曼谷公共交通体系的 " 烫手山芋 "。
由于线路跨越多个行政区,涉及 BTS 集团、曼谷市府及交通运输部等多方管理权,债务问题复杂、亏损连年累积。
据 BMA 披露,截至今年,绿线系统累计亏损超过 600 亿泰铢,票价调整被视为 " 止血第一步 "。
未来,市府计划引入更多私营资本参与线路维护和票务系统数字化,提升服务质量,减少财政负担。
此次 " 绿线涨价 " 虽然涨幅有限,却折射出泰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实困境——成本高企、财政吃紧、民生承压。
曼谷作为东南亚轨道交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如何在票价与民生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未来几年公共政策的焦点。


了解中泰最新资讯
请关注
+
+
+
监制:王新宇
图:综合自泰媒
主编: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传媒
法务支持:克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