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十三行 前天
蔚来四季度盈利还是个问题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10 月中旬,蔚来三品牌单周交付首次突破 1 万辆,市场的注意力又一次聚焦在了那个老问题上,四季度能不能盈利?

在蔚来刚刚结束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李斌将 " 实现四季度盈利 " 写进了自己 VAU 的第一条,同时强调四季度盈利目标是团队证明运营效率与经营能力的 " 必交答卷 "。他将目标拆解为重点车型终端增长、保障供应链稳定、软件版本按时高质量交付三大核心行动,可以看出,蔚来对四季度盈利的态度足够坚定,但与这种坚定相比,舆论围绕 " 能不能盈利 " 的反复讨论,反倒显得多余了。

蔚来品牌 4000+、乐道 5000+、萤火虫 1500+,总量超过 10600 台,很多人推测,如果接下来几个周都能守住这个强度,那蔚来是不是就可以顺利交出一份盈利的财报?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每周一万台车背后还在撬动整个蔚来商业链条的整体提效。

从销量到模型,到数据到生态,也许我们该重新思考,蔚来的这 1 万辆,意义到底在哪?今天的蔚来已经不需要依赖财务数据来给市场讲故事,盈利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讨论盈利之后的蔚更应该关注什么。

盈利只是符号,蔚来更重要的是过程正确

有消息称,10 月第三周蔚来三品牌单周交付总量突破 10600 台,其中蔚来品牌 4000+、乐道 5000+、萤火虫 1500+。另外一个更加显著的信号是,全新 ES8 自 9 月 21 日开启交付后,仅 9 天便交付 2803 辆,占当月品牌交付量的超 20%,并创下 2019 年以来单月最高纪录。同样,乐道 L90 在 10 月第三周交付也已突破 3500 台,占乐道品牌超过 70%,以此推断,乐道品牌四季度月销将迅速站上 2 万辆平台。

在这些数字之后,盈利的问题也被反复提出,很多声音再次讨论起蔚来四季度到底能不能盈利?但综合蔚来眼下的规模、预期销量以及财务数据,不难推断,眼下蔚来已经 " 盈 " 了。

很多人把 " 盈利 " 视为检验一家车企的唯一标准,把企业经营视作一场非赢即输的比赛,但今天的蔚来,早已走出应试逻辑。换句话说," 盈利 " 只是结果的一个符号,商业的成功不能只看结果,结果当然很重要,但更要看过程。

商业模式不是必须分出第一第二的竞技,只要看到一家企业的路径正确就足够了。就像之前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固态电池、AI 大模型,这些例子足以证明资本市场的眼睛未必只盯着那条盈利的红线,而是在看这家企业是不是正在构建一个持续正向循环的商业系统?是否找到无法被轻易复刻的生态位?

蔚来给出的答案已经被论证。蔚来的补能网络、用户运营、APP 生态,正在被更大规模使用,全新 ES8 以及 L90 正以比行业更快的速度建立口碑和粘性。

于是 " 盈不盈利 " 就成了一个次要问题,甚至是一个过时问题。真正该被讨论的,是蔚来如何从 2 万辆到 4 万辆完成了从量到质的变化。这些不能看蔚来赚了多少钱,要看到蔚来的商业逻辑正在被市场越来越多地接受并回报。

以点带面,销量增长盘活整条商业链价值

按现在的节奏推算,全新 ES8 的单月交付已经具备突破万辆的能力,加上蔚来三品牌当前稳定在每周过万辆的节奏,整个集团在 10 月份大概率将迈上月销 4 万辆新台阶。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亮眼的数字,但对蔚来来说,更要看 " 这个量级激活了什么 "。

熟悉蔚来的人都清楚,蔚来从来不以卖车为终点,本质是一家以用户为起点的企业。当规模达到某个临界值,运营系统就开始全面串联,补能效率提升、牛屋活跃度上升、积分兑换形成闭环、线上商城带动复购,甚至服务体验也因密度而增强。这时候,再回头看那个数字,它的意义才被真正打开,蔚来 4 万辆的含金量甚至远高于其他品牌的 8 万辆。

截至目前,蔚来能源充换电站总数 8302 座,其中换电站数量达到了 3536 座,高速换电网络已经实现 9 纵 11 横布局,累计换电次数超过 8969 万次。换电模式的价值,不需要再辩论。越多用户使用,单站日均换电次数越多,运营密度越高,边际成本越低。

试想一下当一个月 4 万的新用户涌入蔚来的服务网络,带动维保、到店体验、牛屋、补能等一系列触点焕发活力。哪怕只看卖咖啡这样的一个生意单元,但只要人流量起来,复购频率和经营效率就会跃迁式上升,这些本身就是蔚来的产品。

在一些车企 APP 上,商城是摆设,积分是数字,但在蔚来,积分可以换零食、服装、茶饮、装备,以及经常断货的铝合金旅行箱,高品质的产品让每一个拥有蔚来积分的用户不断进入商场,也让很多原本只是想消掉积分的人,养成了蔚来商城复购的习惯,这种线上体验反过来巩固了用户粘性形成了闭环。

所以说,蔚来的销量是能够盘活整个商业链条的钥匙。这是蔚来这家用户型企业最容易被忽略的价值,买车买得越多,系统就运转得越好,蔚来就越不像一家只靠卖车收入生存的企业,如此蔚来的资本价值远不止于卖车本身。和那些靠压成本、比参数、讲配置的整车企业不同,蔚来更像是一个面向全维体验的商业体系,随着单月达成 4 万辆交付,逐渐进入螺旋上升的加速阶段。

蔚来用 " 不可复刻 " 反内卷

行业语境下的 " 内卷 " 早就脱离了字面意思,现在造车参与者逐渐陷入到一种无意义的重复开发,别人干什么,就照着干一遍;别人推一个功能,也赶紧上马一个。结果就是,把技术卷成了价格表,比的就是谁的价格更低。

消费者开始怀疑,一辆 40 万元的车到底能不能配得上价格,渐渐地企业为了迎合预期就把价格打到 30 万、甚至 20 万。越卷越低,最终不看谁赢了市场,而是看谁亏得更少。想要不被价格拖垮,就只能提前做出别人抄不来的东西。

蔚来用十年时间打磨出三大根基:补能体系、用户运营、线上生态。补能把一整套充换电布局深扎入日常;用户运营通过分享、共创和积分形成正向循环、让社区成为活跃场域;APP 商城也做到了真有人用、真有人买、真有人愿意反复打开的线上系统。

在其他品牌还在用多给一点配置的方式维持存在感和价值感时,蔚来已经让用户开始沉浸式体验全流程的一致性。当我们再讨论蔚来盈不盈利时,其实更应该看清楚一个现实,它已经跑在了别人无法轻易模仿的位置上。今天的蔚来已经吃上饭了,这顿饭吃得稳、也吃得深。

或许谁都能造出一个外形相近的 ES8,但你很难在两三年内复刻一整套补能网络、用户系统和线上商城。更难用战术性资源堆出战略性体验,这就是护城河的本质。真正该关心的问题,不该是蔚来盈了没有,而是蔚来如何继续把商业模式打磨得更紧密、更扎实,让款车成为连接整个生态的入口而不是终点,这才是蔚来最具价值、最值得研究的部分。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蔚来 李斌 供应链 萤火虫 固态电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