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国机动车拍卖成交额已近 500 亿元,同比增长超 55%,机动车拍卖已从行业创新力量,成长为二手车流通体系不可或缺的支柱渠道。" 日前,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王波在第三届中国机动车拍卖行业大会上表示。

图片来源: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4 年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新能源汽车拍卖正成为行业增长新动能。数据显示,2024 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拍卖委托量分别同比激增 118% 和 155%,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3600 万辆,出行平台、租赁公司等批量退役车辆逐步流入市场,叠加 AI 定损、数字化检测技术落地,新能源拍卖有望开启 " 万亿级 " 市场空间。
在要素市场化改革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机动车拍卖的流通价值进一步凸显。2024 年全国机动车拍卖成交车辆转籍比例达 50.13%,其中跨省转籍占 31%,有效打破区域壁垒,推动二手车从过剩地区流向需求市场,助力汽车梯度消费。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天勇表示:" 盘活闲置二手车资源是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拍卖机制能高效解决资源配置低效问题,2024 年 9 月全国二手车交易超 9000 亿元,印证了市场化流通的巨大潜力。"

图片来源: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此外,本次大会还同步发布了国家标准《拍卖术语》与团体标准《电动汽车拍卖检测评估规范》,两项标准直指行业长期存在的术语不统一、新能源汽车检测无依据等痛点。其中,《拍卖术语》构建了覆盖全业态、全流程的拍卖术语树形结构体系,填补了国家标准层面的空白。
两项标准破局:统一行业 " 语言 "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雪颖认为,长期以来,机动车拍卖领域存在 " 术语方言化 " 问题——司法拍卖与网络拍卖中同一概念解释不一,导致沟通成本高、纠纷频发;而新能源汽车拍卖中,电池健康度、三电系统故障检测缺乏统一标准,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此次发布的两项标准,正是针对这两大痛点。

图片来源: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据介绍,国家标准《拍卖术语》实现了从 " 行业用语 " 到 " 国家语言 " 的升级,适用范围覆盖司法、国资等所有拍卖场景,共收录 157 个词条,新增 " 直播拍卖 "" 网络司法拍卖 "" 毁拍 " 等 46 个贴合数字时代的术语,同时删除 32 个过时表述。
" 过去行业内对‘同步拍卖’的定义有 3 种以上,现在标准统一后,无论是企业间合作还是国际交流,都有了‘通用语言’。" 王雪颖强调,该标准的英文翻译与国际通用表述保持一致,将助力中国机动车拍卖与国际接轨,尤其为二手车出口、文物艺术品拍卖等跨境业务扫清语言障碍。
团体标准《电动汽车拍卖检测评估规范》则聚焦新能源汽车拍卖的 " 技术盲区 "。该标准建立专业检测体系,重点规范三电系统评估流程,明确电池衰减程度、电机故障排查、电控系统稳定性等核心指标的检测方法。
"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占整车成本近 50%,但此前缺乏统一检测标准,买家不敢拍、卖家难定价。"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机动车拍卖专业委员会主任韩涛表示,该标准通过科学检测流程,让电动汽车车况 " 透明化 ",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未来拍卖企业可依据标准出具检测报告,买家能清晰了解电池健康度、潜在故障,交易公平性与效率将大幅提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补充认为,标准的落地,将推动机动车拍卖行业从 " 经验驱动 " 转向 " 标准驱动 "。" 过去二手车拍卖依赖评估师个人经验,现在有了统一术语和检测标准,行业规范化程度将显著提升,这不仅能降低交易风险,更能增强消费者对拍卖模式的信任。" 罗磊表示。

图片来源: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新能源车拍卖将成行业 " 第二增长曲线 "
对于 2024 年机动车拍卖行业的表现,韩涛用 " 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 作了概括。
《2024 年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机动车拍卖成交 123.52 万辆,成交额 493.61 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75.83% 和 55.21%,市场规模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从交易模式看,数字化已成为行业主流。2024 年全国机动车专场拍卖会达 120819 场,其中纯网络拍卖和同步拍卖占比达到 98%,纯网络拍卖同比增长 170.73%。" 过去拍卖需要线下举牌,现在通过手机、电脑就能参与,不仅打破地域限制,还能吸引更多跨区域买家,成交效率提升 30% 以上。" 韩涛表示,数字化不仅改变交易形式,更重塑行业生态—— AI 估值、大数据匹配等技术的应用,让车辆定价更精准,买家匹配更高效。
而新能源汽车拍卖的爆发式增长尤为亮眼。年报数据显示,2024 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委托量分别同比增加 118% 和 155%,虽然成交量仍处于 " 起步阶段 ",但增长趋势已十分明确。
国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徐长明分析称,2025 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 546.8 万辆,增速 33.2%,渗透率突破 50%," 按照汽车使用周期,3~5 年后这些新能源汽车将逐步进入二手车市场,对应的拍卖需求将呈几何级增长 "。
青岛腾信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裴海波则分享了技术应对方案。" 我们已投入超千万元研发 AI 智能定损系统,针对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能通过多模态模型精准识别电池衰减、电机故障,检测准确率达 97%,为新能源拍卖提供技术支撑。" 裴海波认为,随着技术成熟与标准落地,新能源汽车拍卖将成为行业 " 第二增长曲线 "。
拍卖助力统一大市场,激活二手车循环价值
"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盘活闲置资源,二手车就是其中的‘富矿’。" 周天勇表示,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 3.45 亿辆,但大量二手车因流通不畅被闲置,甚至提前进入报废环节,拍卖机制能高效匹配车源与需求,让二手车从 " 闲置资产 " 变成 " 流动商品 ",2024 年 9 月全国二手车交易超 9000 亿元,就是市场化流通的成果。
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机动车拍卖的作用尤为突出。2024 年全国机动车拍卖成交车辆转籍比例达 50.13%,其中跨省转籍占 31%,华北、华南等地区转籍率超 59%。
" 这意味着,拍卖打破了区域壁垒,让二手车从车源过剩的一二线城市,流向需求旺盛的三四线城市和县域市场,推动汽车梯度消费。" 王波表示。
" 当前国内二手车保有量析出比仅 5.7%,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10% 以上的水平。拍卖是提升析出率的关键手段——通过公开透明的竞价机制,能快速实现二手车价值发现,缩短库存周期。2024 年头部二手车经销商通过拍卖平台获取车源,库存周转周期缩短至 15 天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罗磊表示。
二手车出口拍卖服务平台投资意向及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同步落地,标志着中国机动车拍卖开始向国际化布局。王波表示,未来将通过拍卖平台,推动中国二手车走向全球市场,进一步拓展流通边界,让拍卖不仅成为国内二手车循环的桥梁,更成为中国汽车出海的重要渠道。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