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金融 前天
又见“老鼠仓”!海富通基金管不住“内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一纸罚单落地,公募基金再添一起 " 老鼠仓 " 案例,这次的主角,是曾手握高达 17.35 亿资金的 "90 后 " 基金经理杨某嘉。

上海证监局能给出处罚理由很明确:担任基金经理期间,杨某嘉利用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陈某东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构成 " 老鼠仓 "。然而,一通铤而走险的操作后,最终竟以亏损收场。

图源:上海证监局

据《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杨某嘉的相关从业信息与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海富通基金)原基金经理杨宁嘉高度相似。杨宁嘉 2021 年 9 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先后管理 3 只基金。2024 年 10 月 14 日,杨宁嘉因个人原因卸任了基金经理职务,并离开了海富通基金。

仅担任 3 年基金经理,杨宁嘉就匆匆卸任,这场最新曝光的 " 老鼠仓 " 背后,还藏着多少未被揭开的细节?而海富通基金早在 11 年前就因 " 老鼠仓 " 事件身陷囹圄。

2014 年证监会 " 捕鼠 " 行动中,该公司曝出了国内基金行业首例 " 老鼠仓窝案 ",包括原投资部副总监蒋征在内的 8 名基金经理相继被查。仅过 5 年后 " 旧疾 " 再次复发。海富通基金原基金经理谢志刚在 2018 年因利用未公开信息,非法获利 270 万元,一审判决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 300 万元。

成立 22 年、管理规模超两千亿元的老牌公募,三次发生 " 老鼠仓 " 丑闻,叠加营收利润连降三年的困境,4 月底 " 风控专家 " 谢乐斌担任公司董事长,能堵住海富通基金的 " 窟窿 " 吗?

1

涉 " 老鼠仓 "被罚 50 万,

"90 后 " 基金经理的三年溃败路

从股票分析师到独立管理基金,"90 后 " 的杨宁嘉本该是基金经理中 " 青年才俊 " 的成长剧本,却演成了 " 出道即翻车 " 的闹剧。

2017 年,杨嘉宁加入海富通基金,从股票分析师起步,2021 年开始管理基金,再到接连接手两只混合型基金,彼时的他,顶着 "90 后新锐 " 的标签,手握电子信息传媒、数字经济等热门赛道产品,俨然是基金圈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可现实是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新锐经理,交出的却是一份业绩惨淡的成绩单:核心产品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 A/C 类,任职回报分别亏损 37.79%、39.31%;海富通新内需混合 A/C 类,亏损分别为 19.69% 和 19.84%。

图源:天天基金网

还有一只 2024 年 6 月成立的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 A 和 C,该只基金由杨宁嘉管理,在任职回报上,仅管理约 4 个月的海富通数字经济取得正收益。直到当年 10 月 24 日因个人原因卸任所有产品。

令人唏嘘的是,成立时,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总计募集了 2.86 亿的规模,截至当年 9 月末,该只基金规模竟然仅剩下 100 万元。成立不到一年,2025 年 5 月末便宣告清盘,清盘前净资产 36 万元,堪称 " 刚扬帆就触礁,未启航已沉没 "。

加入海富通基金后,杨宁嘉在管基金总规模在 2023 年二季度末达到 17.35 亿元的历史峰值。离任前,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杨宁嘉旗下 3 只产品在管总规模为 6.17 亿元,五个季度规模缩水 64.43%。

管理的产品业绩和规模惨不忍睹,杨宁嘉没有选择沉心打磨投研能力,反而动起了 " 走捷径 " 的歪心思。上海证监局的罚单披露,利用基金经理的职务便利,他将未公开的持仓变动、操作策略等核心信息,透露给好友陈某东,两人上演了一出 " 精准跟风 " 的戏码,即基金建仓时,陈某东的账户同步买入;基金减仓时,对方卖出,典型的 " 老鼠仓 " 操作。

由于未能查实具体非法获利金额,监管仅对杨宁嘉作出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50 万元的处罚。

从海富通离任前,杨宁嘉已因在管产品业绩问题备受争议。以管理的基金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为例,自 2018 年 12 月成立以来,历任 4 位基金经理,只有杨宁嘉在 2022 年 11 月 14 日 -2023 年 9 月 23 日单独管理期间亏损接近 40%,其余 3 任基金经理任职期间回报增均为正收益。

图源:天天基金网

而从行业看,2023 年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推动 TMT(传媒、通信)板块走强,但主打 TMT 主题的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在 2023 年却亏损 13.51%。

" 财联社 " 援引市场观点指出,这与杨宁嘉在 TMT 行情启动阶段重仓新能源板块不无关系。自杨宁嘉管理该只基金以来便开始重仓新能源,并逐步加大重仓比例。截至 2022 年年末,该产品十大重仓股中一半是新能源个股。

2

" 老鼠仓 " 的诱与祸

事实上,早在 2014 年和 2018 年,海富通基金就曾 2 次被曝出基金经理的 " 老鼠仓 " 事件。

2014 年 7 月,海富通基金曝出中国基金业行业有史以来的首例 " 老鼠仓窝案 "。据证监会通报,海富通基金 5 名原任或时任基金经理因涉嫌内幕交易被查,其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涉案的 " 海富通五鼠 " 分别是蒋征、陈绍胜、牟永宁、程岽和黄春雨。此消息一出,一时间令全市场震惊。

图源:罐头图库

涉案的 5 人中,陈绍胜早在 2012 年 3 月便卸任海富通股票基金经理职务,牟永宁和程岽分别在 2013 年 10 月 25 日和 11 月 29 日离职,蒋征、黄春雨分别在 2014 年 1 月 22 日和 4 月 28 日离职。

2014 年 11 月 21 日,牟永宁涉案率先受理,其被控涉嫌非法盈利 500 多万元。同年 12 月开始,其他被查的基金经理也因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陆续开庭。

" 老鼠仓窝案 " 直接影响了海富通基金的规模增长。wind 数据显示,2012 年末,海富通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尚在 342 亿元,截至 2014 年底缩水至 287.4 亿元,排名也从 2012 年末的第 26 名下滑至 2014 年末的第 39 名。

2015 年 1 月份,海富通基金被证监会勒令整改,暂停开展新业务长达三个月,使得其在 2015 年年初又 " 输在起跑线上 ",截至 2015 年一季度末,其规模为 280.46 亿元,与 2014 年年末的 287.4 亿相比有所下滑。

时隔 4 年后,海富通基金 "70 后 " 基金经理谢志刚踩了同样的红线,被推上风口浪尖。

2008 年 11 月,谢志刚还在 A 基金公司工作,担任该公司投资经理,提供相关投资咨询服务,具备查询基金持仓信息的权限。2013 年 9 月他从该公司离职后,进入海富通基金,管理海富通养老收益混合、海富通强化回报混合。

早在谢志刚加入海富通基金前的 2011 年 11 月,他通过亲属关系控制了 " 张某 1" 的证券账户,利用自己管理基金的未公开信息,使用 " 张某 1" 账户先于、同期于或稍晚于基金账户买卖相同股票,持续时间长达 3 年半。直到 2015 年 6 月离职。

2016 年 6 月 29 日,谢志刚主动至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谢志刚退缴了全部非法所得。    

2018 年 9 月,根据上海一中院判决书显示,谢志刚于 2011 年 11 月 7 日至 2013 年 9 月 6 日在 A 公司任职期间,以及于 2013 年 10 月 25 日至 2015 年 6 月 11 日在海富通公司任职期间,利用 " 张某 1" 证券账户趋同交易 52 只股票,成交金额 5565 万元,非法获利 270.4 万元,其行为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基于其主动投案,判处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5 年,并处罚金 300 万元。谢志刚也成为当年基金行业为数不多的获刑案例。

图源:裁判文书网

在对投资市场的监管层面," 老鼠仓 " 是指基金经理或投资顾问在未向客户披露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名下或者其亲友名下的账户提前进行股票交易,然后利用客户资金买入,待价格波动后获利的一种违法行为。

" 老鼠仓 " 行为破坏普通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任和信心,扭曲市场的价格机制,严重损害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长时间存在 " 老鼠仓 " 行为,公司有可能内控存在漏洞。

图源:罐头图库

据了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基金公司基本上不为 " 老鼠仓 " 承担任何责任。每当有基金经理 " 老鼠仓 " 案发时,基金公司总是第一时间将涉案的基金经理除名,表示 " 老鼠仓 " 是基金经理的个人所为,与基金公司无关。

从 2013 年 9 月开始,因 " 老鼠仓 " 事件,证监会对基金公司作出处罚。其中,博时基金经理马乐涉嫌的 " 老鼠仓 " 案就是其中一例,也是自 2009 年《刑法修正案(七)》公布实施的 4 年来,涉嫌从事 " 老鼠仓 " 案交易金额最多、牟利金额最多的一宗案例,该案累计操纵交易金额达 10.5 亿元,非法获利 1883 万元。

最终,最高法判决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3 年,并处罚金 1913 万元。此外,证监会责令博时基金整改 6 个月,暂停其新产品审批,也成为首例因 " 老鼠仓 " 问题而对基金公司追责的案例。

近几来,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及其预防、打击工作越发得到金融监管机构及司法机关的关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领域每年都有多起 " 老鼠仓 " 案件被查处。

2022 年 4 月 26 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严厉打击 " 老鼠仓 "、市场操纵、利益输送、非公平交易等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违法违规人员从业 " 黑名单 " 制度和公示机制。

在监管部门对 " 老鼠仓 " 行为持续高压的打击态势下,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对于掌握非公开重要信息的证券从业人员,基金公司应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信息透明度,并且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 " 老鼠仓 " 行为的发生。

3

管理规模增幅超 37%,

业绩连降三年

海富通基金成立于 2003 年 4 月,是中国首批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之一。天眼查信息显示,公司由两名股东构成,其中国泰海通(601211.SH)持股比例 51%,法国巴黎资产管理 BE 控股公司持股 49%。

图源:天眼查

2025 年 4 月,海富通刚迎来新董事长谢乐斌。他此前是国泰君安的首席风险官,业内有名的 " 风控专家 "。上任前的一季度末,公司管理基金规模还在 1715 亿元,二季度末,就带领这家老牌公募管理规模迈入 2000 亿的台阶。

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海富通 30 位基金经理管理 172 只基金,规模合计 2178.49 亿元,行业排名 34 位。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 1415 亿元,占比最高,约 65%;其次是 ETF 型基金规模 1212.9 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 468.9 亿元,排名第三位。背靠头部券商海通证券,海富通基金看起来并不擅长主动权益投资,混合型和股票型规模分别为 177.86 亿元、86.15 亿元。

图源:wind

从产品线规模增幅看,2025 年截至三季度末,海富通 ETF 产品规模增长较快,一年增长 721 亿元,成为本轮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在基金公司中 ETF 规模排在第 14 位,9 只产品收益率均为正。

很多公募机构在 2024 年末 ETF 整体规模实现攀升,海富通早在 2015 年就已经布局 ETF 产品,虽然多年来规模并没有实质性突破,直到 2023 年上半年末才超过 200 亿元,不过在基金公司大力布局 ETF 时,海富通基金也不例外,并且凭借十年的经验积累规模翻了 10 倍以上。

从 ETF 收益率表现看,业绩最好的海富通中证 2000 增强策略 ETF,近一年收益率达 60.4%,排名第一;海富通中证港股通科技 ETF,近一年收益率 48.29%,排名第二。

图源:wind

或许由于海富通在主动权益基金方面并不占有优势,其利润和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削弱了其在复杂市场中的竞争力。

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近五年海富通基金收益率分别为 7.44%、11.26%、5.07%、13.7%,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截至上半年,海富通基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 3.62 亿元、1.06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20.26%、20.9%,已经是连续三年半年报出现业绩下滑。从已公布的整年度业绩看,2021-2023 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 16.38 亿元、12.94 亿元、11.64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5.3 亿元、4.57 亿元、4.17 亿元。

刚上任仅半年的董事长谢乐斌面临的压力不小,一方面要提升产品业绩、营收及利润,另一方面还要面临 " 老鼠仓 " 案给公司品牌带来的潜在影响。

与下滑的业绩相比,内控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生存底线,若不能堵住漏洞,即使规模再大,也会因信任危机失去投资者。毕竟,资本市场最终考验的,还是长期的信任与实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基金 海富通 基金经理 杨宁 90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