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多家房企化债获“关键突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近期,多家规模房企宣布债务重组取得 " 关键突破 "。

融创中国公告称,在本月中旬举行的境外债重组计划会议中,98.5% 的债权人投票赞成重组计划,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 94.5%。至此,融创中国境外债重组方案已赢得所需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

旭辉控股集团宣布将于 10 月 31 日召开特别股东会,审议就境外债务重组采取的公司行动,意味着其距离重组生效仅 " 一步之遥 "。碧桂园则计划于 11 月 5 日召开两场债权人会议,旨在考虑和批准与计划债权人之间的债务安排计划。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今年三季度以来,包括佳兆业、碧桂园、龙光集团、远洋集团、金科股份等在内的房企境内外债务重组捷报频传,其中多家企业取得实质性突破,行业债务风险出清进程明显提速。

多家房企化债 " 加速度 "

融创中国无疑是此轮债务重组推进较快的大型房企。

早在 2023 年 1 月,融创中国就完成了 160 亿元境内债的展期。同年 11 月,其又通过 " 债转股 + 发新票 " 的方式,完成百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

但此后,由于行业恢复不及预期,叠加遭遇债权人的清盘呈请,融创中国不得不寻求二次债务重组。其中,境内债的二次重组已于今年 1 月完成。

今年 3 月,融创中国宣布对境外债进行二次重组," 寻求更加全面的境外债务综合解决方案 "。

根据融创中国披露方案,此次重组覆盖总规模约 95.5 亿美元的境外债务,囊括公开市场债券、私募贷款等多种类型,旨在彻底化解上市公司层面的债务风险。

具体来看,融创中国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MCB):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为 6.80 港元 / 股的新 MCB,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另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为 3.85 港元 / 股的新 MCB,可在重组后 18 — 30 个月内转股,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 25%。

同时,融创中国还推出 " 股权结构稳定计划 ",向主要股东(即孙宏斌)提供部分附带条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东在 6 年内仅获得该等受限股票的投票权等极其受限的权利,除非达到特定限制条件,否则不能处置、抵押、转让受限股票。通过该计划,主要股东股权比例维持在一定水平,避免过分稀释。

根据 10 月 14 日融创中国最新公告,该境外债重组计划获得了 1469 名债权人投票赞成,赞成票人数占比达 98.5%,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 94.5%。至此,融创中国境外债重组方案已赢得所需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

融创中国方面表示,鉴于本次表决结果超过 75% 金额门槛,已满足法院批准的核心要求,方案随之将迎来法院批准流程。公告明确,香港高等法院将于 11 月 5 日举行聆讯,对其重组方案作出最终裁决。这意味着,融创中国距离重组方案彻底通关仅 " 一步之遥 "。

若此次境外债务重组最终成功,叠加此前已完成的境内债务重组,融创中国预计可压降整体偿债压力近 700 亿元,每年可节约数十亿元利息支出。

继融创中国之后,旭辉控股集团于 10 月 16 日披露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的具体细节。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用于债务大幅削减;大股东前期对其超 5 亿港元借款同步转股;推出为期 10 年的团队股权激励计划,用于在重组完成后的经营复苏期稳定、激励团队。上述计划将在 10 月 31 日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寻求批准。

目前,旭辉控股境内重组已完成投票,此次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审议各项事宜,意味着其境外债务重组主要前置工作已实质启动。

此外,碧桂园于 10 月 13 日公告称,公司将于 2025 年 11 月 5 日召开两类计划债权人的会议,以审议及批准其拟议的债务安排计划。为统一处理债务,公司还将同步进行现有港元可转换债券的同意征求,旨在将其管辖法律变更为香港法律并纳入上述整体重组计划。

据克而瑞统计,当前境内外整体债务实现重组或接近成功的房企共 3 家,分别为融创中国、旭辉控股以及龙光集团。此外,世茂集团、佳兆业等 8 家企业境外债重组成功,整体共计 11 家房企实现境内或境外部分的债务重组。此外,新华联于今年 6 月完成重整,金科股份、协信远创的重整方案经法院批准后已进入执行阶段。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分析指出,今年以来,房企债务重组加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当前市场形势下,债权人对于债权回收的预期有所调整,相较于破产清算和资产持续贬值,更倾向于接受重组方案,以提高债务清偿率。

" 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化债浪潮中,多数房企化债的核心变化从缓解流动性压力走向实质性负债规模调整,通过债转股、现金要约、资产抵债等方式实现削债目的。

如融创中国在其发布的境外债务二次重组方案中,针对总规模约 95.5 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采用 " 全额债权转股权 " 模式,成为首家将所有美元债券转换为公司股本的房企。若最终顺利实施,融创中国将基本实现境外债务清零。

佳兆业则同样是通过债务展期、债转股、资产处置等方式,对原有债务结构进行系统性优化。重组成功后,新票据的票面利率介于 5%~6.25%,较历史债务的利率有所下降。债务平均展期 5 年,公司在 2027 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 2025 年 8 月,全国共有 77 家房企发生债务违约,行业已经历了债务展期、债务重组、逆向混改、破产重整等一系列探索。其中,20 家房企的债务重组方案获批,化债总规模突破 1.2 万亿元。

此外,在本轮债务重组中,多家房企大股东通过不同方式提供实质性资金支持。

以孙宏斌为例,作为融创中国的控股股东,2021 年在公司首次债务重组初期,孙宏斌就将自有资金 4.5 亿美元以无息借款形式提供给集团使用,以支持集团经营发展。在 2023 年公司推出的首次境外债务重组中,该笔无息股东贷款同步转换为融创中国的股权。

与此同时,旭辉控股大股东林氏家族也将超 5 亿港元的股东借款同步转股,并将其持有的约 400 万美元现有票据全部转换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将自身利益与公司未来深度绑定。世茂集团大股东许荣茂则将原借给上市公司的合计约 80 亿港元贷款进行拆分,其中 6 亿美元转为新长期票据,其余全部转为强制可转换债券。

碧桂园同样获得了来自控股股东的重要资金支持。据碧桂园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所控制的实体必胜有限公司,已于今年 10 月 13 日签署不可撤回承诺,将按每股 0.60 港元的价格,认购用以抵销约 11.4 亿美元股东贷款的资本化股份,该认购价较公司 4 月 11 日的收市价有约 36.4% 的溢价。碧桂园方面表示,此举再次体现了控股股东对公司长远成功的信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务重组虽为房企赢得了 " 时间窗口 ",但要真正实现经营回归良性发展,还需多重因素协同。对于部分完成重组的企业而言,稳住现金流、确保交付、恢复市场信心才是走出困境的关键。

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此前也公开表示,距离旭辉控股真正 " 站起来 " 可能还需要三年时间。他提出旭辉控股要 " 二次创业 ",走一条 " 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 " 的新路径,聚焦 " 收租、自营开发、房地产资管 " 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 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了。" 孙宏斌在 6 月 30 日融创中国的股东周年会上表示," 尽管在支持性政策持续出台的大环境下,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将逐步企稳,但房地产市场整体恢复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和较长时间 "。

记者|陈利

编辑| 金冥羽   魏文艺   杜恒峰

校对 | 许绍航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融创中国 碧桂园 旭辉 房企 股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