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未来五年A股总市值迈向200万亿元?如何助推资本市场,专家圈出关键词:吸引外资、创新激励、生态重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十五五 " 期间,中国资本市场将呈现哪些新动向?

10 月 26 日,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万博新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联合召开学术研讨会,包括吴晓求、贺强、滕泰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就上述话题展开了研讨。

吴晓求 图片来源:主办方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表示," 十五五 " 时期,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改革目标是重构市场生态链,转向以创新激励功能、财富管理效应、投资者利益保护为基石的新生态。

A 股新增入市资金从哪里来?

与会专家首先用数字描绘了 " 十五五 " 期间资本市场的模样。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表示,目前,A 股总市值已经超过 100 万亿元,按照股市市值占 GDP 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即 140%~200%,按照目前的 GDP 增长水平预测,到 2030 年前后 A 股总市值有望增长到 200 万亿到 300 万亿元。

10 月 27 日,上证指数收盘报 3996.94 点,逼近 4000 点大关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表示,股市点位越高,需要的资金量也越大。近期上证指数与 4000 点近在咫尺,要突破 4000 点,日成交金额需要维持在 2.2 万亿元左右;若要突破 2015 年 6 月 5178.19 点的高点,日成交金额可能需要达到 2.5 万亿元左右。

贺强 图片来源:主办方

" 今后五年,如果想使股市走出长牛行情,除了上市公司总体业绩需要不断提升以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股市的资金要不断增加。" 如何突破上证指数历史最高点?贺强坦言,现有的资金量是不够的。

那么,如何进一步增加股市资金?贺强给出的建议是,设法进一步扩大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大机构投资股票的规模;同时,应考虑扩大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股票投资;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外资进入中国股市进行投资。

此外,贺强还提出,应当考虑在适当的时候恢复股市的 T+0 交易。贺强认为,T+0 交易的特点是在不增加股市资金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增加股市成交量,另外还可以隔夜止损,有利于增强对散户的保护。

滕泰从资产端分析认为,中国居民储蓄规模已今非昔比,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居民存款余额为 162 万亿元,较 " 十四五 " 初期的 93 万亿元增长了近 70 万亿元。" 十五五 " 期间,居民资产配置方向正从房地产转向股票、基金,再加上社保、保险等长期资金增加,中国股市新增几十万亿元入市资金,带动市值增加百万亿元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发挥资本市场创新激励功能,驱动社会财富增长

在资金条件之外,资本市场牛市亦不能脱离经济基本面。

滕泰   图片来源:主办方

滕泰表示,展望 " 十五五 ",虽然很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面临着转型压力,但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正为长期牛市注入核心动力。旧引擎——信贷扩张驱动的房地产与基建投资增长,已触及天花板;新引擎,必须依靠 " 科技 × 资本 " 的乘数效应。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吴晓求特别强调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 资本市场是一种激励机制,是现代社会对向上、向善、创新的激励。"

" 创新是要冒险的,无论是制度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成功率都很低,因此社会要创造一种制度性溢价,鼓励人们去创新,一旦成功将会获得很好的回报。这些(创新者)在财富增长之后,按照其行为逻辑,实际上还是会回到再次创新之中。" 吴晓求说。

另一方面,在 " 先富 " 之外,普通人如何共享社会财富的增长?这同样有赖于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机制。

滕泰认为,房地产曾承载中国家庭七成财富,总值一度超过 450 万亿元,但近年来价值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与此同时,A 股市值悄然上升。如果 " 十五五 " 期间有望出现长期牛市,居民财产性收入将快速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有望突破 " 十四五 " 期间 4 亿人的平台,重拾增长之势,资本市场也将成为居民财富最重要的蓄水池。

可研究允许境外有成长性的企业来华上市

总体来看,改革与开放被视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两大主线。

吴晓求认为,从资产端来看,市场有没有财富效应、值不值得投资,不在于历史和今天,而是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升整体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因此,高科技企业、科技型企业变得特别重要。

吴晓求对科创板与创业板给出高度评价,认为它能够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资产结构性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重构市场资产端,很难获得与市场相匹配的风险收益率。

在资金端,吴晓求提出改革的核心目的是保持市场充分的流动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消除 " 市场风险妖魔化认知 ",解除大资金入市的规则约束,释放大资金的能量。吴晓求还提出 " 资本市场从四边形走向五边形 " 的观点,即在上市公司、投资者、监管者、中介机构之外,央行一定要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此外,规则端的改革同样重要。吴晓求表示,制度改革的核心一是要确保市场透明度,透明度是现代社会实现公平的逻辑起点;其次,要让违规违法者得到应有的处罚,从 " 行政处罚为主 " 过渡到 " 民事赔偿 + 刑事处罚 " 并重,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关于对外开放,吴晓求建议,未来资本市场开放需突破 " 管道式开放 ",过渡到全面开放,不仅吸引全球资金和投资者,还可研究允许境外有成长性的企业来华上市,逐步将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吴晓求 资本市场 a股 股市 上证指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