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 12 年未增持黄金后,韩国央行正释放出可能重新购买黄金的信号。
周二,韩国央行官员金洪俊在日本京都举行的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会议上表示,韩国央行计划 " 从中长期角度考虑 " 增持黄金。他补充称,央行将密切关注市场,以决定购买黄金的时机和规模。
据媒体报道就在不久前,面对韩国议员关于增持黄金的质询,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还明确表示 " 短期内没有增持黄金的计划 "。韩国央行上一次增加黄金储备是在 2013 年,此后其黄金持有量一直停滞不前。
如果韩国央行最终加入购金行列,将意味着又一个主要经济体对其储备策略进行重新评估,这可能为近期疲软的黄金市场重添一把火。周二亚太时段,黄金反弹 0.76% 重回 4000 美元上方。

(黄金反弹重回 4000 美元)
停滞与落后,韩国央行的 " 黄金十二年 "
在过去十余年间,韩国央行在全球央行的 " 淘金热 " 中一直是个旁观者。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的数据,截至今年 8 月,韩国央行的黄金储备为 104.4 吨,自 2013 年以来从未变动。这使其在全球央行中的黄金储备排名从 2013 年底的第 32 位滑落至第 39 位。
这种停滞与全球趋势形成鲜明对比。随着地缘政治动荡以及对美元信誉的担忧加剧,各国央行纷纷增加黄金在其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世界黄金协会在今年 2 月至 5 月对 73 家央行的调查显示,高达 95% 的受访者预计未来 12 个月全球央行的黄金储备将继续增加,43% 的受访银行预计本国也将增持。
昔日 " 创伤 " 与机会成本:央行为何止步不前?
韩国央行长达 12 年的 " 按兵不动 " 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机会成本的考量。在过去十年,股票等风险资产的回报率远超黄金。数据显示,从 2013 年底到 2023 年底,标普 500 指数上涨了 158%,而同期国际金价仅上涨 71%。
其次是外汇储备规模的下降。韩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在 2021 年 10 月达到 4692 亿美元的峰值后开始回落。行长李昌镛解释称,只有在外汇储备增长时,央行才会考虑购买其他类型的资产,而过去两到三年储备下降的背景并不利于做出此类决策。
最后是历史 " 创伤 " 带来的审慎态度。韩国央行在 2011 年至 2013 年间共购入 90 吨黄金,但此后金价在 2015 年一度暴跌至 1100 美元 / 盎司区间,直到五年后的 2020 年才恢复至购买时的水平。这段经历强化了韩国央行对于购买黄金的谨慎心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