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慧 前天
彭剑锋:生存与发展并行,不确定时代企业如何打造双重能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夏基石 e 洞察 Author 彭剑锋

   导读   

彭剑锋老师系统阐述了在百年大变局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道,指出在这个充满张力的时代,信心源于对变局的深刻认知和持续的创新实践,企业需要打造兼具韧性和创新力的 " 全能型组织 " 才能赢得未来。

作者 | 彭剑锋

来源 | 华夏基石 e 洞察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确确实实是一个百年大变局的时代,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新时代。对于我们企业来讲,我觉得就是打造一个超能与混成的全能组织才能应对这种错综复杂,不确定的新时代。

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有三大特征

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有三个特征。

第一,这是一个 " 康波 " 大切换时代。所谓 " 康波 " 理论是来自于俄国的经济学家康德达季耶夫在 1925 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任何一个商业周期可能会出现一个经济性、周期性的长波动。大的波动大概是 50 年到 60 年一个周期。

每次 " 康波 " 周期到来,如果讲国运,那就是持续繁荣 50 年到 60 年,如果走上时运,大概就是 10 年到 15 年。每一个 " 康波 " 周期都有两大特征,一个是出现指数性的技术革命,一个是 " 康波 " 周期里谁来制定规则,谁来主宰这个世界,面临着全球治理体系的重构,甚至是颠覆。

按照 " 康波 " 理论,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五次 " 康波 " 周期的尾部,第六波 " 康波 " 周期的头部。应该说第四波、第五波 " 康波 " 周期都是美国主宰,那第六波 " 康波 " 周期到底谁在主宰?按道理来讲仍然是美国,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挑战者,那就是中国。

第六次 " 康波 " 周期,中国国运能不能持续下去?每一次 " 康波 " 周期都会出现各个国家内政、经济危机四伏的状况,同时,区域战争、局部战争、代理人战争可能一触即发,现在的世界大战可能就是一枚硬币一触即发。

在每个 " 康波 " 大的周期,由于技术的革命会带来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就会出现新业态、新赛道、新模式,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新的消费方式,而且整个全球社会分工体系会重构,一定会带来巨大的矛盾和冲突。中国对美国的挑战,我个人认为中国不可能替代美国成为新的霸主,只能说有可能出现的现象就是双雄并据——老大和老二并存。

因为从中国底层技术的革命来讲,我们并没有底层的技术。" 康波 " 主宰者必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必须是这波技术的主导者;第二个条件,要么是通过战争,通过绝对的优势,重构整个国际秩序体系。我认为这两点中国本质上都做不到,但是我们在经济上还是可以保持一个持续的繁荣。

大家说你为什么对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乐观?我认为就是中国赶上了新的 " 康波 " 时期,持续繁荣 50 年到 60 年是一种国运,谁也挡不住。从这个角度,我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还是有信心的,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 " 康波 " 历史性的机遇发展期。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工业文明与智能文明叠加、交错、并行的时代,尤其是以 ChatGPT 开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推开了智能文明时代的大门,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构建一个智能的社会新生态,"+ 智能 " 会催生新商业物种与新业态、新赛道、新模式。

我认为这为中国的国运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就像有的专家所估计的,到 2025 年 , 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将达 23 万亿美元,提供了新的社会生产动力。如何共享智能时代所带来的价值创造?如何获取数字化的资产与数字化红利?这对中国企业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尤其是数字人、硅基人成为新的价值创造的要素,开启了碳基人与硅基人、组合劳动与协同创新的新时代。人机如何实现协同共进,如何把数据、模型、知识、用户作为新的资产,如何把算力算法作为企业革新的竞争力,决定了未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如何真正把数字化作为全新的战略,加速数字化的转型升级,获取数字化的价值创造与红利,应该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新选择。尤其是通过数字化去加速中国企业的客户经营能力,提升中国企业的系统效率,提升中国企业的系统创新能力,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新的课题。

第三,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致力于高质量发展与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中国经济从上半场追求规模增长,进入下半场追求高质量发展,既要高水平的开放合作,融入世界文明,又要走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之路,这对中国企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尤其是中国企业从规模成长真正转向高质量成长,从野蛮成长到文明成长,从投机逐利到长期价值成长,从单一的做大做强到做强做久,从快的、容易的、凭运气赚的钱,真正转向正确的、难的、需要长期投入和时间积累赚的钱,这对中国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转型。

另外,在中国式现代化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有为政府跟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国有企业主导与民营经济的壮大之间的平衡,就是既要、又要、还要,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这种时代挑战?

我们进入了既要、又要、还要的新时代,这是需要打造超能与混成全能组织的新时代,需要企业家复合灰度领导力的时代。我认为对中国企业而言,要应对这种变化,要具备以下十大思维。

第一,既要保守经营,活下来;又要奉行长期主义,加大长期投入,寻求创新成长;还要硬科技 + 可持续低成本领先。这对中国企业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家活在当下,要把活着当做最高战略。

那么,要活下去就要重视安全的现金流与资产的变现能力,这是企业活下来的第一要义。所以,基于现金流与资产变现力,危机关头需要企业家断、舍、离的决断力,这对中国企业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外,中国企业如何真正像华为那样加大长期的创新投入,尤其是加大对硬科技、对原创技术的投入,走出过去简单模仿、局部创新的困境,才能真正突破卡脖子的工艺难关,真正实现产品主义,真正实现产品技术创新、模式与内容创新、管理与服务创新,通过创新寻求发展。

对中国企业来讲,如何打造双重能力?过去我们说要么做差异化,要么做低成本,那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既要硬科技、差异化,又要低成本,这就是既要、又要。

第二,既要躬身丛林竞争,又要拥抱生态合作,还要凝聚共识,找到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从丛林竞争的法则上来讲,市场竞争的法则还是基本的丛林竞争法则,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法则。面对这种竞争环境,企业家不得不躬身入局,丛林竞争。但我们在数字化时代,又必须要从丛林竞争法则走向生态竞争,就像达尔文所提出来的竞争的三种层次——从种内竞争走向种间竞争再走向环境竞争——这对中国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转型。

种内竞争,主要是存量的竞争;种间竞争,对企业来讲,就必须站在不同的生态站位,要有不同的生存空间,培育出不同的技能;环境竞争,就要适应环境,培育跟环境相适应的特殊的核心技能。所以,中国企业面临着从一级竞争到二级竞争到三级竞争的转型的升级。

第三,既要尊重过去赢的道理和常识,又要创新成长与价值创造,还要走出连续性成功陷阱,实现自我超越、跃迁成长。一方面要尊重规律和传统,另外一方面,又要创新思维。现在的创新不是积累式创新,而是来自于冗余,有的时候需要浪费,牺牲效率,需要付出试错成本;创新需要尊重个性,需要开放包容,需要先开枪再瞄准,而不是先瞄准再开枪,这对我们的思维,对我们的认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四,既要实又要虚,虚实融合,构建虚实一体化的场景与一体化客户的体验,还要基于数据、知识与算力、算法经营好客户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成长。未来是虚实融合,没有绝对的实体企业,也没有绝对的虚拟企业;没有绝对的线上企业,也没有绝对的线下企业;没有绝对的软件企业,也没有绝对的硬件企业。软硬结合、虚实结合、线上线下高度融合。作为我们人,在元宇宙中也有虚拟人跟现实人完美的结合。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如何打造虚拟一体的商业模式?如何真正实现虚实一体化?

第五,既要以碳基人力资本为核心,又要加速硅基人力资本替代,还要实现碳基人与硅基人共生协创。机器人在某种意义上,既是机器人,也是家人,也是朋友。数字人既在替代你的工作,同时也为你的能力提供动能,也成为我们新的灵魂的伙伴。在这个条件下,如何重构组织的新型关系,如何重构虚实的组织体系,如何优化碳基人和硅基人的协同体系、创新体系,对我们是一个新的挑战。

第六,组织既大又小,既复杂又简单,既然要去中心化,又要中心化,既专一又混成,既要有强大的海军、空军、陆军,还要海陆空一体化。所以,未来的组织不是简单的去中心化,不是简单的扁平化,而是既大又小,既复杂又简单,既去中心又中心化。

第七,既要上升组织集中配置资源与平台化赋能能力,又要下沉一线综合作战能力,还要让组织更轻、更灵活、更具创新与持续打胜仗的能力。

第八,既要单一威权式领袖人物,又要服务型赋能型领导方式,还要构建基于流程与数据的客户化平权协同运营系统。既要有像任正非、马斯克这种魅力型、偶像型领导,又要淡化领导威权,尊重专家与流程,领导就是服务,就是赋能,面临着领导方式的转型。

第九,既要统一认知,凝聚共识,又要尊重个性与个体力量,激发个体价值活力,还将能力建在组织上,致力于赢在组织。

第十,既要有全球视野,融入全球商业文明,又要立足中国本土特色,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还要打造全球竞争力,获得全球产业地位,赢得世人尊重。

小结: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信心

最后,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光靠喊口号、砸钱没有用,还是要回归到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源泉。中国民营企业家是否有创新创业、做大做强的活力与动力,关键是既要让民营企业家对未来有信心,又要让民营企业家得到真正的信任,还要让民营企业家有安全感。

所以,既要重塑民营企业家信心,营造信任民营企业家的氛围,还有健全保障民营企业家人身与安全的法律与制度体系。这又是一个既要、又要、还要。最终,对我们在座的所有嘉宾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安全与健康是一切。

祝各位嘉宾快乐、安全、健康,谢谢大家!

  —— · END · ——  

为您推荐:

华夏基石最新推出 2025 企业内训大课:

这套实操方法论,目前已为一线城市的企业内训超 300 场,超 60000 名企业家和管理精英参与学习,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破和组织变革。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张力 美国 the 中国企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