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企业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研发、生产、营销还是服务,最终都要通过产品体现出来。产品战略决定了企业的资源配置、组织结构、人才需求以及市场定位。真正的战略优势源于在产品上持续不断的技术进步与价值创造,这是一条更慢、更艰难,但也更坚实、更可持续的道路。如果你真的读懂了这篇文章,就会清楚,你也可以把组织当成产品来打造。
作者 | 包政
方法论整理 | 韩勇
原创出品 | 管理智慧

正本清源:战略的本质是产品
什么是企业的战略?管理学对于战略的论述是非常丰满的。
很多人在写战略规划,战略研究报告,然后进行战略任务分解。基本思路就是外部环境经过研究以后,发现机会在哪里,然后再告诉你应该如何去捕捉战略的机会。所以,我以前也强调,要战略导向,不要绩效导向,但始终没有对战略的核心内涵做过清晰的表述。
今天我就借着斯隆的话题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战略?讲斯隆之前,我先讲讲艾隆 . 马斯克,大家都知道他很厉害,那他的战略是什么?我看他个人的发展历程,他就非常强调一点——如果把产品抓住了,并围绕着产品把它做好,你企业中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从这个观点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所谓战略问题,实际上依然是产品问题,依然是产品背后的技术应用与技术进步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如果我们不在这地方下功夫,而去摆脱现实、脱离现实,去研究未来环境可能的变化,然后提出你对未来机会的把握,有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所以,企业的战略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企业的产品战略。如果再加一句话,那就是企业基于技术进步的产品战略。
围绕着产品,你可以提出更多的如何让产品提高它的性能,降低它的成本和价格,然后扩大它的产销量等等,你可以展开来,把这个问题最后说清楚,并能够见到成效,而且可以检验,如果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说明我们哪个环节没做到位,或者我们缺资源,我们资源配置不好等等,这就聚焦了,一定是产品的有关方面的战略问题。
就拿汽车行业来讲,早年亨利 . 福特全力以赴开发 T 型车。T 型车出来以后,他没有停下来,又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在 T 型车上的流水生产方式,效率大大提高。很多人都怀疑,亨利 . 福特似乎在搞倾销,亨利 . 福特说,你们不理解工业技术,它的潜力是无限的。
据说 T 型汽车当年曾经最辉煌的时候,市场份额占全球的百分之六十。所以对于大谈企业战略、管理学概念的人来讲,应该好好的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看看到底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别老想着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说到底就是一个词儿投机,没有意义,要实实在在的依靠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取得争夺市场的优势地位,这是正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依然是一个产品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社会化分工,怎么变成一个整体呢?
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就是通过产品进而商品的买卖或者交易,实现企业之间分工之后的一体化关系体系。分工之后变成一个整体,彼此之间通过产品的交换,然后实现彼此之间的分工和分利,使分工和分利能够正常的运营起来,借助的就是商品的买卖。
同样的,对于消费者来讲,我从各个企业当中获得的是什么呢?获得的是商品,依靠商品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来实现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梦想中的生活方式,这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特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那既然这样,企业就必须聚焦在产品上,聚焦在产品背后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应用上,这是最关键的问题,这是企业的战略。

战略是 " 进化 " 出来的,不是 " 规划 " 出来的
亨利 . 福特依靠 T 型车及其生产方式,一举奠定了汽车业的老大,并且开启了大众消费汽车的市场,那是 1908 年的事情。1908 年同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杜兰特整合了汽车行业。他把那些被亨利 . 福特打败的那些品牌小企业,整合在一起,成立了一家公司叫通用汽车公司。
通用汽车公司从成立以后,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怎么才能够根本上改变这种竞争格局呢?一直到 1921 年以后,斯隆开始入驻通用汽车公司情况才发生了改变。
通用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斯隆最重要的做的就是产品的改变。他相信汽车市场,消费者会追求更高的性能,更好的汽车。因此他全力以赴在这地方下功夫,其中包括发动机,因为他认为发动机的功能很重要,如果功能不够,那爬坡都很困难。那功能要想提高,那就要应用技术。这个技术就是发动机的这种性能。过去发动机的性能很低,所以他就要开始研发,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然后同时解决汽油问题,汽油的性能决定了发动机的性能。
斯隆还意识到,还有很多已经发现的或者已经应用的技术可以拿来应用到汽车上,比方说变速器,能不能把变速器变成自动变速器呢?这个驾驶的体验就更加好,性能就更好。
过去的轮胎都硬邦邦的缺少弹性,舒适度不够。他就跟轮胎行业合作,我来帮你做试验,我来帮你调试,然后你来帮我开发。除了这以外,还有油漆,如果油漆颜色更加鲜艳,而且变化更多。对汽车的外观漂亮会增值不少,同时容易干燥、快干,生产工艺的过程就更加简练,成本就更低。所以这也是他研发的重点。
除了这以外,斯隆还发现欧洲有些轿车有悬挂系统,于是他就把这团队引进来,跟凯特灵(通用的汽车 " 技术之父 ")合作开发汽车的悬挂系统和舒适的座椅。这样的话,驾驶性能、驾驶的体验就会更好。
所以,通过这一系列的引进新的技术,甚至于跟外部的汽油公司合作,跟外部的悬架团队合作与外部的轮胎这样一些行业的合作,来提高汽车驾驶的舒适性,来提高汽车的性能,尤其是它的舒适性,它的外观特征。这点上,斯隆是很认定的,说汽车会要越做越漂亮,性能越来越好,驾驶舒适度越来越好,这才是符合时代变化要求的。
在这方面,福特忽略了,福特都是标准化的,都是固定的流水生产方式,这限制了它去引进新的技术,改进新的产品,让产品升级换代。这就给通用汽车公司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改变。
经过三年的努力,通用在这几项技术上的应用,让产品发生了根本改变,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当 1921 年的时候,通用汽车公司市场份额还很低。到 1926 年的时候,他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斯隆经过短短的几年的努力,到 1926 年的时候,通用汽车公司已经超越了福特,第二位是克莱斯勒,第三位才是福特。
你想想看,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所以我们在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的相信管理学中关于企业战略的概念,尤其在今天技术进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了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什么是可以把握的?什么是可以捏在手中的?一定要很清楚。就是产品,产品的进步,及其背后的技术、技术的进步。
那么学习通用、学习斯隆,就是要用这样的思维去思考企业的发展。然后与外部的企业,与外部的技术团队开放式的合作,然后努力促进自己产品的进步,更新换代,在这个过程中引领市场发展的趋势。

当下警示:远离 " 豪赌 ",回归 " 积累 "
现在的战略学家,所谓洞察力,他们认为中国未来一定是汽车产业。所以他在不断的告诉所有的这些能够生产汽车的,尤其是电动车的企业,你们要把握战略的机会,那逻辑上是怎么说的呢?
从早年电视机、电子产品,再往后就是电脑,互联网时代来了以后,那就是电脑的天下。再往后是手机,手机之后就是汽车,尤其是现在比较热门的电动汽车。所以很多企业就相信了这是高端的战略思维,认为要在这个行业当中能够出人头地,汽车的市场发展空间,电动汽车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可是战略学家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呢?汽车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电池,还涉及到外观设计,整车设计,还有底盘、轮胎、悬挂系统、舒适度,外观系统,还包括了所用的金属材料,它的油漆造型。也就是说,汽车产业的复杂性远超想象。它不仅是技术的简单堆砌,更是对供应链、制造工艺、成本控制和工业细节的极致考验。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可能导致崩塌。
我认为这只能让大家一哄而上,导致整个社会资源的大规模的浪费。
我们讲的是每一步的投入都要能够达到预期的收益,要不然就是烧钱,最后烧出一个悲剧来,没有回报,走不远。
所以我们在学习通用汽车公司斯隆案例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斯隆做事情从来就是一步一脚印,然后逐渐的改善产品,积聚力量,然后创造价值,没有那么疯狂的在赌博,在战略导向的概念下进行一场豪赌。很多企业其实已经陷入了困境,社会大量的资本就这样被白白的浪费掉了。
你只有沿着产品的路线,听一听艾隆 . 马斯克说的话,你要抓住产品,抓住产品背后的技术,然后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拓进,每天进步一点点,你才有可能走出一个未来的战略大模样,这是我的一个忠告。千万别忘乎所以、天马行空的去研究所谓的企业发展战略,我们都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普通人只能是把眼下手上的事情干得更好,更具有未来意义就可以了。

(本文根据包政老师讲课视频整理而成。)
—— · END · ——
包政老师新书《卓有成效的经理人》已经上线,新书链接如下: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