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前天
OPPO“绿线门”,伤了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 10 月,正值 OPPO Find X9 系列上市之际,其部分旧款机型屏幕出现的 " 绿色竖线 " 问题引发广泛关注。问题机型集中在 Find X2、X3、X5 等历代旗舰,以及部分一加与 Reno 系列产品上,且多数案例发生于设备使用三至四年后。

据《第一财经》,OPPO 方面回应称:" 对于存在该屏幕线条问题的设备,对购机 4 年内的提供免费更换屏幕服务;对购机超 4 年的,提供远低于市场价的优惠换屏政策。"

然而,回应是一回事,落地如何是另一回事。用户看的是流程顺不顺、标准稳不稳、处理快不快。这些细节,才是品牌服务力的试金石,也是能不能站稳高端的压舱石。

绿不 " 受伤 ",体验才是

OPPO 的售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如何?一些用户的体验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例如,近期便有用户在小红书发帖称,绿线出现当天尝试联系人工客服," 打半小时都打不通 ",而在进一步咨询中被明确告知只有 4 年内的机型才可享受优惠政策。

该用户指出," 手机放桌上,好好的出现一道绿线,一问就是硬件问题,修下得好几百,搜了下文章,大部分的人都是用了 4 年,自然出现这个线,意思是你家手机保质期是 4 年呗?"

这位用户的经历,直指 " 绿线门 " 的核心矛盾之一,当意外故障发生时,官方回应的 " 有政策 " 与用户实际的 " 体验感 " 形成了一道裂痕。客服电话长时间无法接通,让 4 年的保修政策对一些用户而言,在第一步便 " 遇阻 "。

类似的体验,另一位用户也遇到了。他在 Find X3 使用 4 年 6 个月后出现绿线,拨打客服电话后被要求携带购买凭证换屏,报价为 399 或 499 元;但若无凭证,则维修报价直接升至 1700 元以上。该用户说道," 反正目前我感觉我像是一个皮球在被踢 "。

虽然 OPPO 明确提出 " 四年内免费 ",但实际服务中,凭证成为必需的前置条件。这让不少用户困惑,时间达标,却因 " 证明 " 缺失被挡在门外。如果一项售后政策不只在考验用户的 " 保存习惯 ",也拉高实际维修门槛;如果当一部使用了四年半的旗舰手机,因未能保存好票据而面临高达 1700 元的维修报价时,用户产生 " 像是一个皮球在被踢 " 的感受,是不是必然的?

售后政策公布只是第一步。真正影响用户感受的,是处理能否顺利推进。流程是否清晰?判断标准是否一致?不同渠道执行是否同步?这些环节决定了用户是否信任一个品牌。在高端价位段,用户期望的不只是好产品,还有各项服务体验。这些细节,最终决定了品牌的长期口碑。

在中国手机市场逐步进入更新周期延长、竞争加剧的存量阶段之下,由购买向长期关系转化的品牌竞争力愈加重要。

回到 OPPO" 绿线 " 本身,技术决定产品的下限,而服务才能决定品牌的上限。

高端为王,还是用户为基

过去三年,OPPO 持续推进高端化产品布局。从 2020 年推出 Find X2 开始,到 2025 年发布 Find X9 系列,主打影像系统、外观工艺和操作流畅性等方面的优化。

近期,OPPO 还与蚂蚁集团达成合作,计划将 AI 能力应用于支付、健康、保险等场景,推动产品与服务向多领域拓展。

无论是硬件迭代还是生态合作,都释放了 OPPO 继续上探高端的信号。然而," 绿线门 " 所暴露的,不仅是 OPPO 的品质,更有服务的短板。

" 绿线门 " 爆发于 Find X9 发布同期,为 OPPO 的高端战略带来了一个具体的检验节点。问题机型多为旗舰设备,用户购买时价格不低,使用年限三四年。如今故障集中出现,直接影响 OPPO 的口碑。

OPPO 此时面临的考题,是用户的使用周期正在变长,判断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只看产品参数,还要看服务是否稳定,体验是否连续。

尤其是在高端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能不能留住老用户,才是更难的考题。这些用户的价值有三:

第一,他们不是一次性消费者,而是品牌的长期资产。这类用户本可以在出现问题后直接更换品牌,但他们仍愿意等待、愿意沟通,说明他们对品牌过去的体验仍有信任基础。只要这一信任被延续,他们会继续在下一轮产品中做出正向选择。

第二,他们具备溢价承受能力,是高端市场的核心人群。高端产品不是依靠价格战赢得销量,用户更在意的是品牌价值。这部分用户的留存,直接决定品牌在高端赛道能否形成稳定的收入结构。

第三,他们具有 " 外溢效应 ",其使用反馈会影响潜在用户的判断。在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阶段后,新用户越来越依赖老用户的使用评价来做决策。如果这部分人群保持稳定,品牌就拥有了最具说服力的口碑基础;一旦流失,其负面体验也可能会加速扩散。

然而,理想中的用户维系与现实的市场表现之间,正出现一道鸿沟。在 " 绿线门 " 事件爆发前,OPPO 的市场表现已显疲态。

跌出前五,因由何在

2025 年第三季度,OPPO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名下移。根据 IDC 发布的中国季度跟踪数据,其当季市场份额为 14.5%。在出货总量略有下降的大盘背景下,OPPO 虽守住了基本盘,但其 " 平稳 " 或也意味着边缘化压力正在显现。

而在全球市场,OPPO 更具挑战。根据 IDC 数据,2025 年第三季度,OPPO 未进入全球出货量前五,被归入 " 其他 " 类别。尤其是在传音与 vivo 实现增长的同时,OPPO 在多数海外市场的增长势头尚未显现,全球影响力出现阶段性减弱。

更具信号意义的,是 OPPO 在全球高端市场的缺位。根据 Counterpoint 发布的 2025 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单位销量份额数据,全球高端手机(售价 600 美元以上)销量同比增长 8%,创上半年历史新高。苹果仍以 62% 的市场份额领先,华为、小米、谷歌 Pixel 和三星紧随其后,OPPO 未进入全球高端前五。

这一细分市场增长速度超过整体手机市场,是决定品牌未来利润空间与用户结构的关键阵地。苹果、小米、Pixel、华为不断巩固市场心智,而 OPPO 虽同样持续布局 Find 系列与自研 AI 模型,却未能站稳全球高端市场,或意味着技术投入未能转化为可识别的全球品牌资产。

OPPO 在 2025 年第三季度的排名波动,并非一次性事件所致,而是由高端品牌渗透不足、全球用户结构不稳定等多重因素叠加而成。在国内市场,其仍保有基础体量和线下渠道优势;在全球市场,高端定位未立、AI 化转型尚需持续跑通,挑战正同步显现。

短期来看,随着 Find X9 系列全面上市与自研 AI 系统进入实用阶段,OPPO 仍有机会收复部分失地。但长期而言,此次 " 绿线门 " 与市场排名的双重警示已经表明,高端化绝非产品价格的提升,而是品牌、信任、服务与生态的全面跃迁。未来 OPPO 能否重新站稳,不只是看出货数字,更取决于其能否建立起长期且高价值的用户关系闭环。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oppo 一加 小红书 reno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