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148 年,袁盎等十多位大臣、朝堂的高级官员,全部被暗杀。天下震惊!
朝堂威严在哪里?律法在哪里?刺客又在哪里?
不得不说,有果必有因!
咱们从头回顾一下袁盎等人之死的这段故事。

吴楚之乱时,梁王作为汉景帝的老弟,既然收不退前置了,叛军立下了大功。加上他又是汉景帝的老弟,两个人关系特别好,所以汉景帝特别批准他可以使用天子的旌旗,出门时有成千上万的车辆随行,士兵封路,威风一时。
梁王有两个特别宠爱的大臣:羊胜和公孙诡。
羊胜和公孙诡这两位梁王的亲信看到太子被废,琢磨着让自己的主子梁王作为汉景帝的继承人。
于是,给梁王出主意,让梁王去太后那儿说一说。
窦太后比较喜欢这个小儿子梁王,所以在刘荣这个太子被废止后,窦太后也有这个打算。
于是,窦太后摆下酒宴,招待汉景帝,对汉景帝说:" 陛下,您可以考虑把皇位传给梁王。"
汉景帝不敢扫老娘的面子,答应说:" 您说得对。"
但是,汉景帝虽然这么说,事儿肯定不能这么做啊,弟弟再亲,也没儿子亲吧。
酒宴结束之后,汉景帝去征询那些大臣的意见。
袁盎等人表示:" 不行!这样做不合规矩。从前宋宣公曾让弟弟继承王位,导致宋国连续五代都没有安定下来。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春秋》主张以大义为先。"
汉景帝看到大臣们反对,也有了拒绝太后意见的理由。
于是,窦太后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窦太后也没有再提过这件事。
过了一段时间,梁王再次上书:希望陛下允许他修建一条车道,可以直接通往长乐宫,方便他想老娘了可以随时去朝拜。
汉景帝征询大臣意见,袁盎等人都认为不能这样做。
为什么不同意?肯人是出于风险考虑。
梁王因此对袁盎等大臣心生怨恨,便跟羊胜、公孙诡合谋,寻找刺客,最终刺杀了袁盎等十几位大臣。

袁盎之死,绝对是一场意外,这样的事,绝对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小概率不代表不发生!
袁盎虽然坚持正确的意见,但却忽视了个人风险,没有料到梁王会如此不择手段、疯狂报复。
袁盎坚持原则,却因此遭遇悲剧,令人唏嘘!
其实,袁盎这样的悲剧,并非完全无法避免。
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避免个人遭遇悲剧?我们可以以袁盎的案例做一些分析。
一,直言反对,容易得罪人。
处理事情的时候,除了关注事情本身,我们也要考虑 " 人的关系 "。
袁盎的立场没有问题,但他直接反对,把自己放到梁王的对立面,必然会成为梁王的眼中钉、肉中刺。
袁盎带头反对梁王,这就是跟梁王打对台戏了。
这种直接树敌的方式,很容易被人针对,所以,我们要反对别人或反对某件事时,不要自己站出来,而是要拉着别人一起站出来,结成同盟,这叫稀释个人风险。
对于袁盎来说,他可以联合斗窦婴、周亚夫等人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共识集团,大家达成集体决议,这样就不会把矛头指向个人。
所以,我们反对某件事时,不要自己单独反对,而是要拉着别人一起反对,这才是正确的策略,千万不要让自己站在风口浪尖。

二,结成同盟,不要做带头大哥,要集体讨论、集体决议。
甚至,你都不要主动提出反对意见,只需要让别人做排头兵,让别人去出这个风头。
反对某件事时,不仅要考虑事情本身,更要考虑背后的人,以及人背后的利益。
同时,就算你反对,也不要公开反对,可以私下里提意见。
如果公开反对,很容易让他人没面子,觉得你故意针对,从而引来他人的反击。
所以,就算反对,也要结成同盟一起反对,千万不要做带头大哥。
当然,如果你非要出这个风头,可以提议由大家匿名投票表决,要尽可能保护好自己。
三,要懂得寻求庇护,避开漩涡,远离是非。
反对别人时,一定要做最坏的打算!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遵守规则,有的人可能狗急跳墙,有的人可能恼羞成怒,不计规则、不计后果。
反对别人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有规则就能保护你。
规则不一定真的能保护你,正义也不能让人死而复生!
有人发疯之后,根本不考虑规则、律法、道德。
所以,在反对别人之前,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考虑好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然后再提出反对意见。
袁盎之死是一个悲剧。
他没有想到梁王会不遵守游戏规则,采取极端措施,这是一场意外,但更值得我们警惕。
正确本身并不足以保证你的安全,坚守原则、政治正确都不足以保证你的安全。
你需要有同盟、靠山和其他人的支持,否则你一样会被推到风口浪尖。
袁盎也告诉我们,做正确的事、提正确的意见,但不能做简单的反对派。你一定要把反对意见包装起来,既要给别人台阶下,也要保护好自己。
如何做到坚持原则,并且保护好自己呢?

需要注意的几点:
1,要考虑好别人的情绪,尤其是在反对他们的时候,很容易引来他们的怒火。不要激怒对方。
2,保持中立,减少敌人,这是最好的自保策略。
在需要表态支持或反对时,可以采用 " 踢皮球 " 的方式,不明确支持也不明确反对。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
稍微圆滑一些、灵活变通一些,就可以避免个人悲剧。
3,一定要小心人性的阴暗面。
坚持原则没错,但如果你侵犯了别人的利益,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别人可能会报复和反击你。
有些人可能会不遵守规则,甚至违反规则,所以一定要小心他人的报复。
归根到底,我们要坚持原则,但也要尽可能避免个人风险,避免被针对。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最好采取集体决议,形成利益同盟;要警惕他人的不安和情绪变化,尤其是在对方恼羞成怒时要格外小心;在游戏规则和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不要把人往死得罪。
袁盎之死是一个悲剧,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反面教材。
尤其是在反对别人 " 得罪人 " 的时候,如何保护好自己,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你觉得是这样吗?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