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飞鱼
监制 - 她姐
年过半百的过气名流,纷纷抛弃卖货,转向卖课。他们无意传授硬核技能,只贩卖自己前半生无可复制的成功经历。
著名主持人杨澜摇身一变 " 幸福力概念首创者 ",每天清晨在直播间指点女性如何习得幸福;知名才女伊能静抚慰内耗的女性如何爱人,修炼内核;港圈阔太向太,靠八卦猛料推销课程,带领女性向上社交,打入高质量圈层。另外,前段时间向太 " 无意 " 曝出的 " 何超莲窦骁婚变 " 传闻,也是在为她的女性课程铺路。
人尽皆知的大道理经过名人轶事包装一番后,以 299 元至 399 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大众。明星们无需自证资质,只要切中女性焦虑,就能躺着赚钱。
从港圈名流到央视名嘴,明星的课究竟在教些什么?打着 " 让女性幸福,带领女性向上 " 旗号的名人直播课,到底是真的在帮助普通女性,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收割?
过气名流,努力卖课
最近,诸多港圈八卦被旧事重提。从张国荣死亡之谜到赌王的家庭秘辛,背后指向同一个爆料者,向太。
有人由此怀疑向家破产,靠嚼碎嘴赚流量,为此,向华强特地登报辟谣。

事实上,刷屏全网的爆料只是向太卖课事业的铺垫。
为了卖课,向太瞄准了当下最流行的 " 大女主 " 形象,开始重塑人设,就连她的短视频账号都随之全面升级。今年 8 月开始,向太的账号一改以往的花里胡哨、杂乱无章,开始有了统一风格的封面、结构化的内容。
美拉德色调的封面彰显雍容华贵的贵妇气质,标题简洁有力,释出关键信息。

但看完她的全部视频会发现,向太的大女主塑造,有着一套简单可复制的模板。
首先,是回忆过去闯荡江湖的峥嵘岁月,用港圈巨星的陈年八卦吊足吃瓜群众的胃口,再在其中辅以个人英勇事迹,例证自己的成功。
在这些第一手秘辛中,向太自述曾两次孤身赴会,从黑社会大哥手中救下喝醉的梅艳芳。当一群小弟用枪指着她的脑袋时,她 " 连头都没有回一下 ",只因那些大哥都曾受过她的帮助,必定会给她面子。
她还透露,张国荣不是死于抑郁症,而是被 " 脏东西 " 缠上。由于其伴侣信基督,向太未能替张国荣驱魔,内疚一辈子。
几则视频下来,一个重情重义、叱咤风云、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大佬形象,呼之欲出。

有人在弹幕中吐槽,梅艳芳事件已经听过向太、王晶、李修贤三个版本;也有人疑惑,张国荣最后一通电话到底打给谁了,怎么这么多人都说是自己。
但不要紧,无论是早被嚼烂的陈年旧瓜,还是众说纷纭的 " 真相 ",总有人是第一次听。

在向太评论区求瓜的网友
与此同时,向太还积极自曝,大谈女性成长、两性关系,称要把 " 幸福了一生的秘密,毫无保留地告诉你 "。
为了证明这套幸福课程真的有用,她还自曝家庭隐私。
当向太还是陈岚时,破碎的原生家庭是她的来时路——赌博的妈、过继的爸、以及既做家务,又考第一,还要被卖去当舞女的她。哽咽过后,向太直言,一个人最大的觉醒,就是亲手斩断原生家庭。
向家更是她源源不断的素材包。
她是痛心疾首的母亲,在镜头前罕见提起不成器的小儿子向佑,感叹 " 慈母多败儿 ";她也是开明的婆婆,称娶了儿媳妇郭碧婷发现," 生女儿比生儿子强一万倍 ";她还是幸福的小女人,大谈自己和向华强是生理性喜欢,老公是王,她是将。

可见向太虽年近七旬,却网感极强,各种互联网流行议题信手拈来。
但无论是传授变美妙招,还是讨论婚姻生育,视频总带着 " 我和向太做闺蜜 " 的 tag,部分视频更是直接附上了课程购买链接。频繁更新猛料视频之外,她还每周直播,宣传课程。


可惜视频的精彩,止步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开头。辛辣开场后,往往转入向太的温吞讲述,最后再收于一碗味道似曾相识的心灵鸡汤。
看热闹的网友逐渐意识到,名流下场吆喝八卦,只不过是化身人生导师卖课的前戏。
从直播带货转向卖课的向太,是当下明星变现路径转型的一个缩影。
带货需要每天在直播间扯着嗓子吆喝,选品不慎还易陷入舆论漩涡,相比之下,依靠自身的光环录视频卖课,显然是更加轻松、一本万利的生意。
早些年下场的明星,大多走的是专业硬技能赛道,其中最拥挤的是音乐赛道。
那时的他胡子拉碴,以 " 卖出 3000 堂课程就刮胡子 " 为噱头,卖力销售。可惜网友对他的胡子并没有那么关心,如今该课程的官方社媒账号均处于停更状态。

销量还未达到 3000 份,王力宏就刮掉了胡子
曾在《超级女声》中担任毒舌评委的音乐人柯以敏,也在直播间教唱歌。结果吸引来的学生,大都只为上麦骂她一句 " 傻 X" 出气。
事实证明,唱歌只是少数人的兴趣,远非大众普遍的需求。
无论是张继科开课教乒乓球,还是郎朗卖钢琴大师课,精细化技能教学吸引到的受众,注定是有限的。
这一波下场的明星似乎吸取了前辈们的教训,他们不再从具体技能入手,而是转向了玄之又玄的软技能赛道,女性的焦虑,成了他们最好的锚点。
名流卖课,围猎女性焦虑
十年前,杨澜在《鲁豫有约》吐槽,她发现市面上有许多打着自己和鲁豫名号的女性励志书籍,让她特别郁闷:" 显得好像我们要教别人,我们哪有那么傻。"
不过,从去年开始,这位昔日访谈各国精英的著名主持人常常一大早便现身直播间,举着纸板介绍自创的幸福力概念。
在公众视野里,杨澜一直是成功女性的典范,她的每次转型都引人注目。
刚毕业,她就凭借央视《正大综艺》,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最当红时,她却毅然离开央视,出国深造。回国后,她开创中国第一档高端深度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再创事业高峰。
她一直走在时代的前面。十年前,她就对着镜头说,世界上最大的真理是对自己诚实,女性不需要为了社会的规矩牺牲自己,取悦别人。

然而,在卖课直播间,杨澜的头衔不再是 " 知名主持人 ",而是 " 幸福力概念首创者 "。
可听她讲了半天,观众还是没弄明白这 " 幸福力 " 概念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所谓 " 幸福树理论 ",看上去更像是几个抽象概念的排列组合。

即便看起来不靠谱,许多人依旧被她深入人心的知性形象吸引,欣然下单。目前,杨澜的《创造型社交》课程的单平台销量已突破 2.8 万份,销售额超 800 多万。

如果说杨澜是从 " 社交 "" 幸福 " 等大概念入手,凭借高国民度和先锋女性形象,吸引广泛受众,那么向太则是抓住了普通人对于富人圈层的好奇心,直击更为底层的阶级焦虑。
" 如何白手起家成为事业大女主 "" 富人如何赚钱、花钱、钱生钱 "...... 这些爽文般跨越阶级的终极幻想,都是向太课程要教授的内容。


在商海浮沉几十年,向太的人生经历或许撑得起那些浮夸的宣传词。
初到香港时,她一个人做服装生意,既当老板,又当模特,还要跑工厂搬货。
80 年代,她与向华强兄弟创立永盛电影公司,一路见证并参与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在公司,向华强兄弟负责创作,向太则既要对内管理电影项目,又要对外打点客户关系。公司亏空时,资金链也需要由向太经营的服装公司补上。电影业衰落后,她又把生意做到了房地产、酒店业,在不同领域赚得盆满钵满。
因而,向太的阔太身份,就是课程最好的宣传。下行期的人们仰望着向太在上行期的辉煌,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能看得更远;向成功的人学习,必定是一种捷径。

即使你抵御住那些打鸡血式的浮夸营销,也可能在伊能静的温柔攻势中,败下阵来。
与其他强调实用主义的课程不同,伊能静的《高能量女性成长课》面向那些敏感内耗、困于亲密关系中的女性,讲述如何自我疗愈。不过,那些疗愈话术,观众也常常能在免费的综艺、访谈节目里看到。


成长于破碎的原生家庭,伊能静把自己的敏感转化为极强的共情力和表达能力,早年间就出版过多本散文集,屡屡在节目中输出金句。这些过往表现足以让人信任她的叙述能力。
在亲密关系上,她更是实绩可查,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游刃有余——与前任庾澄庆关系体面,与现任公婆相处和睦,几次为儿子恩利撑腰,还让她成为了全网 " 梦中情妈 "。
才女、好妈妈、好妻子、好媳妇 ...... 这些标签让伊能静教女性成长这件事,显得很有说服力。那些喜欢她在节目上的表达的人,期待着她为大家讲讲情感经、育儿经,并从中学到些什么。

由此,从圈层固化到精神内耗,女性不同维度的焦虑成了流量密码,连男性名人下场卖课,也要来教教女人如何做事。
以 " 妇女之友 " 自居的作家冯唐,在吆喝自己无性别指向的音频课时,就频频劝诫女性学会恶女思维。同时,他还专门开设矩阵账号 " 冯唐讲女性成事 ",目标受众是谁,不言而喻。


世俗成功与内心富足两手抓,一门门明星课程精准切中不同女性的焦虑。
明星们不需要自证当导师的资质,他们的成功事业、财富积累、情感经历,都可以成为背书。
一些女性渴望通过购买成功者的经验,快速平息自己的焦虑,但 " 买到 " 显然不等同于 " 学到 ",更何况这些名流课程的含金量如何,也值得商榷。
人上人的课,对普通人有用吗?
" 做好事才有福报 "" 恩爱 45 年的秘诀是用心呵护爱情 "" 比起被爱,经济独立才是婚姻最大的底气 "...... 相比起向太开头吊足胃口的生猛爆料,结尾一个个的鸡汤结论显得索然无味。
甚至,她的部分 " 大女主 " 发言,还透出了挡不住的封建遗风,颇有几分大婆教的色彩。
在一则强调女人主体性的视频中,向太开口第一句话便是:" 你可以叫妓女在房间,一定要戴套 ",令人咋舌。

无独有偶,杨澜的社交心法课,也被付费收听的消费者吐槽,全是大道理,根本没有可以应用到实际中的方法。对此,客服苍白地解释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明星卖课本无可厚非,如果能真诚分享些言之有物的经验,大众自然会买账。但争议往往在于,光环之下,大家买到的常常是华而不实、物非所值的体验。
明星课程的最大卖点,通常是亲授一手经验和技能,然而很多时候,这所谓 " 亲授 " 并不真的完全由明星完成。
今年 5 月,吴彦祖在直播间售卖 398 元的英语口语教程,首播一个半小时内便售出近 3 万套,总销售额破千万。
许多人冲着吴彦祖授课激情下单,却发现每节 10 分钟的课程里他只出现 5 分钟,其余时间由素人老师讲解。工作人员也透露,备课由教务团队负责,并非吴彦祖亲自完成。

即使课程全程由明星出镜讲解,内容是否真的源自本人的真才实学与人生经验,也值得打个问号。
比如向太,她在课程中讲述自己经历时绘声绘色,但一到总结经验方法,便像是照着提词器念词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明星卖课更像是将其身上的光环作为割韭菜的噱头,而非意在真诚分享。
更何况,大多数明星课程都面临新瓶装旧酒、内容太水的质疑。
王晶推出的大师课,被人吐槽大量内容与 11 年出版的自传《少年王晶闯江湖》一模一样,毫无诚意。
伊能静在课程中生动讲述自己在瑜伽营中通过冥想,与原生家庭和解的故事。而这一内容她六年前在 TEDx 演讲中就分享过。角度和话术都没有大变化,唯一不同的是,TEDx 演讲可以在网上免费观看。
从购买者的反馈来看,相比起内容价值,伊能静作为讲述者提供的情绪价值更高。

杨澜则是在付费课程和直播中,插播广告和个人成功经历的回忆。2 小时的直播课,20 分钟的线下课程广告。究其原因,线下课程单价更高。
有网友发弹幕吐槽 " 先讲课,再营销 ",很快遭到控评删除。


图源:@momo
那么,听大佬精英分享几十年前的成功学经验,对于当下普通人来说实用性究竟有多少?
向太讲课时,举的例子要么是和大佬谈股权,要么是拿下某酒店的项目,普通人几乎无法代入情境。

在直播答疑中,网友落在实处的苦恼与向太飘在空中的建议,也形成了不同频的鲜明对比。
当网友问 " 感觉现在每一行都很卷,该如何选择 " 时,向太思考许久,搓搓手说:" 我不晓得诶,如果你觉得哪一行都很卷的话,那就卷进去吧。"
没有比这更讽刺的场面了。富人只是对自己的过往人生夸夸其谈,就敢指导普通人逆天改命,还能借着收割在现实中痛苦挣扎的普通人,继续为自己的财富添砖加瓦。
他们或许从未真正看见屏幕那头的普通人——普通人的烦恼不是期权、酒店的项目,而是一份 " 卷到窒息 " 的工作还能做多久,是去到哪个行业才能在 35 岁时不失业,是一个已婚女性如何能保住孩子的同时还能保住家庭,抑或是一个未婚女性如何独自对抗家人、社会的压力,更好地活着。
那些直播间里飘在空中的建议,只说尽了向太们过去的成功,却没有一丁点能和当下产生连接。
我们从不反对那些成功经验的分享,也完全理解知识变现、经验变现的逻辑。许多普通人也真的期待着从中获得些什么,动辄数百上千万的销售额,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人们从中选择了自己相信的人、曾经崇拜的偶像。下单,听课,然后一次又一次失望离开。
普通人的机会、财富真的没那么多。别再把大众的焦虑与信任,当作圈钱的工具了。
参考资料:
1、新榜|斥资 399 元,我们打入向太的向上社交 " 闺蜜圈 "
2、伊莎贝拉小星球|从胡因梦到伊能静,揭秘台湾身心灵行业是怎么渗透过来的?
3、鲁豫有约|知性主播——倪萍杨澜吴小莉
4、八楼象女士|向太比郭碧婷有事业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