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指北 前天
半价追平iPad Pro?京东荣耀联手给用户上了一道“真香”配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40 天拍板立项,5 个月推新上市。若问 3C 行业的 " 共识共振 " 是什么模样?荣耀与京东的一场联手,或许就是最鲜活的注脚。

10 月 15 日晚,荣耀首款超高端平板荣耀 MagicPad3 Pro 正式面向消费者,成为安卓首款和手机同步首发骁龙旗舰芯的平板,比 M5 iPad Pro 整整早了一周。这款由荣耀与京东联合推向市场的新品,不仅是安卓阵营冲击高端平板市场的关键一步,更用推进速度印证了一句话——对的合作伙伴、对的市场方向,并不需要 " 慢磨 "。

故事的开始,要回到 5 月的一场会议室对话。那是荣耀官宣阿尔法战略后的重要节点,正站在推进品牌高端化、打造产品差异化的决策关口。

几乎是同一时间,京东采销团队带着厚厚的调研材料主动登门,牵头的京东平板与台式机业务负责人宿强,抛出上半年沉淀的用户洞察:" 平板市场的基本盘变了,正在从 2-3 千元的娱乐、早教赛道,向 4-5 千元的生产力赛道迁移,而芯片、屏幕、系统优化,将是驱动消费者选择高端平板的核心决策因素。" 这番基于海量用户需求分析与深度调研得出的结论刚落地,对面的几位荣耀高层便面露惊讶:" 我们内部刚做完趋势洞察,对市场的判断竟完全一致!"

这份突如其来的默契,成了双方合作展开的 " 加速键 " ——只用 40 天就完成从高层共识到产品立项、资源对接的全流程,5 个月后,荣耀 MagicPad3 Pro 横空出世,一举打破 " 平板芯片落后手机半年 " 的行业惯例。

这款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芯片、以 430 万跑分实现对友商超越 40% 性能碾压的新品,背后是中国超级供应链之下京东 C2M 反向定制模式的全链路赋能:从战略转型推动,到产品定义优化,再到包销模式兜底、新品打爆资源扶持,京东用 " 需求翻译 + 风险共担 " 的组合拳,帮荣耀完成了高端化的关键一跃。一个可供验证的数据是,荣耀 MagicPad3 Pro 发售不到一周,就成为 " 京东 11.11" 期间平板流量 TOP1 的新品。

透过这场合作,3C 行业的高端化逻辑正在被重塑。

向高端进击,荣耀需要怎样的 " 共创伙伴 "

荣耀 MagicPad3 Pro 问世前,荣耀平板在中低价位段已深耕多年,凭借 " 高性价比 " 标签积累了广泛的用户基础。但当团队把目光投向 4-5 千元的高端赛道时,眼前却横亘着一堵 " 看不见的墙 " ——它并非技术层面的难题,而是对高端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与用户真实反馈的有效触达断层了。

荣耀早已感知到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消费市场呈现清晰的 "K 字型 " 分布,高端用户与低端用户群体均在稳步增长,中腰部价位段的市场略有下滑。这种趋势让荣耀明确,冲击高端是必答题。

" 无论是硬件平台的选择、产品尺寸的设定,还是 MagicOS 的 AI 功能、互联互通能力,都是我们策划高端平板时的重点发力方向,这些我们早就确定了。" 荣耀中国区智慧生活业务部部长林林表示。

但 " 高端 " 是个相当抽象的概念,用户想要的 " 高端感 " 到底是什么?是堆砌顶尖的硬件参数,还是打磨顺手的使用体验,抑或聚焦某类场景挖深做透?更关键的是,业内默认的产品评价指标,普通消费者真的能理解并深切感知吗?

此次荣耀瞄准的大学生、职场人等高端需求群体,他们反馈的 " 排版好麻烦 "" 跨设备传文件繁琐 "" 想多开游戏 " 等痛点,散落在电商、社交平台的各个角落。这些深层次的用户需求,仅靠单一品牌难以系统捕捉和梳理。

荣耀需要的,是一个能 " 翻译 " 高端用户需求的共创伙伴。既能纵观全品类、全品牌,输出市场信号,把散落的用户痛点拆成 " 硬指标 + 软体验 " 的清晰框架,让研发知道下一步该优化哪项;又能俯身贴近消费者,洞察他们的认知盲区,把性能升级逐条讲透;倘若还能分担市场风险、降低试错成本,则更是锦上添花。

京东恰好在此时,递上了 " 用户说明书 " 与 " 风险兜底 " 的双重保单。双方对于做高端平板这件事,需求一致、方向一致、目标一致,一拍即合。

林林回忆起初期决策时坦言,内部也有过顾虑。一是从中低价位段直接跳到中高价位段,市场能否接受?业务能否形成闭环?二是过去用户买荣耀平板,第一反应是 " 便宜好用 ",突然推出高价产品,品牌认知能不能扛住?

" 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必须迈出的一步。我们不会只看眼前一代产品或一时的结果,而是认定:满足用户对 PC 级办公、高性能平板的需求是明确方向,所以从这一代开始出发,大方向不会错。" 林林表示," 至于市场表现,可以一代代积累,我们对此很有信心。"

京东 " 对症下药 ",超级供应链的全链路赋能

从达成战略共识到产品落地,再到引爆市场,京东并非盲目推动荣耀冲击高端,而是结合超级供应链的优势,用 " 前期定方向、中期做定义、后期保销售 " 的全链路赋能,步步为营帮荣耀破解高端化难题,每一步都踩在对市场、品牌、用户的三重精准判断上。

京东上半年的消费洞察已捕捉到市场变化:国补与后国补阶段,消费者对性能、生态和办公体验的需求迅速升级,平板正从娱乐工具转向生产力设备。可行业里,多数品牌仍守着芯片滞后手机旗舰至少半年的老路,高端市场长期缺乏安卓阵营的有力竞争者,形成明显的创新缺口。

" 我们特别想推动一个品牌打破这种僵局,带领行业往前大踏步走。" 宿强表示。

基于此初衷,京东在筛选合作伙伴时,重点锁定了研发硬实力、供应链整合能力、战略性投入决心三大核心指标,而荣耀完全契合。其底层 AI 技术突破、互联互通能力积累,再加上平板产品线四年百亿研发投入,成为了京东眼中的最优选择。

更关键的是需求共识的高度契合。京东将消费洞察与荣耀内部调研对齐时发现,双方对高端平板的商业判断和趋势定义不谋而合:芯片、屏幕、系统优化,将是高端用户的三大核心决策因素。后续推进中,双方反复验证、校准方向,仅用 40 天就跑完了产品上市与前端性能资源整合的全流程,并赶在 10 月中旬与荣耀旗舰手机 Magic8 系列同期发布,堪称行业平板上新的最快纪录。

荣耀 MagicPad3 Pro 能如此快速落地,得益于荣耀管理层在内部推进中一路 " 亮绿灯 ",资源倾斜力度也远超预期。" 大家都认定,能满足用户工作、学习、娱乐需求的产品,一定会有市场回报。" 林林表示。

这款承载着荣耀高端转型野心的平板,填补了安卓阵营 " 平板与手机同期用芯 " 的空白,让平板产品第一次成为能与手机共享旗舰级硬件资源、真正满足高端用户性能需求的独立产品形态。

如果说战略共识是方向,那产品定义就是让方向落地的关键。京东凭借全平台用户洞察,为荣耀提供了一份详尽的 " 高端用户说明书 ",将抽象需求转化为可落地、可感知的产品功能。

京东发现,高端用户盼着平板能替代笔记本轻办公,可现有产品的体验总差一口气。为此,京东给了荣耀两个关键反馈:一是用户对跨生态打通的需求远超预期,尤其是与苹果生态的连接;二是轻办公需求绝非 " 泛泛而谈 ",需要具体的应用支撑,比如 " 文档要能一键排版 "" 三件套格式能自由互转 "。

如今,荣耀 MagicPad3 Pro 已能打通安卓、iOS、MacOS、Windows 甚至鸿蒙生态,解决了用户的跨设备焦虑。林林坦言,京东提供的反馈让荣耀跳出了业内思维:" 比如我们以为‘互联互通’是共识,可京东说普通用户听不懂什么是互联互通,他们要的是把操作细节演示透,把功能体验做得更具体、更简洁。这种站在消费者视角的洞察,是单一品牌很难完全捕捉的。"

在产品配置上,京东还给出精简 SKU、聚焦核心配置的建议。考虑到高端用户更在意大存储、高性能,京东提议取消低配版本,直接从 12+256GB 起步,同时控制颜色数量,让供应链资源集中在核心型号上,既降低用户决策成本和厂商库存成本,也让核心版本的性价比更突出,也就是 " 用硬件吸引消费者,用软件留住消费者。"

产品落地后,京东成熟的 " 爆品方法论 " 又成了市场引爆的关键。针对 12+256GB 主力版本,京东与荣耀迅速达成战略合作。同时投入首页焦点图、新品首发专区等专项流量资源,推动产品预约量远超荣耀过往高端产品表现。

售后端的短链路响应机制,则让产品迭代形成完整闭环。京东搭建了实时用户需求回流体系,将用户评价、咨询中的问题整理成结构化报告,首销周末便同步至荣耀研发团队。研发团队快速响应,第一版系统迭代更新即将推出,针对性解决已识别的用户问题。

从共创爆品到定义行业,C2M 模式的范式升级

这场合作的核心,说到底是京东的用户洞察、渠道资源,与荣耀的研发、技术实力深度融合,迸发出 "1+1>2" 的协同效应。它推动 C2M 模式从反向定制的单点发力,升级为全链路共创的系统能力。

对荣耀而言,这是一次漂亮的高端化 " 从 0 到 1"。荣耀 MagicPad3 Pro 不仅撕掉了荣耀平板中低端性价比的固有标签,首销数据更印证了转型的成功:用户以大学生、新晋白领及资深职场人为主,高线城市、理性消费群体占比环比提升近 10 个百分点,女性用户占比也有所增长,品牌用户圈层实现明显向上突破。更珍贵的是,荣耀借此摸到了高端产品的研发方法论。

" 这只是开始,未来肯定会复制这种经验,延伸到笔记本、智能穿戴等产品线,成为荣耀高端化的通用逻辑。" 林林表示。

对京东来说,这场合作是 C2M 模式深度价值的再验证,京东不单纯是 " 卖产品 " 的渠道,更是 " 定义产品 " 的共创者,从消费洞察反向驱动荣耀创新,到包销保障降低风险,再到资源倾斜引爆市场,一步步夯实了 " 高端 3C 数码共创渠道 " 的定位,强化与头部科技品牌的战略绑定。

传统渠道只关心 " 货怎么卖 ",京东却会用周期思维琢磨 " 什么在驱动体验升级 ":十年前或许是拼供给丰富度,五年前拼质价比,现在则聚焦需求细分与场景创造。未来,京东还会更深入地参与需求发现与上游协同,在产业链中建立壁垒,避免无序内卷,真正扮演 " 生态推动者 " 的角色。

放到行业维度,这场合作就像一把 " 标尺 ",何尝不是在定义高端平板的评价标准。

一方面,荣耀 MagicPad3 Pro 打破平板芯片落后手机半年的惯性,推动行业从拼参数跑分升级为拼实际体验和可感知程度;另一方面,它为科技品牌高端化探索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只要依托京东的用户洞察精准定位需求、借助产品规划明确研发方向、通过包销模式降低市场风险,就能减少高端化路上的试错成本,让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更快走向市场。

事实上,这种以用户为核心、借助中国超级供应链的 C2M 共创逻辑,早已在京东 3C 数码领域多次验证。无论是与联想合作的拯救者游戏本,通过 C2M 定制独家配置、死守 " 价不过万 " 底线,在今年 618 首销 1 小时销量破万;抑或是助力机器人、3D 打印机、开放式耳机等趋势品类从小众赛道走向大众市场,每一次合作都以打破行业惯性为目标,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创新。

而长期全面、深度且高效协同的背后,是京东与品牌伙伴着力打造的 " 超级供应链 " 能力的全面释放。从京东的 AI 需求预测分析和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洞察,能前瞻性捕捉用户真实需求;进而通过 " 反向定制 " 模式与品牌协同研发、柔性生产,精准命中市场;再到交付环节,依托京东的线上流量、线下门店网络及高效的物流、秒送等体系,实现全渠道一体化运营与极速送达服务。这不仅为品牌方提供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路确定性增长,最终也让消费者享受到 " 又好又便宜 " 的高品质产品与极致购物体验。​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里,高端化不是定价冲高,而是深挖需求;C2M 也不只按需生产,而是全链路价值共创。当渠道不再是 " 旁观者 ",当品牌不再 " 闭门造车 ",3C 行业的高端化之路自然会更顺畅。京东陪荣耀跑完这一程,验证了在不确定的市场里,以用户为核心的深度共创,才是最确定的增长答案。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荣耀 京东 芯片 安卓 骁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