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沪指突破4000点背后的ETF力量:资金正反馈机制重塑市场格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在沪指从 3000 点迈向 4000 点的进程中,ETF 展现出日益显著的影响力。市场不仅见证了 ETF 的发行盛况,更通过资金持续流入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重点领域形成的正向循环。这种始于资金流入,经由成分股配置,终于净值提升并吸引更多资金的闭环机制,正在深刻改变市场资金流向和行业格局,既强化了科技板块的上涨动能,也重塑着 A 股的市场生态。

日均成立逾一只 ETF

自 2024 年 9 月 24 日以来,A 股市场开启了一轮显著的上涨行情。上证指数成功摆脱了此前围绕 3000 点震荡的低迷氛围,持续上行。截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 4000 点整数关口,在一年多的时间实现了超千点的上涨,市场情绪与赚钱效应得到改善。

在这场指数千点征程的道路上,市场继续上演 ETF 发行热潮。共计成立了 358 只 ETF,发行总规模达 3143.73 亿元。这意味着在上述期间的交易日内,平均每天成立逾 1 只 ETF。

从发行品种来看,在这 358 只 ETF 中,股票型 ETF 占据了绝对主力,共计 320 只。此外,债券型 ETF 有 33 只,国际(QDII)型 ETF 则有 5 只。

新成立的股票型 ETF,多布局于中证 A500 指数、上证科创板、港股通等方向。而主题类 ETF,则明显集中于人工智能、创新药、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等热门领域。

就规模而言,截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在这 358 只基金中,规模超过 200 亿元的共有 7 只。它们主要是华泰柏瑞、易方达、国泰和南方基金四家旗下跟踪中证 A500 指数的 ETF,以及易方达、南方和嘉实基金旗下三只债券型 ETF。规模在 100 亿元到 200 亿元之间的共有 22 只,50 亿元到 100 亿元的有 14 只,10 亿元到 50 亿元的有 50 只。而规模在 10 亿元以下的 ETF 数量最多,达到 265 只。

超 500 只 ETF 份额净增长

剔除二级市场股价上涨的因素外,ETF 本身的份额变化更准确地体现了投资者对这些赛道真实的热衷程度。

自 2024 年 9 月 24 日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期间,股票型与国际 QDII 型 ETF 中,共有 537 只产品实现份额净增长,其中 29 只增长超过百亿份。值得注意的是,在这 29 只份额增长超百亿的 ETF 中,仅有 6 只为 2024 年 9 月 24 日后新成立的产品,且均跟踪中证 A500 指数,其余均为存续产品,显示出资金对成熟 ETF 产品的持续青睐。

从份额增长绝对值来看,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 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 ETF 位列前三,份额分别增长 652.1 亿份、403.18 亿份和 229.84 亿份。这一数据清晰地反映了资金在板块选择上的明显倾向。

从整体资金流向观察,科技、创新药与红利主题仍是资金重点布局方向。在获得份额增长的 537 只 ETF 中,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与半导体等领域受到持续追捧,多只相关 ETF 份额呈现显著上升态势。其中,机器人主题的表现尤为亮眼:华夏中证机器人 ETF 份额从 2024 年 9 月 23 日的约 17 亿份大幅增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的 224.37 亿份,增幅超过 12 倍;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 ETF 更是从 5600 万份激增至逾 82 亿份,增幅超 140 倍,成为本轮行情中唯一增幅破百倍的 ETF;天弘中证机器人 ETF 同期也从约 7 亿份跃升至 80 亿份以上,增幅超过 11 倍。

在人工智能主题方面,资金同样表现出强烈的配置意愿。在现有 23 只人工智能主题 ETF 中,有 14 只实现份额增长,其余 9 只均为 2025 年新成立产品。具体来看,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 ETF 于 2024 年底成立,发行规模约 2.35 亿份,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份额已增至 76 亿份,增幅超过 31 倍;作为老牌产品的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 ETF,份额也从 81 亿份左右稳步增长至约 155 亿份。

芯片类 ETF 同样获得资金持续流入,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 ETF 份额从不足 73 亿份增至超 166 亿份,增幅达到 130%;2024 年 12 月成立的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 ETF,发行份额不足 2.6 亿份,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已超过 39 亿份;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 ETF 则从 5300 多万份增至约 9.72 亿份,增幅超过 17 倍。

进一步观察发现,在半导体细分领域中,半导体材料设备方向成为资金布局的重点。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 ETF 在此期间份额增长超过 40 亿份,增幅超过 370%,显示出资金对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环节的特别关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所有份额增长数据均已剔除二级市场净值上涨的影响,纯粹反映了资金的净流入情况,更准确地体现了投资者对这些赛道真实的热衷程度。

ETF 资金流入催生正反馈

当前在半导体、芯片等部分板块的行情中,正形成一种典型的资金驱动闭环:ETF 资金持续流入,带动其成分股,尤其是权重股的被动配置与价格上涨,进而推升 ETF 净值,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机制。

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 当前半导体和芯片板块确实存在由 ETF 资金流动驱动的正反馈机制,且在政策支持、产业趋势向好、投资情绪回暖的背景下,该机制的作用较为显著。这一机制在板块上行期放大上涨效应,但也可能加剧调整时的波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估值与业绩的匹配度等因素可能影响其作用强度,投资者需关注估值水平与资金流向变化,审慎评估风险。"

市场表现方面,Wind 数据显示,中证机器人指数自 2024 年 9 月 24 日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期间涨幅达 85.68%。

与此同时,多只机器人 ETF 持续增持相关成分股,显示出资金对该领域的集中布局:在中证机器人指数第三大成分股石头科技中,易方达国证机器人 ETF 在 2025 年三季度新进成为其第九大流通股东;第四大成分股大华股份的三季报显示,华夏中证机器人 ETF 增持 1000 多万股,天弘中证机器人 ETF 新进成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股东,持有 2100 多万股。

此外,中控技术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华夏中证机器人 ETF 在一季度新进后,于二、三季度持续加仓;双环传动也在今年一季度迎来华夏中证机器人 ETF 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随后易方达国证机器人 ETF 于三季度新进加盟;机器人则自 2024 年四季度起,连续有三只机器人 ETF 进入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进一步指出,随着 ETF 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其正深刻重塑 A 股行业权重格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资金持续流入含 " 科 " 量较高的 ETF 板块,推动科技与新兴产业在资本市场中的权重提升。

沪上某公募基金人士补充认为,ETF 普遍采用市值加权机制,资金流入直接放大头部成分股的配置权重,形成 " 买入 - 上涨 - 权重提升 - 再买入 " 的自我强化循环。这种 " 强者恒强 " 的现象在 ETF 规模扩张背景下更为明显,权重股因 ETF 资金的持续流入获得流动性溢价。这一溢价并非源于传统估值扩张,而是由流动性溢价、机构配置惯性与产业趋势共振共同驱动。其可持续性高度依赖产业基本面兑现与资金流入的稳定性,投资者需警惕短期情绪波动与估值回调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etf 股票 a股 机器人 港股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