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是 " 十五五 " 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 " 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 作出重要部署。为深入研讨人口健康与时令经济可持续发展议题,日前,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 " 人口健康与时令经济研讨会 " 召开。来自政府机关、高校、医疗单位及企业的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就如何借力传统节气文化、季节性资源开发与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展开研讨交流。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真如指出,时令经济作为依托四季更替、节气变化形成的特色经济形态,近年来因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成为新兴增长点。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应着力探索 " 时令 +" 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有机统一。她还特别提到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国际传播价值,认为中医药、绿色食品等中国特色产品可通过节气文化载体走向世界,吸引外资布局时令健康消费市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朱亮从中医 " 天人相应 " 理论出发,提出综合运用饮食调养、运动干预等手段,将节气养生融入慢性病防控体系,构建中西医结合的 " 防、治、康、养 " 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结合 " 候鸟式养老 " 案例,分析季节性旅游资源开发在激活银发经济、促进区域协同方面的潜力。
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秘书长樊华分析了上海人口出生趋势,呼吁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大力倡导适龄婚育,激发生育意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戴继灿从光照、温度等季节性因素切入,提出精准化生殖健康干预方案。
上海黄浦乐龄银发产业促进中心负责人欧阳才宇以季节性农产品供应链为例,演示如何通过营养干预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并推动绿色经济循环。
与会专家围绕 " 时令资源转化为健康公共服务供给 "" 数字技术在时令健康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 时令农业与营养干预 " 等议题畅所欲言。会议最终形成《时令经济与人口健康协同发展倡议》,围绕 " 投资于人 " 理念,提出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打造 " 时令康养 " 示范项目、加强国际传播等三大行动方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