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11月,新主线——极简投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最近有很多的大事件落地,比如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全文发布、美联储降息等。

市场在从不确定性走向确定性的时候,恰恰迎来科技股的调整,指数也迎来调整,很多人感到焦虑。

在我看来,行情休整之下,资金并未离场,只是做了一次主线切换。

AI 赛道调整源于交易拥挤

AI 产业链的几家头部公司,三季报非常亮眼。这些公司的成交额位居市场前列,享受到了充分的流动性溢价。

▲数据来源:Wind

因此,AI 股的调整不大可能是基本面出了问题。在小二看来,问题可能出在交易集中度上。

如果你去统计市场成交额位于前排的公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 4 月份至今的单边行情,成交额前 10 公司的成交总额占全市场的比例(我们姑且叫 " 前 10 交易集中度 ")在 4 月份到 8 月份一直维持在 4%~6% 的水平,但是进入 8 月份后,这个比例突然来到了 6%-8% 的水平。

这说明,在 8 月到 9 月的窗口,行情已经从全面普涨切换到结构性上涨,市场资金都在向几个头部公司集中并抱团。很多投资者可能会问:这个 6%-8% 的比例高不高呢?

 

从去年 9 月 24 日至今,剔除 2024 年 10 月 8 日,选取了 7 个行情的阶段高点,然后统计成交额前 5、前 10、前 20 的交易集中度。我们会发现,该指标都普遍偏高,尤其是在 10 月 29 日的时候,这个维度的交易集中度都超过了前 6 个阶段高点。当时,小二把这个当风险点特意做了提示。

你们想啊,成交集中度越高,说明资金只去少数公司,对其他方向的关注度在变少,行情整体的持续性是变弱的。

如果拉长时间用这个指标去看 A 股的历史行情,也是阶段性有效的。

这里有张图,从 2019 年至今,虽然行情高点不一定反映出偏高的交易集中度,但是偏高的交易集中度基本都对应着行情阶段高点。

因此,本轮科技股调整,只是交易过度拥挤。即便是调整,在我看来,只能算休整而已,后面还会继续往上冲的。

创新药会是 11 月份新主线吗?

往大的方向来讲,行情存在红利与科技的跷跷板效应,但是科技内部也存在跷跷板效应,那就是通信设备与创新药。

从上图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跷跷板效应始于 8 月底,正好就是前面说的 " 从普涨行情转向结构性行情 " 的时间点。

那么,有哪些逻辑支撑创新药成为 11 月份的新主线呢?

1. 调整时间充分 + 放量

以创新药 ETF(159992)为例,从高点下来已经调整了 33 个交易日,时间上是比较充分的。

此外,昨天创新药指数是带量上涨,量价层面是符合底部特征的。

2. 重大事件催化

1)10 月 30 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在开启。首次引入 " 商保创新药目录 " 机制,形成基本医保与商保双轨并行的支付模式。这一政策将分流高值创新药的支付压力,尤其利好未进入基本医保但临床价值突出的药物。

2)海外药厂减肥药销售超预期。礼来的三季报,替尔泊肽单季度卖了 110 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单季度过 100 亿美元的分子药物,打开了大家的想象空间。被礼来压制的诺和诺德更是开价 90 亿美元,想抢辉瑞的收购标的 Metsera。国内的减肥药公司,之前正是因为辉瑞收购 Metsera,导致市场预期的 BD 梦想破灭,现如今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有量有价有故事,创新药确实有成为 11 月主线的感觉。

(小二哥)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降息 a股 etf 产业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