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时 5 年,扩建后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终于对外亮相。
当地媒体用多个 " 第一 " 来形容这座机场—— T3 航站楼和第五条跑道投运,让广州机场成为中国民航首个拥有 5 条商用跑道的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 1.2 亿人次、货邮吞吐量 380 万吨的使用需求,也使其被外界冠以 " 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 的称号。
这是广州近年来再次因机场走入聚光灯下。2020 年,广州机场旅客吞吐量问鼎全球第一,一度超过美国亚特兰大机场,随后又连续 3 年实现全国年旅客吞吐量 " 三连冠 "。直到去年被上海反超,降至全国第二。
如今,广州机场正面临双重机遇:扩建打开了客货运增长的 " 物理空间 ",而早在 2020 年民航局的规划中,就将今年定为 " 基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 的时间节点。换句话说,广州国际航空枢纽正被给予规模和功能提升的 " 双重支持 "。
利好叠加下,广州是否还有重回第一的可能?
此番广州机场扩建可谓等待已久。
伴随 2018 年 T2 航站楼启用,广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迎来新一波增长。2019 年,广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7337.8 万人次,首次突破 7300 万人次大关,增速为 5.2%,高于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前二的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T3 航站楼 图片来源:南方 · 日报
更显尴尬的是,对比 2019 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四机场所在城市,彼时京沪第二机场均已投运,成都第二机场距离投运也仅剩一年时间,广州则成为唯一以白云机场一己之力支撑一市旅客吞吐量的城市,选址佛山的广州新机场,要等到 2024 年,才获得国家立项批复。
到了 2020 年,广州白云机场迎来旅客吞吐量首次登顶。有分析称,这一方面是由于此前位居 " 冠亚军 " 的北京、上海,因 " 双机场 " 造成了旅客分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湾区机场群的结构性支撑,部分香港机场旅客分流至广州。

而在连续保持全国首位 3 年后,2024 年,广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再次被上海浦东机场反超。不过,拉长时间线来看,广州机场在近几年显露出更强的增势——
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 2024 年刚恢复至略超过 2019 年的水平,为 7678.7 万人次,广州机场则已经再迈过三个千万大关,达到 7636.5 万人次,二者所差无几。

今年,广州机场增势不减,前三季度完成旅客吞吐量达到 6109.8 万人次,增长 8.4%。若按此增速,今年内将有望突破 8000 万人次。而这已到达此前 T1、T2 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量的极限。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还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早在 2020 年,广州白云机场新一份总体规划修编获民航局批复,被定位为引领粤港澳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支撑交通强国战略的国际航空枢纽——
机场将按照 2030 年旅客吞吐量 1.2 亿人次、货邮吞吐量 380 万吨规划,2045 年则将进一步提升至旅客吞吐量 1.4 亿人次、货邮吞吐量 600 万吨。
随着扩建工程完工投运,广州机场已打破年旅客吞吐量设计 " 天花板 ",从硬件上实现了接近既定目标的可能。
但对于广州而言,机场扩建带来的不只是人流的增长空间。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外贸进出口额为 9236.77 亿元,增速达到 12.5%,在五强城市中排名居首,其中出口增速高达 21.2%,成为主要拉动项。今年以来,广州出口一直保持 20% 以上的高速增长通道。

而跨境电商无疑是重要带动环节。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州跨境电商保持两位数增长,进出口额高达 1691.2 亿元。其中,作为广州最具代表性的跨境电商企业之一,希音 8 月在全球时尚服装类别访问量蝉联榜首(数据分析平台 Similarweb 统计),谷歌搜索量单月同比增长 25%。
广州机场的航空货运能力提升,则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 " 新容器 "。
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指出,航空物流一般用于满足高附加值、高时效性的运输需求。而跨境电商对时效的高需求,推动其在航空物流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以广州为例,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运输研究所的尤怀墨曾撰文提到,2023 年广州白云机场跨境电商出口货量占国际货量(不含联邦快递)比重为 33.3%,较 2019 年增长了 27.2 个百分点,2024 年 1-4 月这一比重已接近 50%。
而广东又是全国跨境电商的极核。大量跨境电商卖家扎堆,让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 113 亿元跃升至 8433 亿元,年均增速高达 71.4%,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比重超三成。

图片来源:摄 · 图 · 网 501581219
广州机场口岸跨境运输业务常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2021 年,机场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突破 1000 亿元,更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业务迈进千亿元大关的空港口岸。
而借机场扩容,广州也希望进一步让 " 长板 " 延长。
在 10 月 30 日举行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T3 航站楼投运活动上,广东省主要负责人提到,要抢抓机遇聚力把临空经济做大做强,围绕扩大机场多种功能,精心打造建设购物消费、文化体验等配套设施和场景,大力招引集聚航空物流、飞机维修、高端制造、跨境电商等空港产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而在马剑看来,进入新的阶段,包括全货机航线加密等利好下,广州跨境电商通往全球的时效性还将增强。在此情况下,广州不能单纯关注量的增长,还要分析质量和流向,提升高附加值产品,这也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此,政府需要因势利导,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在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发展目标下,广州机场要进一步提升人流和物流,还面临新一轮区域协调的问题。
据广州 · 日报此前报道,2021 年,广东发改委在回复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一份提案时就曾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区位相近、腹地相同,存在网络结构和服务产品同质化发展问题,空域、航权等关键资源以及腹地客货资源方面的竞争比较激烈。

图片来源:广东发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 4003.59 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为 785.92 万人次,尽管增长 23.86%,但占比仅有 19.6%。相比之下,上海 " 两场 " 同期共计占比为 25.0%,浦东机场更高达 44.2%。
在谈及机场航线网络分工协调问题时,广东发改委在上述回复中曾特别提到,将增强广州机场国际通达性,巩固东南亚、南亚、中东、大洋洲、非洲等优势航线市场地位,支持开拓东北亚、欧美航线,打造国内快线。
而在近年来全国机场扩建潮下,大湾区机场也纷纷推动扩建进程。除广州白云机场外,深圳宝安机场正在推进第三跑道扩建、T2 航站区北货运区及综合配套工程也正在推进建设;香港机场正在推进 T2 客运大楼扩建,预计明年 3 至 4 月投入运作。
与广州机场关系更为直接的是,正在建设中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按照规划,该机场近期、远期目标年为 2035 年、2050 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分别为 3000 万人次、6000 万 -8000 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分别是 50 万吨、220 万吨。按此计算,两机场将共同创造出一个可容纳最多 2.2 亿人次的城市级机场群。
在民航专家林智杰看来,随着这些机场的扩建、新建,大湾区机场容量将会明显地改善,为当地经济注入新动能。但另一方面,大湾区机场群建设本身就面临着更复杂的条件,各大机场的容量扩大,客户需求提升还需要市场培育,因此在短期内必然面临协同发展的考验。
马剑还提到当地机场管理体制的协调问题。据他所说,大湾区机场共包含 3 种管理体制,其中,广州机场由广东省机场集团管理,深圳机场由深圳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管理,而珠海机场则由香港机场管理局协调管理,能否实现机场群最优发展,取决于三方长期目标是否一致。
当被上海浦东机场反超时,外界有猜测称,广州机场能够成为 " 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意味着其是大湾区机场群的重点,因此仍有再次登顶的机会。马剑提醒,大湾区目前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做好单一机场和总量的平衡。
林智杰也表示,仅论 " 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不具有实际意义。机场比拼的是旅客的体验是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是实际的旅客货运规模,而不是建筑面积,关键是要高质量发展。
文字 | 杨弃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