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11 月 2 日,以 " 无痛人生,拥抱健康 " 为主题的世界镇痛日高峰论坛在津举行。论坛聚焦中低收入地区疼痛管理、科研与教育,业内专家共商疼痛诊疗新策。同期,禾普疼痛康复(天津)诊疗中心正式开诊,旨在为公众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疼痛管理解决方案,助力提升生活质量。

疼痛管理是 " 健康中国 " 重要一环
据统计,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过 3 亿,公众认知不足与诊疗碎片化问题依然突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疼痛专委会主任委员马柯表示,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推动疼痛学科从边缘走向临床主干科室是当前核心任务。他强调,疼痛诊疗需从单一症状控制转向 " 诊断 - 微创治疗 - 康复管理 " 的一体化模式。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郝德明表示,在《"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指引下,疼痛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发展至关重要。郝德明表示,社会办医凭借其机制灵活、注重服务体验与模式创新等优势,在疼痛这类需要多学科协作和长期健康管理的专科领域,能够有效弥补公立体系不足,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便捷的诊疗服务,共同构建疼痛诊疗新格局。
峰会中特设论坛专题环节,天津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特邀疼痛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中低收入地区疼痛管理的关键路径,从政策、临床、科研与教育多维度提出推进建议。论坛达成共识,推动疼痛学科发展,将慢性疼痛作为独立疾病科学管理,以帮助受困患者重拾 " 无痛人生 "。

探索 " 疼痛 + 康复 " 一体化新模式
新开诊的禾普疼痛康复(天津)诊疗中心作为行业实践代表,整合了来自北京协和医院、301 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及天津本地多家医院的专家资源。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前常委、天津医科大学郑宝森教授作为中心首席专家,表示将依托全国医生集团建立 " 多对一 " 会诊服务,并坚持 " 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微创、能微创不手术 " 的治疗原则,确保医疗质量。
天津中心构建了诊疗、培训、会诊、康复 " 四大中心 " 协同体系,重点推行 " 疼痛 + 康复 " 一体化服务闭环,在微创干预后主动衔接康复训练,以巩固疗效、降低复发。
禾普疼痛医疗集团总院长兼技术总监岳剑宁在论坛上阐述了禾普的整合医学之道,构建了 " 精准诊断、阶梯治疗、全程康复、主动健康 " 四位一体的技术体系:从整体观出发,构建长期健康管理范式,实现从 " 治病 " 到 " 育人 " 的转变。
禾普医疗创始人党靖东表示,明年将在全国建成 100 家连锁诊所,打造标准化疼痛康复网络,让优质服务惠及更多地区。天津中心将作为华北旗舰,为全国网络输出经验与人才。(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