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暴风雨来临之前,海面总会格外平静 "。这是《甄嬛传》里,沈眉庄对甄嬛说的一句话。
然而,暴风雨来临之前,聪明的选手,早就在平静的海面上,扬帆回家了。
一个不断成长的人,就是会尽早识别潜在风险,然后集中力量消灭;或者是提前感知问题,做好 plan B。
不得过且过,也不心存侥幸。
反派死于话多,但是主角死于心慈手软。
一
熟悉《甄嬛传》的人,都知道甄嬛一步步稳住地位并且往上爬,消灭一个个竞争对手,其实是非常厉害的,也有过很多精彩的宫斗事件。
但甄嬛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安陵容手软,而且不止一次手软。
她知道安陵容在舒痕胶里加了麝香之后,只是从心里对安陵容感到寒心,但并无实际动作去进行报复或者打击。
从灵云峰回宫之后,和安陵容在路上有过一段比较长的对话,两个人也都亮了名牌,连浣碧都劝她不要心软。
但是甄嬛还是没什么动作。
所以,她留了一个心腹大患在身边,最后酿成大祸,害死了自己的好姐妹沈眉庄。
其实,人活在世,难免树敌。
不怕一个人对自己有二心,就怕一个人对自己有不纯心思的人,倒向自己的竞争对手。
两个都想搞死你的人凑到一起,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甄嬛错就错在,她一直只是防范皇后,但是没有削弱皇后的左右护法——比如先搞死安陵容。
人总会高估自己对于未来风险的把控,却低估眼下风险把自己搞垮的可能。
二
再来谈谈《潜伏》里的余则成。
余则成有城府、手段高、聪明灵活,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
但全剧有一个人的出现,绝对是余则成放松了警惕,然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个人就是谢若林。
谢若林是党通局的,但他身在编制,心在钱眼,一心只想倒卖情报赚钱。
两根金条摆在面前,哪根高尚?哪根卑劣?
这是谢若林的金句,也是他的人格写照——只认钱,不认人。
谢若林一开始出现在余则成身边的时候,就已经透露他的价值和作用了。他想和余则成买情报,也可以和余则成卖情报。
重点是,他希望以后能和余则成 " 交易 "。
余则成当时没有正面回应。
但是问题出现了——谢若林偶然知道了余则成的真实身份。
余则成立刻偷走那些对自己造成威胁的情报,是对的;但是下一步的动作,就是应该搞死谢若林。
正因为他没有后手的补刀动作,所以给了谢若林和李涯联手的机会。
最终导致李涯设计谋,让翠平自己暴露了。再后来,观众们也了解,余则成和翠平步步被动了。
左蓝死于不知道补枪,其实余则成也是。
余则成搞死李涯不容易,而且太明显;但是搞死一个谢若林,难道不容易吗?
他只是没动过这个心思。
他轻敌了。所以他要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代价。
不怕一个人想和你交易,但是怕的是,一个知道你真实身份的人,还想和你交易。
关键是,这个人不只和你一个人交易,他还和你的死对头交易。
谢若林的画像如此清晰,脑门上明晃晃写着 " 我随时可以害到你 ",结果余则成却放过了他。
三
哪些迹象表明,一件事情,你不能再去做了,不能再去信任了,不能再去迁就了,不能再去侥幸了?
简单来判断,就是涉及到这件事情的关键人物,是不是具备了如下要素。
第一,他对你不好,不喜欢你,不待见你,从内心深处不接纳你。
放在影视剧里,是 " 你死我活 " 的宫斗和谍战,但是放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能是你身边的某位朋友,某位同事,甚至是有偶尔瓜葛的陌生人。
他的这些负面状态的出现,其实也在挑战你的已有认知。
你需要过一道自己的心关,然后必须去承认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你就是得不到所有人的喜欢和爱,你就是要懂得披荆斩棘和自我防范。
现在喜欢你的人,以后未必喜欢。
但是现在不喜欢你的人,以后大概率也不喜欢。
第二,他和你在关键事情上,有利益冲突。
不管是甄嬛和安陵容,还是余则成和谢若林,他们的根本追求是不一致的,导致他们的出牌方式也不一样。
安陵容属于,我宁可不利己,我也要损你。
谢若林属于,你不和我交易,我就拿你的信息和别人交易。
这两种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自己的人格运作中,是自洽的。
但恰恰,都是可以损害到主角的核心利益:甄嬛怕被害,余则成怕暴露。
所以,能够抓住自己的真实利益诉求,并且明确识别别人的利益诉求的人,才是高手。
而且,识别自己容易,识别别人,难。
尤其是对于那些扮猪吃老虎的人,如何从他们温和模糊暧昧的话语中,明确他们的真实想法,是不容易的。
哲学家柏拉图曾用 " 洞喻 " 来形容,大部分人都只是在山洞的墙壁上,看到外部世界的投影,唯独真正转身,走向洞口,走向真实的世界,才可能收获真理。
第三,这个人懂得团结那些反对你的力量,并且他已经开始做了。
安陵容倒戈皇后,谢若林联手李涯,都是让主角步步陷入泥潭的关键。
虽然甄嬛后来也开始团战,但她的团战还是以被动防御为主(这块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去说," 攻击战 " 和 " 防御战 " 有什么区别,分别适用什么情况,为什么我说甄嬛传是防御战的高手,但她从来没赢过一场攻击战,最后也败在缺乏攻击上)。
而余则成为了反制李涯,更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所以,当一个敌人在星星之火的时候,你没有及时摁灭,他就有可能和其他人一起联手,燃烧成大火,来反噬你。
团战之前,要逐一击破;团战开始,也要重点击破。
拿自己最优势、最集中的力量,去降维打击一个对手,并不是浪费弹药,而是稳中求胜,不留后患。
可惜甄嬛在她刚回宫时候,没有认识到。
她并没有真正利用好 " 回宫新手保护期 ",和皇上抓紧说出舒痕胶等一系列事情,是她的战略决策失误。
战略的失误决定战术的软绵绵。
其实,这不是 " 心软 " 能解释的。
我从来不觉得甄嬛和余则成是心软的人,甄嬛可以怀着允礼的孩子回宫,余则成可以让陆桥山眼睁睁死在自己眼前,他们都完成了一个斗争者该有的洗礼。
人不是因为心慈才手软,而是因为看不透才手软。
要试图尽早培养自己开启上帝视角的能力,不要自负,不要过度自信,也不要自卑。
把自己当成第三人称,从全局的环境去看待现在的自己。
如果你的人生的剧本往后写两三年,甚至五六年,那么现在的你该明白,你该团结谁、该防范谁、该祛魅什么,该追逐什么,才会有好的结局。
不要在本该拼智商和勇气的战场上,比拼良心和道德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