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超轻薄旗舰机,到底难在哪】】】
此前,我们三易生活已经对苹果刚刚上市不久的 iPhone 17、iPhone 17 Pro Max,进行了性能和影像等方面的详细评测。
不过关注 iPhone 产品线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除了 " 常规 " 的 iPhone 17 系列外,苹果今年还有一款名称里不带 " 数字 ",且定位更加特别的新款机型面世。

是的,这就是主打超轻薄设计,而且很可能具备 iPhone 有史以来最细致工艺的 iPhone Air。

其实对于 iPhone Air,我们早在去年年底有相关爆料出现前就已经相当关注,并且早在那个时候我们就曾在相关内容中指出," 超轻薄旗舰 " 有望成为 2025 年度手机圈的一大风潮。

从结果来看,尽管今年各品牌普遍都将他们的新机做薄、设计上也简化了一些,但真正能够做到堪称 " 超轻薄 ",而且用的还是旗舰 SoC 的产品,实际上却几乎仍仅有三星 Galaxy S25 Edge,和刚刚亮相的 iPhone Air 这两款。
为什么会这样?是 " 超轻薄旗舰机 " 真的在工程角度来说很难实现,还是说它的市场注定小众,所以许多厂商不愿意跟这个风呢?

在拿到 iPhone Air、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试后,我们用今天的这篇内容,或许可以揭开这个谜题的冰山一角。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产品解析:它有点 " 混搭 ",但更有独占特色】】】
纵观苹果今年秋季亮相的 iPhone 新机不难发现,在推出 iPhone Air 的同时,苹果还取消了 iPhone 17 系列中的 "Plus" 版,也就是非 Pro 定位的大屏版本。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iPhone Air 的 " 产品定位 ",就是在某种程度接替原本的 "Plus" 版呢?

为了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基于公开数据总结出了上面这张表格。从中可以看到,iPhone Air 在配置层面确实有那么点 " 混搭 " 的味道。

一方面,它的屏幕尺寸介于 Pro Max 和标准款之间,同时 iPhone Air 也确实使用了 " 标准版 "iPhone 17 同款的后置主摄,以及 USB2.0 接口。

但另一方面,iPhone Air 用上了 "Pro 同款 " 的 12GB 内存,还提供 "Pro 同款 "、最高 1TB 的存储容量可选(而不像标准版最高只有 512GB)。

除此之外,iPhone Air 还有更多 " 独有 " 的地方。比如,它使用了一款 " 定制 " 的 A19 Pro 芯片,其 CPU、缓存部分和 Pro 版的 " 满血版 " 相同,但 GPU 不仅少了一个核心,而且频率也降低到了与非 Pro 版机型用的 A19 相同的水准。

此外,iPhone Air 也是这一代新款 iPhone 里,唯一使用了钛合金中框的机型。当然,今年的 "Pro 版 " 之所以要改成铝合金中框,改善散热是很重要的一大理由,所以这倒未必是苹果为了突出 iPhone Air 的 " 档次感 " 而做的设计。

最后,为了能够在只有 5.64mm 厚度的机身里塞进可以确保日常使用续航的电池,苹果在 iPhone Air 上使用了极为紧凑的主板布局。事实上,它的整个主板区域几乎全部位于机身上半部分的一小块空间里。

从外观的角度来说,这确实就赋予了 iPhone Air 独特的,甚至可以说是炫技般的热弯玻璃后盖凸起造型。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正是这样的设计导致 iPhone Air 的机身顶部凸起高度无论从视觉、还触感上,都成为了本世代 iPhone 里最明显、最具辨识度的那一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性能测试:超轻薄会影响性能吗?会,但也不会】】】
请注意,我们一直在强调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测试的对象是超轻薄 " 旗舰机 "。之所以要做这个强调,是因为目前市面上还存在一些虽然提醒很轻薄,但同时也只搭载了中端、甚至是中低端 SoC 的机型。
当然,这倒不是说这些超轻薄 " 非旗舰 " 就一定是 " 浑水摸鱼 "。因为一方面当然会有部分消费者也想要超轻薄设计的手机,但预算 " 吃紧 "。另一方面,超轻薄的机身设计、极其紧凑的主板布局,本身也会对机身的散热表现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进而限制超轻薄旗舰的性能发挥。

iPhone Air 常温(左)、低温(右)环境 GeekBench 测试成绩
这个影响会有多大呢?在 iPhone Air 上,我们三易生活对其进行了常温和低温两种环境的性能测试。首先是 GeekBench 环节,可以看到在常温下,iPhone Air 的 CPU 单核性能似乎并没有受到显著制约、但多核相比低温环境成绩低了约 6.8%,这显然就不能以测试误差来解释了。

iPhone Air 常温环境 3DMARK 测试成绩

iPhone Air 低温环境 3DMARK 测试成绩
相比 CPU,iPhone Air 似乎对 GPU 施加了更为严格的温控措施。因为在降低机身温度后,可以看到 iPhone Air 的 SNL 成绩直接提高了 34.6%,SBE 也提升了 20.5%。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从日常使用的角度来说,这就代表着除了游戏之外、大部分主要依赖 CPU 算力的日常应用,在 iPhone Air 上并不会有显著的 " 性能折扣 "。但如果想要拿着 iPhone Air 这款超轻薄旗舰来打游戏,那么最好是使用外置散热措施,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性能保障。
很显然,考虑到 iPhone Air 的产品设计更偏时尚美感,这种将更多的功率余量留给 CPU 的设计,确实也更契合潜在消费群体的偏好。

在 iOS 版本的安兔兔评测中,我们也得出了近似的结论。iPhone Air 在使用外置散热措施后,CPU 的性能增长幅度要明显低于 GPU 此时被释放出来的 " 潜力 "。不过请注意,无论常温、还是低温环境,代表中低负载的 UX(用户体验)子项目得分差异都并不大。

结合安兔兔评测内置的性能榜单也可以看到,实际上 iPhone Air 哪怕是在常温环境、受限的跑分成绩,实际上也并没有比 iPhone 17 系列的 Pro 版差多少。它们之间仅有大约 10% 的综合成绩差异。一旦加上额外的散热措施后,iPhone Air 的表现便能直追 M4 版 iPad Pro 的水平。
换句话说,虽然理论性能测试数据表明,iPhone Air 确实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热节流现象。但即便采用了受限制的设计、用了更严格的热管理措施," 旗舰 " 的底子还是让这款超轻薄机型,发挥出了远超前代 "Pro 版 " 的综合性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游戏实测:超轻薄旗舰能打游戏吗?实测还真可以】】】
既然前面已经通过跑分证明,iPhone Air 通过降低环境温度可以显著提高性能释放水平。那么如果有用户真的就想要用 iPhone Air 来打游戏,又是否一定就要 " 上散热器 " 呢?

首先,我们测了两款负载不算高的常见电竞手游。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这两款游戏时,iPhone Air 都没有使用任何外置散热措施。

从结果来说,iPhone Air 目前还没适配这两款游戏的 120FPS 模式。但在 60FPS 的上限下,它确实也能将帧率跑出一条直线,而且功耗还非常 " 克制 "。



接下来,我们换成更高负载的《鸣潮》,并将所有画质选项全部拉满。令人稍显意外的是,iPhone Air 此时的平均功耗并不算低,但平均帧率同时也能接近 60 帧满帧。换句话说,当玩家真需要 " 高性能 " 时,这款超轻薄机型也能跑出旗舰级的游戏性能来。

那么如果进一步加大负载呢?在《崩坏:星穹铁道》" 黄金的时刻 " 场景中,iPhone Air 同样可以跑到接近满帧的平均帧率,即便偶有掉帧、也能维持在 45FPS 以上。此时它的整机功耗,甚至要比我们今年测得的绝大多数安卓旗舰在相同场景的数值还要低不少。

当然,正如前面已经讲到的那样,如果在 " 打游戏 " 的时候给 iPhone Air 加上外置散热,会不会令它的性能释放策略又发生变化呢?从结果来看,确实如此。加上散热器后,游戏的平均帧没有显著改变,但 CPU 的频率有显著提升,后期的轻微掉帧全部 " 消失 ",平均功耗也因此有所上涨。
换句话说,虽然以 iPhone Air 目前的性能设计,它就已经可以做到不借助外置散热,就能流畅运行大多数的重负载手游,但 " 上散热 " 后就可以带来进一步的流畅度提升。特别是如果希望长时间用它来打游戏,那么 " 上散热 " 可能会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会使得 iPhone Air 更积极地将 CPU 跑到高频,因此功耗也会有所增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影像体验:后置单摄,但日常倒也够用】】】
最后,我们来聊聊 iPhone Air 的影像设计,以及它的实际体验。

正如前文中已经提及的那样,iPhone Air 此次使用的后置主摄是与 iPhone 17 相同的 IMX904 方案。这是一枚 1/1.59 英寸的 4800 万像素传感器,支持全像素对焦,同时苹果也为其适配了传感器位移防抖和镜头防抖的双重光学防抖设计。

在具体的光学参数上,iPhone Air 也与 iPhone 17 上的那颗摄像头基本一致。同样采用 f1.6 光圈、等效焦距 26mm,并且可以在设置里开启更多的默认焦距。

ISO64 26mm f1.6 1/121s

ISO50 52mm f1.6 1/100s

ISO50 26mm f1.6 1/100s

ISO40 52mm f1.6 1/100s
不得不说,苹果这些年在 " 融合成像 " 方面确实做到了行业前列的水平。iPhone Air 在光线充足的场景中,2 倍变焦几乎看不出解析力有任何下降的痕迹。

ISO100 130mm f1.6 1/211s

ISO40 105mm f1.6 1/121s
如果非要尝试用 iPhone Air 拍摄更远处的对象,它 " 行不行 " 呢?实测表明,当放大倍率达到 4 倍或更高时,画面的饱和度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但噪点依然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抑制。此时如果不刻意对样张做进一步的放大,画面其实依然可以保持较为清晰的观感。

ISO500 52mm f1.6 1/20s

ISO320 52mm f1.6 1/9s

ISO500 26mm f1.6 1/25s

ISO400 26mm f1.6 1/33s
在此基础上,如果要说 iPhone Air 在影像配置上有什么显著的优势,毫无疑问就是它所拥有的双光学防抖设计。这使得这款 " 单摄手机 " 在暗光场景可以肆无忌惮地开到非常长的快门时间,同时还能压低 ISO,以获得干净、低噪点,且光暗分明,能看出来确实是夜晚、而不是被动 " 一片白 " 的夜景成像效果。

ISO32 52mm f1.6 1/523s

ISO32 52mm f1.6 1/122s

ISO50 52mm f1.6 1/82s

ISO160 52mm f1.6 1/40s
毕竟 iPhone 这些年的后置主摄传感器一直坚持使用 " 全像素对焦 " 设计,所以与目前市面上其他一些看起来底更大、但对焦设计有所退步的旗舰主摄方案相比,确实就会在人像、追焦,以及相对距离更近的微距拍摄场景中,更容易让普通消费者无需烦恼对焦距离,以及是否能 " 抓住 " 之类的问题,轻松就拍出想要的效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总结:满足极致的颜值追求,但又不止于此】】】
综上所述,iPhone Air 是一款怎样的手机呢?
它的性能高吗?很高。虽然要发挥全部性能、客观上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但无论是在跑分、还是在游戏中,它在常温下就已经能够体现出不俗的性能和极高能效。来到低温环境后,这款超轻薄旗舰的综合性能更是直追旗舰平板,不输给当前其他更厚的旗舰手机。

它的影像强吗?老实说,尽管苹果特色的防抖和对焦设计,赋予了 iPhone Air 极易上手的影像体验。但毕竟由于单摄的限制,在变焦能力、宽容度等方面,iPhone Air 与同世代的其他旗舰机型相比,客观上依然存在差距。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iPhone Air 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对 " 超轻薄设计能否实现高性能 " 的探索呢?

在我们三易生活看来,事情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很明显的是,与此前我们测试过的三星超轻薄旗舰相比,iPhone Air 无论在机身用料、还是在内构设计上都要超出了太多,甚至可以说极致到了几乎 " 无必要 " 的程度。

因此一方面在我们看来,iPhone Air 可以理解为苹果的一次 " 炫技 "。它再次证明了这家企业在自研芯片、在设备内部电路设计上的高超水准,并且能够满足那些并不太需要如今 Pro 版 iPhone 过于偏 " 生产力 " 的功能,但对做工、设计更为看重的消费者。

但在另一方面,iPhone Air 这种极致、甚至有点偏科的特征,似乎也表明苹果如今在产品设计思路上,已经呈现出 " 两条腿走路 " 的特征。针对更专业向的 Pro 版机型,他们开始更多地将实用性凌驾于 " 质感 " 之上,但同时苹果也很可能正在酝酿下一轮产品设计上的 " 爆发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