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正在消失于无形之中。
这句话有双重含义。
第一重含义,是表层的、体感的消失。我们眼睁睁看着中产阶级的财富和安全感在缩水、蒸发。
第二重含义,是底层的、结构的消失。财富的创造方式本身,已经从 " 有形 " 变成了 " 无形 ",从看得见的工厂、设备,变成了看不见的代码、网络和知识产权。
这不是两个独立事件。我们之所以在表层感到焦虑和 " 努力贬值 ",其根本原因,就是那场发生在底层的结构性剧变。
这场剧变的核心,就是资本与劳动力的大脱钩。
让我们先看表层。
一种全球性的中产脆弱感正在蔓延。在大洋彼岸,一场关于 " 美国梦 " 的葬礼正在举行。
《华尔街 · 日报》的一份最新民调显示,近 70% 的美国人认为 " 努力工作就能致富 " 的美国梦已经不再成立。认为自己有机会提高生活水平的人,比例跌至 1987 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区区 25% 。

这种绝望感,与 " 强劲的传统经济指标 " 完全脱节,它弥漫在众多美国家庭之中:
61 岁的杰夫 · 林德利,当年能靠一份工资养家、买房、再建房。如今,他的两个成年子女带着孩子,不得不搬回来和他一起住,因为 " 他们还买不起房子,尽管他们正通过和我们住在一起努力存钱 " 。
即便是在亚特兰大年入 35 万美元(约合 250 万人民币)的精英夫妇克里斯托弗 · 基舍尔,也发现自己被困住了。他们想换个大房子生二胎,但代价是放弃他们现在 2.5% 的房贷利率," 使他们每月的住房支出翻倍 " 。
正如 30 岁的退伍军人比尔 · 桑切斯所说:" 如今,努力工作究竟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是有限度的 " 。
这种 " 努力的贬值 " 和 " 中产的脆弱 ",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同样面临着造富机器的减速;我们同样在 " 消费降级 " 和 " 副业刚需 " 中寻找安全感。
我们共有的这份焦虑,不是什么集体幻觉,而是一代人的内在系统,终于察觉到自己正在运行的,是一个已经过时的版本。
让我们再看底层。
五十年前,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的资产,绝大多数是你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资产——工厂、设备、库存等 。
而今天,据估计,这些公司约 90% 的资产是无形的 。
它们是: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网络、代码、内容和知识。美国已经是一个由无形资产驱动的经济体。

这个由 " 无形经济 " 主导的新世界,遵循着与旧世界截然不同的物理法则。
旧世界(原子)的法则是: 你建一座工厂(有形资产),产能是 1 万件。想翻倍到 2 万件,你必须再建一座工厂,成本同样翻倍。价值来源于 " 稀缺 "。
新世界(比特)的法则是:
可扩展性: 资产的前期固定成本高,但边际成本为零。一旦代码编写完成,生产额外软件单位的成本 " 就为零 " 。
协同效应: 无形资产之间会互相 " 加强 " 。例如,苹果公司的 iOS、App Store 和 iCloud 就协同增强了 iPhone 的主导地位 。
这两个特性,必然导向一个残酷的结局:赢家通吃。
这就是为什么市场集中度达到了历史高位。标普 500 指数中市值排名前 10 的股票,占据了总市值的 40% 和总利润的 33%。这些巨头——苹果、微软、Alphabet、Meta,正是凭借其 " 重无形资产 " 的基础,实现了指数级增长 。
当财富的创造逻辑,从 " 一对一 " 的线性增长,变为 " 一对无限 " 的指数级复制时,一个更深刻的断裂发生了。
如果财富增长主要靠可无限复制的代码和网络效应,那么企业实现翻倍增长,还需要翻倍的员工吗?
答案是:不需要了。
增长的引擎,已经与 " 就业 " 这节车厢彻底脱钩。资本,不再需要劳动力来放大自己。
近二十年前,惠普在 2007 年成为首家年收入突破 1000 亿美元门槛的科技公司。那时,惠普拥有 17.2 万名员工。第二年,IBM 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但 IBM 的员工数接近 40 万。
如今的科技巨头们都展现出一个共同特征:他们的增长与其员工人数几乎已经 " 脱钩 "。
数据是触目惊心的:
苹果:苹果在 2011 年实现首个 1000 亿美元营收时,就只有 6 万名员工。接下来新增 1000 亿美元营收,所需的新增员工数仅为一半(3.2 万)。而最近一次新增 1000 亿美元营收(从 3000 亿到 4000 亿),苹果只增加了约 1.7 万名员工 。

苹果每 1000 亿增加的员工数
谷歌:谷歌实现首个 1000 亿美元营收需要 7.6 万名员工。而他们最近一次新增 1000 亿美元营收呢?仅需 1.1 万人!
微软:这家公司的数据最为极端。从历史上看,微软曾经是一家更偏重人力资本的公司。他们实现 1000 亿和 2000 亿美元营收的里程碑,分别需要新增 12.4 万和 9.7 万名员工 。
但他们最近一次新增 1000 亿美元营收呢?只需 7000 人!
英伟达:我们还没提到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英伟达。当他们 2024 年实现 1000 亿美元 LTM(过去十二个月)营收时,仅有 3 万名员工。而他们很可能仅需 6000 到 8000 名新增员工,就能实现下一个 1000 亿美元营收 。
把这些新经济的火车头加起来看:如果把苹果、微软、谷歌、Meta、英伟达各自最后一次 1000 亿美元的营收增长,再加上亚马逊最后一次 2000 亿美元的营收增长,以及沃尔玛约 3000 亿美元的营收增长 ……
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约 1 万亿美元的增量收入,而员工数增长仅约 10 万人!
现在,请你深吸一口气。
请记住,这甚至是在生成式 AI 出现之前发生的。下一个 1 万亿美元的增量收入可能需要更少的员工!
资本与劳动力,正式分道扬镳。

四、AI 终局:从 " 排列比特 " 到 " 代谢裂谷 "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正经历《最后的经济学》中所描述的 " 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 " 的经济价值大逆转。
旧世界:排列原子的史诗。
财富的逻辑,是物理占有(黄金、土地),工业革命后变为控制生产资料【工厂、铁路。价值核心,是亨利 · 福特的流水线,高效地把 " 原子 "(铁矿石)排列成 " 原子 "(汽车)】。我们 " 努力工作 " 的信条,本质上都是 " 排列原子 " 经济的游戏指南 。
新世界:排列比特的魔术。
财富的逻辑,是信息(比特)的排列。金融,是第一个 " 排列比特的职业 "。它的第一性原理是 " 信息是非竞争性商品 "。一个苹果被我吃了,你就没了(原子);一个软件被我用了,你照样能用(比特)。价值源于分享与连接,而非稀缺 。
过去,我们从 " 排列原子的人 "(体力劳动者),转型为 " 排列比特的人 "(知识工作者)。我们以为 " 大脑 " 是最后的避难所。
但 AI 来了。
AI 的出现,意味着 " 排列比特 " 这个行为本身,正在被自动化。
这带来了终极的 " 代谢裂痕 "(Metabolic Rift):
人类劳动: 是一种 " 代谢引擎 " ( Metabolic Engine ) 。我们需要吃饭、睡觉、休息、需要社交 。我们需要高昂的工资、福利、办公空间。
AI 劳动: 是一种 " 非代谢引擎 " ( Non-Metabolic Engine ) 。它没有身体,只需要电力 。它不抱怨、不休息、不跳槽、不要求涨薪。
人类的 " 代谢劳动 ",在价格上,根本无法与 " 非代谢 " 的硅基劳动竞争。
这就是为什么,当下我们看到的经济奇观是:资本不再投资于 " 人 ",而是疯狂投资于 " 非代谢引擎 " 本身。
看看当下的现实:
物理现实的改变: 在印第安纳州的农田上,亚马逊正在建起 30 座数据中心,建成后耗电量将 " 超过两个亚特兰大市的总和 "。美国正在成为一个 " 英伟达国家 " 。
资本的绝对胜利: 英伟达,这家 " 非代谢引擎 " 的军火商,成为史上第一家市值 5 万亿美元的公司 。
脱钩的终极证据: 2025 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摇摇欲坠,22 个州接近衰退,职位空缺在下降。但与此同时,AI 相关支出,竟然贡献了同期美国 GDP 增长的 92%!
增长,已经彻底变成了资本的独角戏。
资本甚至开始 " 自我循环 ":OpenAI 向甲骨文(Oracle)支付 3000 亿,甲骨文向英伟达支付数百亿,英伟达再向 OpenAI 投资 1000 亿 。
资本在和资本开会,资本在向资本付款,资本在投资资本。
在这场 " 时间尽头的技术资本超实体 " 游戏中 ,人类劳动力,那个需要吃饭睡觉的 " 代谢引擎 ",甚至没有资格坐上牌桌。
这不再是 " 裁员 ",这是 " 换血 "。
近两年的科技大裁员,发生在全球科技巨头利润创纪录的背景下。它们一边裁减传统部门的 " 代谢引擎 "(人类员工),一边疯狂投入 " 非代谢引擎 "(AI 数据中心)。
亚马逊 CEO 安迪 · 贾西(Andy Jassy)在 2025 年 6 月给员工的备忘录中说得非常直白:
" 随着我们推出更多的生成式 AI 和代理 ( agents ) ,我们的工作方式应该会发生改变。未来,从事某些现存岗位的人将会减少 …… 在未来几年,我们预计这将减少我们的企业员工总数,因为我们在全公司广泛使用 AI 从而获得了效率提升。"
在越来越多的认知任务上,人类的经济价值不仅趋近于零,甚至正在变为 " 负数 " 。因为雇佣一个(昂贵、低效、会犯错、情绪不稳定)的人,相比使用 AI(廉价、高效、全天候),是一种经济上的 " 负担 "。
我们之所以觉得财富正在 " 消失于无形 ",中产的身份如此脆弱,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仍然带着 " 排列原子 " 的旧地图,试图在新大陆上寻找宝藏。
那张旧地图告诉我们:努力工作、升职加薪、买房买车。
而新世界的现实是:
你的 " 努力工作 "(线性增长),无法对抗资本的 " 网络效应 "(指数级增长)。
你的 " 升职加薪 "(作为代谢引擎的价值),正在被 " 非代谢引擎 "(AI)彻底清零。
我们必须抛弃旧的仪表盘。GDP、存款数字、房价 …… 这些都在失灵。一个维基百科,为人类创造了巨大价值,但它对 GDP 的 " 贡献 " 却是负值——因为它摧毁了昂贵的《大英百科全书》产业。
你需要一套全新的坐标系,一个能衡量你在新世界生存能力的MIND 仪表盘 :
M ——物质资本 ( Material ) :你的物理基础。不再是囤积房产,而是你的健康、你所在环境的可持续性。
I - 智能资本 ( Intelligence ) :你的知识库。不是你焊死在身上的某个 " 技能 "(很快会被 AI 取代),而是你终身学习、适应和整合模式的能力。
N - 网络资本 ( Network ) :你的连接基础设施。这是你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在一个 " 网络监狱 " 遵循幂律分布的世界,你的网络位置、你所积累的信任,比你的努力更重要 。
D - 多样性资本 ( Diversity ) :你的选择权。拒绝将自己锁定在单一赛道上。培养多种技能和身份,构建一个能抵御冲击的 " 反脆弱 " 结构 。
最关键的是,这四种资本是乘法关系:M x I x N x D = 你的生存能力 。
任何一项为零,你的总价值都将归零 。
排列原子、疯狂内卷、出卖自己 " 代谢时间 " 的时代结束了。与其哀悼那个逝去的世界,不如成为新世界的 " 第一批玩家 "。
学习排列比特的语言,构建你的网络,投资你的大脑,管理你的健康,丰富你的体验。
因为在一个财富已经 " 消失于无形 " 的世界里,你唯一能真正拥有的,只有你自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