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老板内参 前天
星巴克中国易主,会带来哪些变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星巴克中国,卖了

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这事儿,终于有答案了。

今天(2025 年 11 月 4 日),星巴克宣布与国内顶级私募、中国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协议信息显示,战略合作达成后,博裕资本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 60% 股权,星巴克保留 40% 股权,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

基于约 4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84.84 亿元,不计现金与债务)的企业价值,博裕将获得其相应权益。同时,星巴克全球预计未来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将超过 130 亿美元,总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向博裕出让合资企业控股权益所得、星巴克在合资企业中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持续支付给星巴克的授权经营收益。

在公告中,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明确表示了对此次战略合作的期待:博裕在本地市场的经验与专长,将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

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总数约为 8000 家。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双方表示会共同致力于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 20000 家。

入华 26 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发展几经波折,在出售中国业务的过程中也始终引发市场关注与猜测。如今,星巴克中国正式易主,全新的启动键已经按下。

◎ 26 年前   1999 年 1 月 11 日

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市场的第一家门店

星巴克中国易主记

早在 2024 年,咖啡圈和资本圈就已暗流涌动。

去年 11 月,有媒体报道称星巴克中国将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或出售部分股份。彼时,星巴克全球发言人回应称," 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是增长途径之一,但未确认具体执行计划。

消息一出,引起广泛关注,首个核心问题也随之浮现:星巴克中国,要 " 卖给谁 "。

今年 2 月,星巴克中国的潜在买家已陆续入局。不仅有 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等美元私募机构,还有华润集团、美团等中资企业,可谓 " 神仙打架 "。

到了 6 月份,这份名单更加丰富。瑞幸咖啡早期投资者高瓴资本,曾助力麦当劳分拆的凯雷集团和信宸资本,纷纷加入 " 战局 "。

买方的角逐进入白热化,另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成为焦点:星巴克中国,打算 " 卖多少 "。

7 月初,多家媒体报道称,星巴克已收到数份针对其中国业务的收购提议,大多数投资者均瞄准控股权。星巴克则被指可能保留 30% 的股权,其余股权由多家买家分摊,每家持有不到 30% 的股权。

对此,星巴克董事长兼 CEO 倪睿安在 7 月末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公司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这意味着星巴克更希望在控制权不流失的情况下,应对市场变迁。

随着股权比例的核心诉求逐渐明晰,星巴克对买方的筛选也进入了最终阶段。9 月初,星巴克出手收缩范围,将博裕资本、凯雷集团、殷拓集团(EQT)、红杉中国和春华资本列为最终候选方。

如今,这场横跨近一年的角逐,终于尘埃落定——成立于 2011 年的博裕资本,以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 60% 的股权的方式,成了最后的赢家。

并非撤退,而是为 " 快攻 "

出售中国业务股权,星巴克自然优中选优,其考察标准不仅在于合作方的资本实力,更看重其能否深刻理解中国市场。

博裕资本恰好契合这一需求。星巴克方面表示,博裕资本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着深刻理解,双方将携手共同提升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顾客体验,加速饮品及数字化创新,拓展新的城市和区域市场,并通过更深入的本土化融合,加深与顾客的情感联结。

博裕投资合伙人黄宇铮也表示认同星巴克的持久生命力," 也看到了为中国顾客带来更创新、更本土化体验的巨大机遇。"

星巴克对中国市场的增长期待并不让人意外。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间,星巴克全球的发展 " 屡遭质疑 "。

一方面,是全球增长不如预期。

2024 年以来,星巴克全球营业收入及同店销售额等数据多次出现下滑情况。其中,贡献超过四分之三营收的美国市场也出现下滑情况,但中国市场多次实现微增。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更是被星巴克全球 CEO 点名表扬。

今年,星巴克业绩回暖。今年 10 月 30 日,星巴克发布了 2025 财年第四季度(截至 2025 年 9 月 28 日)及全财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5 财年,星巴克全球营收达到 37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第四季度营收为 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5%,同时,星巴克全球第四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 1%,这是其七个季度以来首次正增长。

具体到星巴克中国市场。2025 全财年,星巴克中国实现营收 31.0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第四季度实现营收 8.3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实现连续四个季度增长。星巴克中国 CEO 刘文娟表示,中国业绩的增长得益于持续的产品创新、外卖业务成长、定价体系优化,以及门店拓张。

从种种来看,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星巴克全球业绩增长的 " 重要引擎 "。拥抱中国市场,让星巴克得以喘息。

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咖啡市场竞争压力剧增。

近几年,本土咖啡品牌强势崛起。以瑞幸、库迪等为代表的 " 大众普惠型 " 咖啡品牌,以及大量专注于咖啡高品质风味、第三空间体验的 " 精品咖啡馆 " 等,将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与习惯从 " 小众精英 " 拉到 " 大众日常 ",也让曾经外来品牌的 " 洋光环 " 开始褪色。

本土咖啡不断将咖啡定价卷到 9.9 元,甚至 2.9 元,抢先拿下国内咖啡消费群体中 " 沉默的大多数 ",更早一步攻占下沉市场,占据优质点位。

今年年中,曾经多次公开宣布 " 绝不参与价格战 " 的星巴克中国,针对数 10 款非咖饮品实行降价,平均下调 5 元,涉及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王牌品类。这是进入中国 26 年以来,星巴克首次大规模调价。

一位资深餐饮行业分析师对内参表示,星巴克中国与博裕资本此次达成战略合作,对于星巴克方面,更加看中的或许是博裕资本在本土市场的 " 地图与向导 " 功能。

他分析到:" 本土咖啡强势崛起,今天的中国咖啡市场已经进入深水区竞争,光有巨轮的体量远不足以拔得头筹,更需要的是熟悉本土水文的舵手或引航员。"

此次星巴克与博裕资本达成合作,未来借力博裕资本的本土资源,星巴克中国或许能够更早的在更有潜力的下沉市场以更有竞争力的成本获取优质点位,在本土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层面反应也势必将会提速。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星巴克中国来说," 卖身 " 并非撤退,而是为了 " 快攻 "。

轮值主编|戴丽芬

视觉、插图|张劲影

运营 |雪糕

栗军   13718277715(同微信)

内参小秘书  neicanmishu(微信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星巴克 合资企业 中国市场 战略合作 零售业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