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奕 记者 林清智 文 / 摄)乍一看是一个竹筒,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水杯,再细看才发现这货竟然是个小型 " 发电器 " —— 8 月 10 日上午,在江苏大学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上,一个可充电水杯吸引了众多围观者。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为了争夺 " 最牛节能王 " 称号,来自 90 个高校的 1000 多名大学生,带来了 180 个节能减排科技创新项目。
300 所高校提交 2839 个节能减排点子
据悉,作为唯一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是教育部落实国家 "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 " 的重要举措,面向全国各类高校。大赛紧扣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和国家重大需求,已成为全国各高校普遍认同的国家级主题赛事之一。
本届竞赛自今年 3 月开赛以来参赛高校达到 300 所,有效作品达到 2839 件,创历届之最。经 264 名通讯专家网络评议,共有 1019 件作品进入会评,最终,来自 90 所高校的 180 件作品进入决赛,学生们汇聚江苏大学一较高下。
8 月 10 日上午,这些作品在江苏大学体育馆一一展示。给 CPU 加个纳米风扇、仿向日葵的太阳能热水器、自净加热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泳池、智能家用呼吸玻璃幕墙、利用咖啡渣制取生物柴油、能防涝又能发电的路面雨水收集系统 ……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大学生们的节能减排创意五花八门,不少参观者对他们的想象力点赞。
倒杯热水就能给手机充电,加块隔板能让抽油烟机功效增加 20%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逛了一圈发现,人气最旺的,莫过于一个叫 " 新型温差式水杯充电宝 " 的发明,来自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刘礼凯,正在展位前拿着一个竹制外壳的保温杯向围观人员介绍。
记者注意到,这个保温杯外壳底部有一个 USB 接口,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充电。刘礼凯说,保温杯的底部装有温差发电片和蓄电池,只要倒入开水就可以进行充电," 它是利用赛贝克效应,通过温差来发电的。杯底有一个温差发电片,只要一面是热的一面是冷的,它有温差它就有电势差,有电势差就可以发电。"
据刘礼凯介绍,他们之所以会想到做这样一个项目,是因为坐火车时发现没有充电插座,而开水则是不限量供应的。既然开水在冷却过程中会向外散热,那么这部分热能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发电。
" 倒入一杯热水进行充电,水杯中的水恢复到室温,不具备发电能力时,它已经给锂电池充入了电量,我们进一步将锂电池的电量放出来,放给手机进行检测。" 刘礼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经过不断的实验调试,目前,一个容积为 350 毫升的新型温差发电式水杯充电宝,单次盛满开水可以红米 2 手机充电 20%。
和新型温差发电式水杯充电宝相比,西安交通大学大三学生杨茹所在团队带来的参赛作品没有那么精巧,却非常实用,而且有一个霸气的名字—— " 人造龙卷效应的环保型抽油烟机 "。
杨茹说,他们将传统的蝶翼板改装成风扇状蝶翼板,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让抽油烟机功效增加 20%," 从四周进和中间进两个途径,四周进入的烟气在这个方向有一个切向的速度,它在烟道内形成一个旋转向上的‘龙卷风’,卷起中央的气体使其加速上升,就是极大的提高了烟气的抽气效率。"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参赛团队带来的项目都和生活息息相关,都是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三学生李雪莹就因为上海的雾霾比较严重,和小伙伴们研究出了 " 防霾神器 " ——两轮车用防霾空气清新机。它通过智能空气清新装置,滤掉大多数 PM2.5,再通过输气软管和面罩将空气送达面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 " 神器 " 还能发电。
据介绍,这次比赛将持续两天时间,最终结果将于 11 日下午公布。(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