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南京综合 2016-11-07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发源地“长干里”近日重新启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长干里和李白笔下 " 青梅竹马 " 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但 " 长干里 " 这一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地名长时间只存于民间的口口相传中,并没有具体的哪条路、哪个地块叫 " 长干里 "。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中华门街道获悉,最近街道所辖的 3 个社区合并,成立的新社区就叫 " 长干里 "。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脍炙人口的《长干行》是无数文人学士所咏长干里的代表作。据考证,历史上的长干里位于今天中华门外长干桥南、雨花路的西侧。" 长干 " 意思是山间长条形的平地," 里 " 是古时居民区的通名。早在春秋时期,范蠡就在这里修筑了堡垒性的越城,为南京主城范围建城之始。这首诗从儿童时代的两人戏耍写到初嫁,从婚后的生活写到别后的思念,展现出了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其中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这四句生动描写了男女孩儿天真无邪、亲昵嬉戏的场景,后来广为流传,最后又演变为成语 " 青梅竹马 "、" 两小无猜 "。

长干里一带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人口密集,必然成为核心商业区。长干里的居民多经商,不少以舟为家,以贩为业,在水上过着漂泊生活。西晋刘渊林为同时代的《三都赋》做注释时就提到了越城东西分别有大长干、小长干;唐代许嵩《建康实录》也有类似的记录。直至近代," 长干里 " 依旧是南京的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包括紧邻一旁所建的大报恩寺、明清延续的粮食集散地和漕运中心等。

南京市地名委员会所编《南京地名大全》记载,民国时曾在中华门城墙一线规划了一条 " 长干路 ",但并未建成,此外城墙与秦淮河之间、以长干桥为界东西两边的区域分别叫 " 东、西干长巷 "。因此,南京始终没有具体的道路或地块直接体现 " 长干里 ",这一历史悠久的古地名也限于本地居民所熟知,仅是一个模糊区域的泛称。

今年 10 月底,秦淮区对中华门街道下辖社区进行调整,将原来的西街、下码头、雨花路 3 个社区将合并为长干里社区。" 长干里 " 这一古地名正式启用。长干里社区朱书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社区常住人口约 1.5 万人,行政区面积为 1.7 平方公里,东至雨花桥、南至纬七路、西至长虹路、北至外秦淮南岸,与历史上长干里的范围大致吻合。" 据我所知,当时区里给新社区命名时,觉得如果在原来 3 个社区中择一沿用,都无法充分表达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决定用长干里命名。这样也有利用留住文化遗产,从地名层面,进行老城的保护更新。" 朱书记介绍,由于社区刚刚成立,各项工作正在繁忙筹备中,社区也在临时地点办公,尚未正式规划。" 待不久之后一切步入正轨,社区在民生服务、开展居民活动方面,将利用好厚重的历史文脉,展现区域的历史文化特色。"(编辑 周冬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