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6-11-10
排爆专家!身着百斤排爆服的他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孙咏 江河 记者 姜振军)身着全封闭的专业服,手拿钳刀,小心翼翼的剪掉电线,然后成功拆除炸弹 …… 电影里的排爆场景,在 29 岁的盐城特警孙清华看来,这已是家常便饭,他先后参与处置渉爆警情 20 余起,收缴危险物品 120 余件,排除安全隐患 70 余处。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孙清华使用的一种排爆仪器是他自己带头研发的。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同事共同发明了以 "YC" 开头命名的系列排爆处置器材,被省公安厅和省军区肯定推广,并入选全省公安机关首届基层技术革新成果展。

拆除一枚自制爆炸装置

紧急情况下不顾自身安危处置废旧炮弹

排爆:穿近百斤重防爆服工作

2014 年的冬天,盐城男子董某与女友感情不和,女友要与其分手,当天上午 9 时许,董某寻找未婚女友未果,携带斧头、菜刀、自制爆炸物等物品,企图与女友家人同归于尽,幸好董某被民警及时制止、抓获,但为案件取证需要拆解爆炸物。

接到任务的盐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孙清华立即赶往现场。11 点 09 分,他面对收缴的爆炸装置,紧绷的神经稍稍松了下,因为凭着多年的经验判断,这是一枚火力起爆的爆炸装置,这一类爆炸物一般是需要外界火源点燃才可爆炸,属于拆排爆任务中的 " 大肥肉 ",按照常规收缴后集中销毁难度风险不大。

" 但这次是需要完全拆解取证,难度系数骤然上升,在拆解过程中一丁点摩擦也可能引发爆炸。" 拆解现场,孙清华谢绝了当地警方为他配备的助手,让所有人都离开,他身着近百斤的排爆服,独自严格按照流程,一点一点排除,紧张有序的拆解爆炸物。

排爆的近照 警方供图

成功:发明的干扰器检测仪起作用

" 这个爆炸装置外包装比较严,胶带缠得非常紧,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危险物。" 而最大的问题是,防爆服重达 47 公斤,呼吸是通过风扇换气,穿起来有很强的压迫感,行动很不便," 动作幅度要小,必须很仔细。" 孙清华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30 分钟后,爆炸物被成功拆除。" 里面有大量的黑火药、铝块和镙丝钉,经测算该爆炸物的杀伤力在 5 米以上。" 孙清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11 点 47 分,他脱下了防爆服,寒冷的冬天头顶却不断的冒着热气,之后赶紧打电话向领导报告," 任务完成,安全。"

" 他之前在爆炸物外侧 25 米处设置了干扰器检测仪,检测到频率干扰器工作故障。经过重新检修设置,终于使干扰器恢复正常工作,消除了安全隐患。" 孙清华的师傅周金仁是盐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综合科副科长,也是有名的排爆专家," 干扰器检测仪可避免检测过程中近距离接触爆炸装置,确保干扰器成功对爆炸物实施无线信号屏蔽,非常实用。"

危险:排爆工作是 " 刀尖上的舞蹈 "

" 这个干扰器检测仪由常用频率遥控器和发光灯泡制成,就是他带头研发的排爆器材。" 提起徒弟,周金仁非常自豪,孙清华主要工作是全市的巡防业务指导," 但他很快就掌握了电子、物理和无线电等多项技术,不仅成了排爆专家,还是发明能手。"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全省公安机关排爆比武备战期间,孙清华针对排爆装备存在的不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功参与研发了 "YC" 系列 13 种排爆处置器材,被省厅和省军区肯定推广,并入选全省公安机关首届基层技术革新成果展。比武中,在全体参战人员的努力下,盐城巡特警取得该市公安史上该项的最好成绩。

排爆工作是 " 刀尖上的舞蹈 "。据孙清华回忆,支队成立后不久,盐城市区某工地施工中发现一枚疑似炮弹,他到现场确定为一枚废旧迫击炮弹,弹身引信完整,随时有爆炸可能。" 由于情况紧急,现场条件有限,为保护周边群众安全,他不顾个人安危,独自进入基坑,徒手将炮弹转移至安全区域。" 提起这事,周金仁说,他们随时有 " 把死亡留给自己,把生命留给群众 " 的准备。(编辑 尹欣)

相关标签

专家 死亡 盐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