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戴羽阡 记者 刘峻)很多孩子家长,都喜欢使用一些抗菌产品,希望使用后,宝宝能减少接触细菌、病毒的机会。遗憾的是,这些产品整体合格率并不高。今天(11 月 21 日),江苏省卫生监督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 2016 年度全省手消毒剂、抗抑菌制剂专项监督抽检结果。其中,抗菌产品抽检情况不容乐观,总合格率不到三成。
据悉,检查随机抽取了 11 家消毒剂生产企业、经营和使用单位的 15 个批次手消毒剂,以及 35 家抗抑菌产品生产企业、经营和使用单位的 36 个批次抗抑菌产品。抽检范围覆盖药店、医院及生产企业。本次抽检内容主要包括有效卫生许可证件、卫生安全评价报告、产品卫生质量、标签(含说明书)。
抽检结果显示:手消毒剂总合格率为 93.3%,有 1 个批次手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不符合标签标注,卫生质量不合格,其余 14 个批次全部合格。
抗抑菌产品抽检情况不容乐观。36 个批次的抗抑菌产品中,除了 1 个批次的抗抑菌制剂正在复检外,25 个批次抗抑菌产品的部分抽检项目不合格,总合格率为 27.8%。其中,产品卫生质量不合格的 6 个批次,标签说明书不合格的 20 个批次,卫生安全评价报告不合格 14 个的批次。针对上述抽检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各地卫生监督机构已依法进行查处,并对外省不合格产品进行协查,以净化江苏消毒产品经营市场。
在一款所谓手足口病抗体喷剂中,标签标注对手足口病有 " 灭活 " 作用,但是经过检测显示,改产品对病毒并没有灭活作用。
专家告诉记者,抗抑菌产品的问题主要包括: 非消毒产品标注 " 消 " 字号,标注用于特定身体部位;抗(抑)菌产品杀(抑)菌效果不合格;消毒产品命名不符合《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产品名称、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要求,未按要求标注内容、明示或暗示疾病治疗作用,标识无检验依据或类似药品的宣传用语;卫生安全评价报告不合格等问题。
省卫生监督所提醒广大消费者:消毒产品并非药品,与药品之间有严格的区别,不法商家在消毒产品上标明疾病治疗作用,容易误导消费者,使之用消毒产品代替药品治疗疾病,延误治疗时机。抗抑菌产品属于消毒产品中的卫生用品,功能仅是除特定部位外的皮肤黏膜的杀(抑)菌、止痒,其标签(说明书)中不得明示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得宣称具有功能主治、适应症或者明示预防疾病、治疗功能或药用疗效,也不能用于人体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粘膜、肛肠等特定部位的消毒或抗(抑)菌。抗(抑)菌剂产品也不能标注高效、无毒、消毒、灭菌、除菌、抗炎、消炎、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预防性病、杀精子、避孕,及抗生素、激素等禁用成分的内容;抗(抑)菌产品也不适用于破损皮肤、粘膜、伤口等,因此消毒者在药店或零售购买上述产品时,若看到上述内容,请谨慎购买。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