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国禹 殷小坤 记者 林清智 文 / 摄)" 在外流浪了大半辈子,很久没有穿过干净衣服、洗个热水澡了,你们不但给我治病,还给我买了回老家的车票,感觉真的很温暖 ……" 近日,一位流浪老汉踏上了返乡路,离别之际他对镇江丹阳市救助站负责人表示感谢。
这位流浪汉名叫崔明义(化名),今年 65 岁,山东人,他流浪到丹阳市拾荒多年。10 月 5 日晚,崔明义突发脑溢血,经丹阳市人民医院一个多月的治疗,病情大有好转。在丹阳市救助站和急救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踏上了返乡路。
因家庭贫困背井离乡,拾荒时收留兔唇女孩
现代快报记者 11 月 21 日了解到,崔明义出生在山东曹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家中有 1 个哥哥、3 个弟弟和 1 个妹妹,父亲已逝,98 岁的母亲尚在。
因兄妹较多生活难以为继,1982 年,崔明义流浪到丹阳市全州镇十里牌村,并与该村一精神病寡妇同居,结为事实夫妻。
崔明义依靠拾荒养家糊口,他为人老实善良。1987 年,在一次拾荒时,他偶遇一名七八岁、以要饭为生的流浪兔唇小女孩,尽管自身生活拮据,但他还是坚持收留了这位无家可归的女孩。在抚养了近 2 年后,崔明义将她送回了山东老家,让母亲照顾她。
1998 年,与崔明义相依为命 15 年的女子不幸去世,此前,为了砌房、给她治病,崔明义花光了全部积蓄,年近半百的他只得另谋生路。
就在崔明义陷入困境之际,当地一家工程队的老板了解到他为人真诚,于是出于好意,让他到建筑工程队打工,给予特殊照顾。
然而,2003 年,由于所属企业改制,建筑工程队所有人员解散。崔明义不得不再次过上白天拾破烂、晚上无家可归的流浪生活。
路面保洁时突发脑溢血,因没钱医治落下后遗症
2008 年,崔明义遇到一位姓戴的好心人,对方不但低价租房子给他住,还帮他介绍了在环卫部门做清洁工、扫马路的工作。
2013 年 9 月,崔明义在路面保洁时突发脑溢血,本就不富裕的他再次陷入陷于绝境。
因治疗费用严重短缺,崔明义入院治疗不到一个星期,就不得不带病离开医院。
脑溢血未能如愿得到治疗,最终导致崔明义半身不遂、行动不便。
今年 10 月 5 日,丹阳市救助站接到丹阳市人民医院电话称,警方和急救中心送了一个无名危重病人到医院,院方正在全力抢救。
随后,丹阳市民政局介入帮扶。该局主要领导要求尽责尽力抢救病人,早日使他康复;同时要求丹阳市救助站在调查病人详情的同时,积极配合医院做好治疗服务工作。
这是崔明义第二次脑溢血复发,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在医务人员的努力之下,他顺利接受了脑部手术,和死神擦肩而过。
病情逐渐稳定,获救助返乡和家人团聚
丹阳市人民医院对崔明义抢救治疗了一个多月,医院垫付抢救治疗费约 12 万余元。崔明义的病情逐渐稳定,但经阶段性治疗后,他仍处于半昏迷状态,暂无语言能力。
期间,本着 " 先救治后救助 " 的原则,丹阳市救助站希望尽快找到崔明义的有效身份信息,与他家人取得联系,助其和家人团聚。
为此,丹阳市救助站一方面走访调查,另一方面将寻人启事信息发布到网上。
10 月 30 日上午 11 点左右,丹阳市救助站接到东门大街一旅馆老板的电话获悉,有一名女子前来查询网上所刊登的寻人启事情况。
经电话交流,救助人员基本确定,对方的查找对象与崔明义体貌特征基本一致。
随后,丹阳市救助站得知,这名姓崔的女子现年 36 岁,也是山东曹县人,她要寻找已在丹阳生活 30 多年的养父崔明义。
通过进一步了解,救助人员终于知晓,该女子就是崔明义于 1987 年领养的流浪兔唇女孩;同时也初步确定,崔明义就是该女子辛苦寻找的养父。
丹阳市救助站了解崔明义及其家庭情况后,又从他家乡的政府核实到,崔女士与崔明义之间无赡养职责义务。他们便通过江苏省救助站、镇江市救助站,与山东省救助站取得联系,通报崔明义病情,希望对方当地医院和政府就地安置。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抢救治疗,崔明义的病情已得到控制,处于稳定状态。
考虑到在护送返乡途中,崔明义无生命危险,11 月 9 日上午,丹阳市救助站会同江苏省站、镇江市站,特邀 "120" 专人专车护送他返乡。现代快报记者 21 日获悉,崔明义已和家人团聚。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