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6-12-03
哭墙上的名字 成了他祭奠父亲的唯一所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鹿伟 / 文 顾炜 / 摄)" 亲爱的父亲,您离开我们已经 79 年了,我真的特别想念您 ……"" 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姐姐和小妹们,你们好吗?"12 月 3 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在江东门纪念馆 " 遇难者名单墙 "(民间俗称 " 哭墙 ")前举行。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余昌祥两位老人以及他们的后代,通过上香、跪拜、诵读家信等多种形式,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亲人。

夏淑琴一家

夏淑琴一家四代人一起来祭奠家人

一大早,87 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在儿媳妇、外孙女等人的陪伴下,来到江东门纪念馆,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

" 当年的那些事情历历在目,一辈子也忘不了。" 提及当年的经历,夏淑琴眼角湿润,她回忆说,1937 年 12 月 13 日上午,一队日本兵来到她家,父亲被枪打死,妹妹被摔死,她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后刺了 3 刀,当时就昏了过去。就这样,她家 9 口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日本兵杀死了 7 口人 ……

" 我是战后第一位踏上日本国土、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 夏淑琴说,只要还活着,她就要将这段亲身经历讲述给每个中国人听,还要讲给更多的日本人听," 南京大屠杀是我 8 岁那年发生的,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日本还不承认这段历史,我希望他们能早日承认,这也是我的一大心愿 "。

余昌祥一家

" 哭墙 " 上的名字,成了他祭奠父亲的唯一所在

" 您离开我们已经 79 年了,我真的特别想念您。当年,您在中华门外西街小市口被日军杀害 ……" 余昌祥老人坐着轮椅,在三个女儿的陪伴下,参加了家祭活动。

在 " 遇难者名单墙 " 前,老人一边盯着父亲 " 余必福 " 的名字,一边跟三个女儿讲起当年的这段历史。余昌祥老人出生在 1927 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时,他们家躲在扫帚巷王全胜粮行下面一个通往长干桥的大管道里避难。他的生父余必福被日军杀害,尸体一直没有找到,遇难者名单墙上的名字,成了他祭奠父亲的唯一所在。

老人的女儿余惠霞告诉记者,父亲每年都要在家人的陪伴下,来纪念馆 " 看看 " 自己的父亲。老人读过祭文后,为自己的父亲上香、献花,祈祷亲人的冤魂能够安息。

" 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 79 年了,今年将举行第三个国家公祭,我们的祖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强国,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受到欺负了。" 余昌祥表示,他会把当年国家遭受侵略的历史告诉后代,让更多的人牢记历史,悼念逝者,谋求和平。

(编辑 尹欣)

相关标签

父亲 名字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