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傅静雯 记者 刘峻)对于医生来说,手术一般都是站着操作比较常见,但是 1 月 12 日,现代快报从南京同仁医院获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庆翔主任医师为 6 岁患儿做手术,却是跪着,这张照片,也在微信朋友圈引起了热议。
2016 年 12 月下旬,6 岁的瑶瑶(化名)因 " 咳嗽 4 天,伴发热 3 天 " 而入南京同仁儿童医院就诊。入院时肺部 CT 显示, 瑶瑶的病情已进展到右肺叶 " 不张 "(第一个段口不通气),右肺几乎听不到呼吸音。结合患儿病史,初步考虑有内生性异物存在(痰栓可能性较大)。经过一周的保守抗感染对症治疗后病情仍不见好转。
为避免炎症进一步恶化导致肺部功能丧失,南京同仁儿童医院徐英美院长、儿内科吉征喜主任联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等科室专家,开展多科室联合会诊。
会诊讨论结果是为瑶瑶开展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征得家长的同意后,在儿科医师、麻醉团队等的协同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庆翔主任医师为患儿行全麻小儿支气管镜探查。
术中,张庆翔主任医师通过支气管镜探查发现,患儿右肺叶上段口被白色粘稠的痰栓塞满,这证实了之前的诊断,即肺部炎症引发痰栓,进而导致右肺叶上段堵塞不张, 经过灌洗,瑶瑶右肺叶内大量的痰栓被清理干净,整个手术持续 40 分钟。
麻醉药效过后,瑶瑶就清醒了且呼吸畅通。一周后复查胸片,右肺完全复张,大大减少了疗程。住院期间,小姑娘能吃能喝有说有笑,日前已顺利出院。
术中,张庆翔主任医师一直保持着图片所示的单膝跪地半蹲姿势。可别小看这个姿势,这可是行支气管镜探查术的 " 经典姿势 "。
因为只有这个姿势看的最清楚,如果站着的话无论以什么姿势握持支气管镜都会出现死角。手术台虽然可以升降,但在手术中进行升降可能会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为了探查准确,术者通常都会半跪在地,但一般会在膝盖下铺张小垫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在行食道镜探查术时也需要用到类似跪地姿势,而且每周至少要 " 跪 " 个两三次。跪着时因为心思全在手术上,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适。
但是一旦手术结束站起来后,双腿都是酸痛的。平时不注意锻炼或者膝关节本就不太好的人,酸痛的后遗症可能会延续几天。
像这样需要 " 跪着 " 或 " 蹲着 " 完成的手术在外科很常见。手术台的最低高度是定好的,无法再往下调节,有时候因为角度的需要跪在地上正好,便于操作器械。
不仅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问起外科医师,他们纷纷表示:" 坐也好蹲也好站也好,什么姿势根本无所谓,怎么顺手怎么来,关键是要把手术做好。"
(编辑 李婷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