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1-23
午间道 |《春节自救指南》火了,我们找金承志聊了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就像你每一次回家

也完全不知道你的亲生父母和各种亲戚

又要给你出什么样的考题

这种期待见面却不知道对面招数的设定

我们称之为

薛定谔的春节

—— 彩虹室内合唱团《春节自救指南》

彩虹室内合唱团叒火了,前两次是《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和《感觉身体被掏空》,这回来了《春节自救指南》。

对,讲的就是那种场景,当你过年回家被七大姑八大姨问到“做什么工作”、“工资多少”、“有没有对象”时,你是选择尴尬秀,还是给个职业微笑回一句“阿姨,你听说过安利吗”?

彩虹室内合唱团是那种“撩拨”集体情绪的高手,它把受众群画像瞄定在了一帮 25 岁到 35 岁左右、混迹一二线城市的都市白领,这帮年轻人在网络最为活跃,习惯自我调侃,自称“民工”或者“ X 丝”,一旦把这些人“拨弄”起来,就很容易引起一种传播上的共振。对于“葛优瘫”的共鸣,让《感觉身体被掏空》刷屏了,而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顺理成章地让《春节自救指南》在这个节点成为神曲。

合唱团里的灵魂人物是一个生于 1987 的年轻人,他叫金承志,他和他的团现在名声在外,这个神秘组织究竟什么样?此前,我们很有先见之明地约了他见面。

在复兴中路的一家咖啡馆里,金承志赴了约,油头、深色西装、金丝边眼镜,其实并不太像“艺术家”,而更像是下一秒就能卖给你理财产品的金融小哥。开场白是一句“你是不是以为我有四十岁了”,自我调侃。他说话语速很快,调理清晰,讲完了还自动归纳总结这段话的重点,深怕你没有抓住要领。

金承志说,其实自己是个严肃作曲人,而且合唱团主要还是致力于纯粹的合唱艺术,偶尔才搞笑。“我一个朋友说,听完我的《净光山晨景》《泽雅集》,会觉得这个作曲家一定是一个风雅的青年。后来见了面,才觉得我是个 ‘ 神经病阔少 ’。”

他确实是科班出身,自幼便跟随指挥家邹跃飞、作曲家郑小冰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他觉得“古典乐的美是数学的美,是建筑的美,它们很严谨,层次丰富,很好玩的”。大学期间,金承志就和另外几名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了彩虹室内合唱团,并逐渐发展壮大为现在的四十余人。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成员八成以上是业余爱好者,而且理工科占大多数,他们中有程序员、工程师、编辑、银行职员和全职妈妈,还有很多复旦、上海交大的学生,而音乐专业的不超过十人。

2016 年那首《张士超》,是金承志第一次写那种“不正经”的作品。“我当时写这首歌,只是希望音乐会到场的 700 个人能够开心,现场 High 起来,肾上腺素蹭蹭蹭上升。事实证明,现场的确燃烧起来了,这就够了。”而正是这次玩票,让合唱团一夜爆红,在商业上开始有可能性。

在“前神曲”时期,彩虹合唱团其实更像是一个“兴趣小组”。它挂靠在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下属的大学生社团,可以使用上音的排练教室(寒暑假需另寻场地),这能让他们节省不少场地费,金承志自己也是义务劳动,不收课时费和指挥费,合唱团的经费主要来源就是每个团员每年 50 元的团费。

而经历了这三波“神曲”洗礼后,彩虹合唱团有了将名气“折现”的筹码。目前商业化正在加速,收入由门票、广告和内容合作三部分构成,同时也不断有投资人找上门来谈合作。金承志也希望未来能够成立公司,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团队成员固定、开展巡回演唱会,同时也可以和唱片公司等合作。

合唱团走红后,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想加入进来。“有些来面试的人,他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声乐,但是带有太多原来老师的毛病和痕迹,想改已经很难了。但是我们又不太可能招收那些一窍不通的零基础团员,从头培训要花太多时间,我们付不起这个时间成本。我们要找那些有基础、但又像一张白纸的学员。”金承志说完自己都笑了,“是挺难找到,最近一批来面试的学院有三百多人,最终我们只吸收了十几个人。”

我们有幸参观了彩虹合唱团的排练现场。

“先按摩,用力!用力按!”这是合唱团的传统,开唱之前团员先互相按摩,颈、肩然后是背,大家一起达到一种肢体的放松和精神的紧张。随后是金承志自创的开嗓发声练习方法,“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爱吃西瓜”这样滑稽的歌词一次次被团员从丹田挤出来,混合成一种幽默而美妙地气氛,萦绕在音乐学院上空的夜色中。

金承志说,到目前为止,这件事情的底层逻辑没有变,那就是要享受音乐这件事情本身,在他们的排练现场,我们能看出他绝不只是在说漂亮话。

文:现代画报 /ZAKER 南京 图:牛华新

(编辑 李婷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