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柳辉艳 记者 刘峻)2 月 8 日,现代快报从南京鼓楼医院获悉,妇产科胡娅莉教授团队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子痫前期的发病与一个叫 CD81 的分子高度相关,相关研究成在线发表《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据了解,《美国科学院院报》 ( PNAS ) 是与 Nature、Science 齐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期刊之一。子痫前期(也叫妊高征)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是全世界包括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也是围产儿发病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专家告诉记者,发现病因后,今后有望在早期筛查中,发现高危人群。
据悉,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引发孕妇及胎儿死亡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是在孕后 20 周左右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子痫前期发病率高达 5-10%,死亡率居于孕产妇死因的第二位,该团队一直将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的研究作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此前,研究提示子痫前期的孕妇会出现 " 胎盘浅着床 " 和 " 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激活 " 两大表现,而胎盘浅着床主要是因为绒毛外滋养细胞侵蚀能力下降。深入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一个叫 CD81 的分子不但在子痫前期的胎盘中高表达,而且在孕妇血清中也明显增高。CD81 分子在滋养细胞高表达,导致了 " 胎盘浅着床 ",释放到全身后引起 " 全身内皮细胞激活 ",可以肯定的是,CD81 分子在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此研究中,该团队还进行了整体动物验证实验。在大鼠孕期的第 5 天,通过尾静脉向其体内注入一定量的 CD81 分子,大鼠随即出现了血压升高、蛋白尿增加,以及胎儿生长受限的现象,将其胎盘切片与正常怀孕大鼠的胎盘切片进行比较,可以清楚的看到注入 CD81 分子的大鼠胎盘血管口径小,说明其还出现了胎盘形成不良。完全模拟了人类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胡娅莉教授介绍,找到 CD81 分子并明确其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将带来两大潜在的临床意义,一是该分子作为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为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尽早干预提供帮助;二是作为治疗子痫前期靶点的可能性。下一步该团队将从第一步入手,尽早弄清 CD81 分子在妊娠过程中的表达特点,探索其在孕妇群体中筛查子痫前期的可能性。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