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见习记者 舒越)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是大英博物馆的 " 镇馆之宝 ",只有特别宾客才有机会一饱眼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韩幹的《照夜白图》,是唐玄宗李隆基坐在马上的画像;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现藏于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 ……
大英博物馆的圆明园文物之《女史箴图卷》(局部)
清宫作为收藏历代皇室文物的神秘所在,却因战火,如今不少国宝依然散佚在海外。那么,清宫散佚文物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 " 宝贝 "?它们如今身处何方? 近日,在 2017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公示中,《国宝星散复寻踪:清宫散佚文物调查研究》被列为重点项目之一,该书汇集了国内外有关清宫散佚文物超过 6500 条数据,详实揭秘中国文物的 " 失 " 与 " 得 "。
天王送子图
《国宝星散复寻踪:清宫散佚文物调查研究》作者、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清宫文物大都属于皇家御用之物,在当时,朝中官员尚难得接触,更与普通百姓无缘,造成清宫文物散佚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遭劫掠、流散出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军士兵吕西安在给他父亲的信中真实记载了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场景—— "300 多辆车装的全是战利品,所有的士兵除了规定的背包,还都背有沉重的包袱 "。有的是宫内太监宫女的偷盗,内务府的拍卖,都导致清宫文物大量散佚流失。
夜照白图
经调查,专家们发现,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等因素,海外收藏中国文物的类型、数量和质量呈现出一些国别差异。比如:日本收藏的甲骨最多,达 13000 片;英国收藏的敦煌文书最多,约 14000 件;美国收藏的古籍和地方志最多,各有 3000 种和 4000 种;俄国收藏的西夏文书最多,共有 8000 多个编号。从质量来看,美国和英国收藏绘画最佳,英国和法国收藏瓷器最精,法国收藏敦煌文书艺术价值最高,日本和美国收藏青铜器、造像和书法最好。
据悉,这本书预计在半年后由译林出版社作为精品推出。" 这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迄今为止搜集清宫散佚文物数据量最大、综合研究最全面、深入的书籍。"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