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特派记者 金凤 文 / 摄)假货源源不绝,有一些地区造假甚至是公开化、规模化,应该建立怎样的长效机制才能彻底遏制假货?3 月 10 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谈及打假时表示,要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假。
很多购物网站售卖的商品最多,正品率却不高,而且产品质量也经常不稳定,网络购物,总是令人欢喜令人忧。
张茅表示,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经济的环境、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程度确实很多。去年 , 仅假冒商标侵权商标案件就查处了 2.8 万件,包括各个企业、各个互联网的平台,但是问题仍然存在。比如互联网网购的投诉五分之一是假冒伪劣产品。针对这个问题,要继续做好一下工作。
张茅介绍,未来,将落实好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在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即将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包括商标法、广告法,实际上都对假货如何处理作出了规定。
其次,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会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把造假的企业、受到处罚的企业公示在这个系统上,使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很多企业在公示系统有不良记录,他在很多方面就受到限制。最近我看到一些例子,比如出国签证,有一些使馆很重视这个系统,出国签证拒签,企业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使馆告诉他,你这个企业有不良记录,所以企业赶紧跑到工商局问怎么把这个不良记录移出来。"
未来,对假货将加大惩戒力度。" 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造假行为,我是赞成的。我认为,一个是需要严格监管,再一个是需要依法进行。" 张茅表示,加大惩戒力度,最终是建立信用系统,如果这个企业没有信用了,就不是 100 万、200 万的问题。最终要建立起企业自律、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系统。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