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3-13
琼瑶公开信谈“后事”,我们看明白了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这是琼瑶写过的一段话,一如既往地琼瑶式唯美风格。

昨天,网上一则 " 琼瑶突发公开信交代身后事:不要急救和悼念 " 的新闻在网上热传。很多人乍一看吓得不轻:琼瑶阿姨怎么啦?仔细一看,不 过是个社交平台的一段文字。琼瑶阿姨已经 79 岁高龄,以公开信形式 " 交代后事 ",讲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琼瑶 3 月 12 日在个人脸书(Facekook)发布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中写到,自己已经 79 岁,明年就 80 岁了!活到这个年纪,已经 是上苍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会笑看死亡。并叮嘱:" 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 不把我送进‘加护病房’ "" 不论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插‘鼻胃管’ "……" 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着,意义重大 "!

琼瑶还特别对子女提到," 我却生怕到了时候,你们对我的爱,成为我‘自然死亡’最大的阻力。万一到时候,你们后悔了,不舍得我离开,而 变成叶金川说的‘联合医生来凌迟我’,怎么办?我想,你们深深明白我多么害怕有那么一天!现在我公开了我的‘权利’,所有看到这封信的人都 是见证,你们不论多么不舍,不论面对什么压力,都不能勉强留住我的躯壳,让我变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那样,你们才是‘大不 孝’ "!

作为知名作家,琼瑶的小说,连带着众多港台明星的演绎,留给了几代人难忘的记忆。今天琼瑶阿姨(更确切说是 " 琼瑶奶奶 "),再次用一段 别样的文字,谈到一个特别的话题,让粉丝为之钦佩。 琼瑶的公开信,好不讳言,直抒心声,就是希望实现 " 死时愿如雪花的愿望 "。

琼瑶的一生,充满诗意、惊艳;她的 " 预嘱 " 也一样。

囿于传统观念,我们是避讳谈论死亡的。更确切说,不知道怎么去谈。正如琼瑶在信中所言,很多人 " 被‘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 了!

但这是一个谁都回避不了的问题。 如何面对生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命个体自身,二是即将逝去生命者地亲属。这其中还涉及另一个问题 :临终关怀。

在这方面,过去我们几乎是空白,但很多人却在寻求突破。 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有 70-80% 的老人享受到了临终关怀,在中国,这个数字仅 仅为 1%,也就是说 99% 的老人都没有享受到类似的社会关怀。

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曾创办 " 选择与尊严 " 网站,致力于推广 " 生前预嘱 ",鼓励 " 尊严死 ",提倡 " 我的死亡我做主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呼吁建设临终关怀医疗机构服务体系。然而,临终关怀推行起来仍面临颇多阻力," 家属为体现孝心愿意花高额的过度医疗费,但大多没有给老人付临终关怀费的习惯 "。

全国政协委员梁伟华曾建议关注 " 优逝 ",要把医疗模式从单纯对临终病人的治疗为主转向以减轻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为主,即实施对临终病 人以临终人文关怀为主的服务模式。建议临终关怀的费用由医保结算。

这些都是个了不起的进步。我们开始从制度设计层面来做好 " 生命工程 "" 临终关怀 ",试图让一个个生命有尊严地离去。

琼瑶说," 帮我‘尊严死’就是你们的责任 ";" 死后哀荣 " 是生者的虚荣,对于死后的人一点意义也没有。

尊重生命,坦然生死;面对逝者,尊重意愿,让他们有尊严,才是最高 " 礼节和仪式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评论员 曹玉兵

(编辑 郭子煜)

相关标签

琼瑶 压力 女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