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3-19
南京一大学生借1000元校园贷 逾期未还遭恶意恐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鼓公宣 赵柏恋茹 记者 顾元森)近期,南京鼓楼警方接到了一起关于校园贷的报警求助,大学生小周借了 1000 元,两个月不到被要求还 2000 多元,而且他还遭到了对方威胁、恐吓。鼓楼警方特地分析了校园贷的 5 大危害,向大学生支招如何规避风险。

借了校园贷,他 " 感觉掉进了一个陷阱 "

3 月 10 日,南京一高校学生小周因为在一家网上借贷平台借了校园贷,没能如期归还,而遭到讨债人恶意威胁、恐吓。

" 有人给我发恐吓短信,称如果不按期还款,就要告诉的父母和系主任,还有人跟踪我,我已经在拼命借钱了,可是一开始说的低利息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我逾期未还,还要承担手续费、滞纳金等。我年前借了 1000 多元,两个月不到居然要还 2000 多,我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陷阱,而且越陷越深。" 不堪其扰的小周只得向警方寻求帮助。

" 我们接到报警后,正在对周同学说的情况进行核实,这里面如果涉嫌欺诈,警方将会立案调查,如果属于个人借贷纠纷,那么建议他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 鼓楼警方表示,对于可能威胁到小周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警方将介入给予警告和阻止。

警方介绍校园贷的 5 大危害

校园贷作为一种新兴产物,对于社会防范心较低的大学生群体其实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在此,鼓楼警方特总结了关于校园贷的 5 大危害:

低利息高费用

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 15% 以上,所谓的 " 低利息 " 并不可信。0.99% 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 " 上当受骗 "。而且一旦逾期,那可就要任网贷平台宰割了。

越便捷,越变 " 劫 "

有的贷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自己的身份证件替别人办理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 " 被 " 办理人独自承担。更有甚者,贷款公司帮学生成功贷款后,冒用该学生的身份继续贷款。

担保零要求催款全方位

在有些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一些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易滋生逃课、赌博等恶习

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诱发其他犯罪

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 " 高利贷 " 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如何区分以 " 校园贷 " 为幌子的诈骗

" 校园贷 " 原本是一项积极的助学项目,然而,因为一些不法分子的介入而成了实施诈骗的 " 幌子 "。为此,鼓楼警方梳理了以 " 校园贷 " 为幌子的诈骗案件特点,希望大学生们明辨是非,切勿上当受骗。

1、犯罪对象专门针对高校学生。由于高校学生涉世未深、防范意识薄弱、鉴别力不够、自制力不强等原因,从而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编造身份博取信任。不法分子在实施 " 校园贷 " 诈骗违法活动时,主要以 " 同门师兄师姐 " 或者校友的身份,通过网络与受害人套近乎,在获得受害人的信任后,便以可以帮助其找工作或者无息贷款为由,骗取受害人的身份证等证件,利用其身份信息在网络信贷平台上进行贷款,待贷款成功后便 " 人间蒸发 "。

3、高额回报诱惑下套。不法分子先是在网络上向受害人吹嘘自己经济实力如何雄厚、人脉关系如何好,可以帮受害人找工作或者是利用其身份信息贷款后进行投资,受害人可以分到一定比例的红利等理由,以此诱惑受害人上当受骗。

警方表示,不赞成大学生为了提前消费或者做生意去贷款。这种贷款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大学生消费应量入而出、量力而行。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标签

大学生 南京 网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