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4-01
哈佛Offer来了!这个学霸是南外姑娘李瑞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洪雷 记者 黄艳)3 月 31 日," 南外录了一个哈佛 " 传遍了学生、家长、老师的微信群。4 月 1 日,南京外国语官方微信 " 南京外国语学校 " 确认了这一消息。被录取的是南外高三(1)班女生李瑞怡。除了哈佛外,她还收到康奈尔、达特茅斯这两所藤校,以及阿默斯特(文理学院排名第二)、圣母(Stamps Scholarship 全奖)、加州洛杉矶分校、加州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的 Offer。似乎又一个 " 大神 " 的光环熠熠生辉起来。其实,在师生眼里,她就是身边的一个令人亲近的普通姑娘。

目标:理想的远方,模糊而又强烈

李瑞怡是个多才多艺的姑娘,英语好自不必说,她还是中长跑冠军、武术高手,并担任 21 世纪报高中版专栏供稿人,是学校芭蕾舞社前社长。她在高中阶段曾获得:

纽约时报青少年评论大赛一等奖

21 世纪演讲比赛高中组江苏省季军

" 中译杯 " 青少年口译大赛全国亚军

NSDA 美式辩论赛四川赛冠军

新加坡国际武术比赛团体一等奖

五次校运会 800 米冠军

但对于理想,她此前一直模糊。李瑞怡说,因为模糊,所以才有更多可能性;因为强烈,才能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熬夜早起,看书码字。高二以来,似乎就从来没有 " 告一段落 " 这样的说法。无论是课内,标化还是活动,一个任务的结束往往就意味着新阶段紧锣密鼓地开始。从一站到另一站,有时停下脚步眺望一下远处的风景,再低头看看脚下的方向。因为是一个不太愿意被规划着成长的人,整个申请季也有过很迷茫的时刻,幸运的是最终在摸索中达到了曾经遥远的彼岸。

整个高中,李瑞怡最深的体会就是事情的不确定性。在不断积累新的经历、遇见新的人的过程中,她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也有很多成败的因素是之前无法想像到的。在最终申请的过程中,她知道,美国大学的录取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闪光点,很难说什么样的条件就会录什么样的学校,所以早申请失利后她的内心还是比较平静的。得益于平静的心态,后期的文书工作才做得有条不紊。

努力:要付出百分百甚至超百分百

李瑞怡说,百分百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差别虽然别人不一定能看出来,但是自己知道。她的高中阶段记忆最深的事情,多是为了达到百分百而很拼的日日夜夜:辩论改稿到凌晨是常有的事,最终才能获得 NSDA 美式辩论赛四川赛冠军;考 sat 前一遍遍过单词,用掉好几个抄词的小本子;期末考试,班级活动和社团表演冲突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刷牙都会用计时器定好时间;武术比赛前,不知道练过多少次倒地,腾空和翻滚,才获得新加坡国际武术比赛团体一等奖,觉得一切都很值得;每年校运动会前,暑假的早晨都交给了跑道,一次次地超越自己,才会有五次校运会 800 米冠军。

李瑞怡觉得,很难说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但是如果有人能用较少的付出获得大收获的话,那一定是前期付出的积累。

经历:曾是美国男校唯一女生

高一时,李瑞怡被选为公派交流生在圣路易斯大学高中学习了半年,她是男校里的唯一女生。虽然有时会遇到和身材高大的同学挥手打招呼却不被看见的尴尬,但是她很快就习惯了男校的日常。为了更好融入校园生活,她参加了好几个社团:给学校校报拍照片,为此跑遍学校各项体育赛事、学生会竞选、慈善活动、大型演出;半途插班进入舞蹈课,最后还参与了学校年终汇演;跟着法语老师的社团走遍圣路易斯的大街小巷,吃过无数种汉堡薯条,成了半个圣路易斯人。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在住家和学校老师的帮助下,李瑞怡办了一场古筝演奏会宣传中国艺术,来了很多听众,她很高兴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喜欢中国的音乐,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

传承:父母的决心和坚持影响她

在无数次讨论过选校,活动编排,李瑞怡越来越觉得爸妈是很有智慧的;通过申请的契机,她也更深地感受到父母以及家族其他长辈在自己一路成长中的影响。李瑞怡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天南海北地跑,她从小就是听着各个国家的故事长大的,对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着天然的好奇和包容;母亲是化学老师,平常工作非常投入,有时候晚上说梦话都是给学生讲实验,李瑞怡从小耳濡目染,对知识充满探究的渴望。从小镇到小城市再到南京,父母的决心和坚持,让李瑞怡始终心怀敬佩,她觉得自己没有理由不去努力走得更远。

李瑞怡的理想也曾模糊,道路也曾坎坷,当她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用执着的努力去奋斗,坚定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普通的女孩似乎也变得不普通起来。

(编辑 高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