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 杨菲菲 / 文 徐洋 / 摄)一年一度的汛期又要来了,为了让南京的小伙伴儿免受 " 水路 " 之苦,南京今年将对 35 处积淹水片区进行改造。现在进展如何?4 月 24 日,南京市水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到 5 月中旬将有 15 处积淹水片区改造完成。升级管道、增加水位观测点、建立闸站,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改造积淹水点,南京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招数一:
主管道升级到 1000 毫米 ,泄洪能力提高一倍
" 去年这里积水都特别深,最深的时候有七八十公分,水都能到膝盖。别说开车出门了,这一截走路出门都困难。" 中山门大街五棵松段积淹水防汛消险项目负责人钱国宁介绍。在施工现场,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在开挖路面,一台卡车在一旁装运开挖的土方。而道路一侧就放着两截管道。
钱国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里恰好处于紫金山南侧,一般情况下,雨水会随着紫金山的泄洪沟排走,这里的积水并不多。但是一旦遇到暴雨,泄洪沟排水来不及,雨水就顺着山势直接流下来了," 支渠管道有 300 毫米,容量太小了,排水来不及。主管道也才 600 到 800 毫米。"
此次改造,主要内容就是提高排水管道的泄洪能力,支渠管道将升级到 500 到 600 毫米,主管道则提高到 800 至 1000 毫米,泄洪能力几乎提高了一倍。主管道长约 560 米,一直延伸到中山门大街与马群南路交叉口的一处水塔附近。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改造从 3 月 22 日开始进场施工,目前已经完成了 60%,预计汛期来临之前将完成改造。
招数二:
增加水位观测点,随时观测凤台南路水位
去年夏天的一次暴雨,让凤台南路遭了秧,还出现了车辆抛锚、积水到膝盖深的情况。南京市水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里也是 35 个积淹水片区改造项目之一,不过,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去年的积水主要是因为外秦淮河水位太高、倒灌导致的。
" 去年主要是机房被淹了,今年这里就改建了,同时增加了一些排水设施,比如排水沟。然后把水泵控制柜放到了位置比较高的变电站,方便控制。另外就是,在这里增加了一个水位观测点,加了一个水位器,水位的读数可以在系统里随时观测到。然后准备好必备的防水物品,比如挡水板,应该不会出现像去年那样的积水情况。" 该负责人表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凤台南路积淹水防汛消险项目已经提前改造完工。
招数三:
新建闸站,2018 年正式投用
除了增加排水管道管径、建立水位观测点实时监测水位,今年的积淹水防汛消险项目改造中,还放出了建设新闸站这样的大招。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紫金山南麓碰到暴雨就淹的问题,南京市水务局、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将联手,在友谊河入外秦淮河口处新建闸站。
据了解,新闸站的泵站设计规模为每秒 50 立方米,节制闸设计规模为每秒 100 立方米,是现有防汛标准 4 倍以上。整个项目将分成两期完成,今年将进行一期工程,5 月底汛期前完成老石杨路桥至友谊河河口段河道清淤、疏浚、拓宽、挖深工程。2018 年将完成新建闸站工程,并投入使用。
今年,列入南京市 2017 年民生实事的积淹水消险项目一共有 35 处。市水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因为天气原因、施工手续等原因,有的项目进展稍慢,但是到月底前,将有 10 处积淹水防汛消险项目全部完工;到 5 月中旬,完成后续清理工作之后,将再增加 5 处。今年底,35 处项目将全部完工。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