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仲茜 刘静妍 吉星 文 / 摄)母亲节前夕,现代快报欢乐社区行联合鼓楼区青岛路社区、江苏老年精神关爱服务联盟,在青岛路社区朗读亭,举办了一场以 " 感恩母亲 · 用心关爱 " 为主题的朗诵会。活动吸引了来自 8 个社区的 11 支朗诵代表队前来参加。朗读者在台上激情澎湃,朗诵诗歌和文章,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恩,台下听众则聚精会神,仔细聆听,不少老人都热泪盈眶,思念母亲。
社区朗读亭受热捧,多支代表队来表演
随着央视《朗读者》节目的热播,喜欢朗读的居民朋友越来越多。鼓楼区青岛路社区率先在社区活动室里,设立了 " 朗读亭 ",邀请广大喜爱朗读的居民来这里朗读录音。5 月 14 日母亲节临近,社区筹划举办一场以 " 感恩母亲 ? 用心关爱 " 为主题的朗诵会。" 没想到,我们刚刚发出邀请,就有好几个社区代表队报名要来参加。" 甘玲说,居民们对朗读的热情日渐高涨,加上是要抒发对母亲的情感,很多居民都愿意参加。" 大家都想通过朗诵这种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恩。"
" 母亲,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你繁荣,秋天倚着你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您那高大宽广的树冠,使四野永不荒芜。"
" 母亲,您给了我生命,您是抚育我成长的土地。在悲伤时您是慰藉,在沮丧时您是希望,在软弱时您是力量,在您小小海湾中躲避风雨,您是我永远的生命动力。"
活动当天,来自相邻五台山社区的诗朗诵代表队第一个上台表演。她们朗诵的诗歌名叫《母亲组诗》。
察哈尔路社区代表队,也准备充分,她们朗诵的《母爱》,是由领队吴小红老人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
读诗追忆母亲,七旬老人热泪盈眶
来自青岛路社区的张文珍老人上台朗诵了一首诗《母亲的爱》,献给自己的妈妈。" 不少人都去祈祷,去拜佛,殊不知,从你一降生,就有那样一个千手观音抱着你,有求必应。她的每一只手、每一只眼睛,都是爱。可是,你习惯了这份爱,就像习惯了空气、水、阳光,只有等到你去了远方,离开了母亲,你才会想起。殊不知,这世界上最悲痛的,莫过于伤害了自己的母亲 ……"
" 妈妈,我爱你,妈妈,我想念你。" 情到深处,老人已控制不住,热泪盈眶。" 我的眼前像是出现了妈妈的身影,我多么希望那不是幻觉。" 今年 70 岁的张文珍说,母亲已经去世 7 年,每逢节日,总会倍加思念母亲。" 我是个早产儿,生下来只有 3 斤多,是母亲日夜悉心照料,才把我从死亡边缘救活。母亲对我的恩情,我终身难忘,母亲病危时,我也始终陪伴在她身边。"
模范西路社区的领读者杨宏今年 65 岁,曾经是一名幼师,退休后成了社区艺术教师。对于她而言,母亲节这个日子很特殊,不仅是母亲的节日,也是她自己的节日,还是她女儿的节日。杨宏的女儿 36 岁,已经有了一个 5 岁的儿子。如今,从母亲升级当了外婆的杨宏,依然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她加入了社区志愿团队 " 阳光心灵茶吧 ",这个志愿团队定期看望孤寡老人,为老人上门服务,表演节目。为了献礼母亲节,她带领着团队志愿者们,花了两天时间,排练出这首《五月颂歌》,以诗朗诵的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意。杨宏的母亲今年已经 94 岁高龄,也有着自己的生活和追求。老人家爱好书法,跟儿女们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自愿选择住进了养老院,和 " 老伙伴儿们 " 一起。" 妈妈很爱写写画画,在养老院里,有人欣赏她,妈妈过得很开心。" 杨宏说。
64 岁的夏明章南京珍珠朗诵艺术团成员,他的朗诵了一首《大师爱母》,讲述的是季羡林先生对母亲的眷恋。而谈到自己的母亲,夏明章不禁红了眼眶," 母亲生育了我们兄弟姊妹五人,一辈子辛苦、操劳。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没有洗衣机,我经常晚上听到母亲为我们洗衣服的声音。我经常听着她搓搓衣板的声音入睡。"
大学生志愿者大声呼唤 " 妈妈,我爱你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 " 朗读亭 " 设立之前,青岛路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就开展了诗朗诵活动,每周二下午,20 多位老年居民都来到社区,一起朗诵诗歌、朗读文章。张文珍、韩荣芝、叶玲、韩宝琴等每期活动都来。" 大家都喜欢上了朗读,这不仅培养了我们阅读的习惯,也让我们鼓起勇气,向家人、向朋友、向邻里朗诵一段,传递一份温情。" 张文珍说。
此外,一位快报读者,也特地从卡子门赶来,朗诵了一首《献给妈妈的诗》送给大家。今年 43 岁的文功厂是一位朗诵爱好者,他曾加入金陵图书馆朗读志愿者,为视障人士朗读。虽然已经很有朗读经验,但这次读献给妈妈的诗,文先生特别认真,为了连贯读好,他反复读了 7、8 遍,才录制完成。" 我的妈妈去世好几年了,我一直在外打工,没能好好照顾她,这份愧疚永远埋藏在我心里。" 文先生希望借此呼吁年轻人,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千万不要有 " 子欲养而亲不待 " 的悔恨。
这场活动吸引了近百人参与,他们或为母亲诵诗,或仔细聆听。除了社区居民,还有两名大学生志愿者,她们大声朗诵了一首《妈妈,我爱你》:" 她的爱是那么深远,一直伴随着我们一生 ……" 她们是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陈钟奇和谢梦雅。陈钟奇现在在读研一,老家在湖北,每个星期会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平时只是用微信联系。这次母亲节,她不能陪在母亲身边,希望借这次朗诵的机会,表达对母亲的爱。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