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4 日,哈尔滨市道外区一名 56 岁的男子因哮喘病突发导致呼吸受阻,被送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时,呼吸、心跳、血压均为零,且已经过了 10 分钟,已符合死亡标准。该院急诊医护人员经过 25 分钟的持续抢救,该男子在心跳停止了约 30 分钟后,恢复了自主心跳和正常血压。生活报记者在急诊室里见证了这感人的一幕,目睹了医护人员抢救生命的全过程。
8 时 55 分
男子送医时 呼吸心跳已停止 10 分钟
8 时 55 分,哈尔滨市第二医院轻易不打开的 8 号出口开了门,那是 120 专用通道。一辆私家车停在了通道口,医护人员将急救担架推了出来,几名家属哭着将一个 5 旬男子抬出车来。家属介绍说,该男子因哮喘病突发,现在已经没有了呼吸,从发病至此大约已经有 10 分钟的时间了。
急诊医生郑晓春通过检查发现,男子的心跳、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均为零,瞳孔已经放大,完全符合死亡的标准。" 先插氧气管,马上心肺复苏。" 随着郑医生的话落下,男护士曹雨立即开始对患者进行每分钟 100-120 次的心率复苏。
9 时整
男护士汗流浃背 心脏和自主呼吸还是没有
9 时整,进行了 5 分钟心肺复苏和一次电击除颤后,男护士的汗下来了,脸红了,气也粗了,但是手仍没有软。记者看到患者的心率仍然是一条直线。按正常的经验,在心脏停止 5 分钟以后,就已经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而目前患者的心脏已至少停跳了 15 分钟。男护士曹雨仍在努力着,他看着郑晓春医生,郑医生一直仔细观察着患者,没有喊停止。
" 你休息一会儿,我来。" 郑医生接替了曹雨的站位,开始对患者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并对身后的护士石洪云喊着:" 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准备第二次除颤。"
9 时 06 分
复苏 1200 余次无效 所有人轮流做复苏
9 时 06 分,曹雨看见郑医生的汗也从头上流了下来,可是手上的力量不减弱,仍保持着深度 5 厘米的标准心肺复苏和每分钟 100 次以上的频率。此时,患者心跳已经停止 20 分钟了。
" 所有人轮流做复苏。" 随着医生的一句话,女护士石洪云顶了上来。1 分钟后,女护士吕坤顶了上来。9 时 08 分,曹雨再次站在做心肺复苏的站位,用最后的力量对患者进行着复苏,曹雨的汗水流在急救担架的白床单上,可是患者仍然没有反应。
" 电击!" 随着郑医生的指挥,电流再一次流了过来。无效,患者的各项体征还是零。每过一秒种,都可能造成患者的脑死亡,急诊室里所有人都快速抢救着,但却静得异常。
9 时 15 分
停跳 30 分钟后心跳回来了 医护哭了
9 时 12 分,两个女护士已无力再复苏,郑医生也刚刚做完 5 分钟的复苏,曹雨已经汗如雨下,患者仍没有苏醒迹象。已经快 20 分钟了,家属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急诊室外,家属的哭声已经传了进来。第三次电击复苏已经宣布无效,还能有什么办法?曹雨咬着牙坚持着,这是对他体能极限的挑战,此时心肺复苏已经接近 3000 次了,即使是运动员也没有体力了。
" 来了,心跳,自主心跳来了!" 女护士石洪云带着哭泣声喊了一句。外面的家属听到了,哭声停止了。记者看到,每一个医护人员的眼睛里都噙着眼泪,两个女护士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此时时钟指向 9 时 15 分。
郑晓春说:" 当时患者的心跳还很弱,但这是本质的变化,患者在心跳停止了 30 分钟后被我们救回来了。"
9 时 20 分
自主心跳已正常 还有了自主呼吸
心跳恢复了,大家的力量都来了,曹雨满血复活般地继续做着心肺复苏,郑医生也在目不转睛地盯着心率表。9 时 20 分,患者的心跳恢复到了每分钟 70 至 80 次,已经是正常人的心跳了,血压和血氧也在接近健康人的标准。只是呼吸还要依靠呼吸机,不能够自主呼吸。随后,患者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11 时 30 分,重症监护室的医生连欢告诉记者,患者已恢复了微弱的自主呼吸,其他各项指标已经正常,虽没有完全脱离生命危险,但希望很大。
经过短暂的休息,郑晓春医生告诉记者,这是一例由哮喘病引起的呼吸闭塞症,因呼吸停止,导致患者其他生命体征下降,最终停止。目前是初夏,是哮喘病的高发期,初步分析是因花粉或柳絮引发的哮喘发作,具体原因还需等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后再做最后确诊。
综合生活报、@人民网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