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项凤华 鹿伟 张瑜 胡玉梅 金凤 / 文 顾炜 赵杰 / 摄)5 月 20 日,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盛大开幕!当天上午,多位海内外的江苏大咖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诺奖得主丁肇中谦虚开场,最难忘在南京上小学
" 我受教育不多,但在江苏受的最高教育是在南京,南昌路小学。"5 月 20 日,在江苏发展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名誉院长丁肇中上台发言,他谦虚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与台下观众的距离,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丁肇中的演讲主要介绍了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他现在所做的实验。为了便于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些,他准备了 PPT。
他现在所做的实验—— AMS(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国际空间站上唯一的大型物理实验,目的是寻找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和暗物质的来源。这个实验从 1994 年开始,可能持续到 2024 年。
今年 4 月,现代快报记者曾赴欧洲采访过丁肇中。他当时告诉记者,他和家人抗战胜利后来到南京,住在许府巷,在南昌路小学上学。不过,那时他对读书兴趣并不大,喜欢去夫子庙听相声、说书。在他心目中," 南京是故乡,给我一种心平气和的感觉,来南京非常愉快 "。
董明珠: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总有一天要回来
" 各位老乡大家好,离开江苏 30 多年,昨天回来了以后,我一直在激动中,根本没有入睡,一直在感受家的感觉。"5 月 20 日,在江苏发展论坛上,江苏发展大会受邀嘉宾、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董明珠,一上台就诉说着对家乡的怀念。
董明珠的 8 分钟演讲聚焦中国制造。她说,中国已经是制造大国,但不能说是制造强国,有些产品,目前国内的企业还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要靠技术贴牌,依赖别人的技术只能是模仿,而不是创新。
" 很多产品走出国门,但没有人记住我们的品牌," 董明珠说,格力虽然一开始也要依赖别人的压缩机,核心部件都是进口的,但一直在创新,如今已经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中国制造。今天,格力不仅服务于中国、东南亚,而且服务于全世界。
"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家选择了挑战,敢于迎接风险和挑战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董明珠透露,目前格力已经投入 100 亿元研发银隆汽车,她还适时向与会嘉宾 " 安利 " 格力全系产品,迎来嘉宾们一片会心笑声。" 以后可以出去开着格力银隆汽车,打着格力手机,指挥家里的一切。" 她说,今后,要让全世界人民用上最好的产品、过上最美好的生活、带来最美好的健康。
" 借这个机会,我代表江苏,呼吁有识之士回来吧,江苏是哺育我们的地方,不管走到世界哪里,总有一天要回来。" 董明珠说。
著名建筑师贝建中:父亲把我取名建中以表达对祖国的关切
" 从小,我印象中苏州的美女众多;昨天晚上看了演出,江苏的美女也非常多呀。"5 月 20 日,著名建筑设计师、美国纽约贝氏建筑事务所总裁、世界著名设计师贝聿铭的儿子贝建中,在江苏发展论坛言语幽默风趣,现场掌声阵阵,他说,父亲贝聿铭前不久刚过百岁生日,父亲知道江苏发展大会,特别送上了对江苏的祝福。
取名建中,表达对祖国的关切
" 我父母上世纪 30 年代到美国留学,1946 年,我在美国出生,由于不能回国,父母给我取名‘建中’,以此表达对祖国的关切之情。" 贝建中说。
贝建中回忆说," 我的父亲是 1974 年随一个美国建筑师代表团访问中国的。他是继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之后,首批访问中国的美国人之一。这距他上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已经 40 年之久。" 贝建中本人则是 1976 年,第一次返回故乡," 能回祖国看看,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 贝建中深情的讲诉,现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 当时,我们在中国留了 6 个星期,去了很多地方,包括南京和苏州。我至今记得访问苏州的情景,苏州是我的老家呀!我们拜访了狮子林,那时候还是私人园林;我和妻子在狮子林里,没有看到观众,只有家里人才能进来。1976 年我再次回国,那时候,狮子林已经城了公共园林,在园林里,有几个孩子指着我们说‘外国人,外国人!’可能是当时我们的衣服比较时尚。" 贝建中说,不过,说起服饰,他说,今天的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时尚。于是,台下又是一片掌声。
目前,项目遍布中国各地
"1978 年,我协助父亲建造北京城外的香山饭店。这是我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因为这是第一次访问中国并且和中国的同事们并肩工作。这也是我父亲心爱的一个项目,他一直希望能为中国的建筑师们建造一个范例,这个建筑不仅体现了现代感,运用了先进的技术,同时也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贝建中说,这也是他第一次思考,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才能彰显中国精神,也希望以后在中国的项目以此为目标。" 这也让我思考,究竟什么真正是中国的。"
贝建中说," 这几年我在南京重要的项目,就是六朝博物馆。这里原址是长途汽车总站,后来,考古的时候发现了六朝建筑遗址,于是,顺势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博物馆。" 如今,贝建中的项目遍布中国各地,北京、青岛、杭州 ……" 今天中国在变化,那么快,我相信江苏明天会更好!"
柳传志:我家祖上 16 代都在镇江,我的根在江苏
" 很遗憾我没有机会出生在江苏。"5 月 20 日,在江苏发展论坛上,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上台发言,开场白就引爆全场。
" 不过我查了下家谱," 柳传志接着说道,根据家谱记载,他们家祖宗 16 代全部在镇江生长繁衍,所以 " 我的根确实在江苏 "。他坦言,准备了一大摞表达感谢江苏的话,但因为时间关系,就直奔主题 " 以资本为纽带,助力产业升级 "。
随后,他当起了企业的代言人,现场介绍了联想控股的相关业务。值得一提的是,时间观念特别强的柳传志上台发言前还拿了手机计时。
唐英年:生在外地,心系家乡
" 我的老家是无锡,在香港出生," 江苏发展大会受邀嘉宾、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唐英年在发言时说,他虽然生在外地,但是心系家乡,每次回江苏、回到无锡都有回家的感觉,而这次感觉更加强烈。他还提到,两年前的 5 月 20 日,他创立了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到当天正好两周年。
唐英年说,他们是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他第一次在内地投资是 1978 年,在深圳。现在投资了超过 20 个企业,其中就包括江苏苏州。" 江苏与香港一直保持紧密的经济贸易合作,香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香港是江苏的第一个最大外资来源地。" 他举例说,港资在江苏投资数额很大,在 2016 年,香港也是美国之后江苏第二大出口地,达到 1800 亿人民币。唐英年认为,苏港经济合作有巨大的经济基础。
唐英年说,这是他首次以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身份出席大会," 很巧啊,江苏社团总会是 2015 年 5 月 20 日成立,今天刚好两周年。" 他说社团起到团结在港江苏人的作用,目前已经在香港选好地址,在香港回归 20 周年时正式运作起来。" 江苏优势文化底蕴深厚,十多分钟短片非常精彩。我们将来社团总会会多做文化方面的交流。" 他说。
唐英年说,咱们中国人两个不变,第一是爱国心不变,第二是肚子不变。" 想起江苏美食的同时,我们就会想起家乡。" 社团成立时没有举办宴会,只是做了鸡仔饼、黄桥烧饼等江苏特色点心,当时东西全被吃光没有浪费," 我觉得这是江苏拓展美食文化的一个好的开始。"
沈向洋:读到那些最美江苏诗词时,就冒出了回家的念头
5 月 20 日上午,在江苏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说,人们常用 " 近乡情更怯 " 形容游子归乡的心情,对此他深有感触。" 我在南京溧水、高淳交界的小村庄出生长大,在溧水和凤中学、溧水县中学和东南大学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期。" 沈向洋说,后来他离开南京出国求学工作,出国三十年回家的机会不多。
沈向洋谈及对家乡的思念时,提到了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现代快报承办的 " 最美江苏诗词大会 " 评选出的诗词集。他说,就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最美江苏诗词集》序中所言,每当读到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这样的美句的时候,我这个生活在美国西雅图的南京人,很自然就会冒出回家的念头。他说,每次回家来都想多呆几天,看看家乡又有什么新变化,这种期待与那种心情始终与我相伴。他说,家乡也都会给他惊喜,家乡的变迁天翻地覆,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变化太大了,作为江苏的儿子他感到无比的自豪。
沈向洋说,江苏历史上就是 " 状元之乡 ",有很多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将对江苏发展有很大作用。他提到江苏与微软的合作,已经走过十五年,苏州研发中心近千名科学家和研发团队,有一个 " 高、研、值 " 的团队,未来还将开展更多合作。
俞敏洪:江苏人特别厚道和团结
在 5 月 20 日的江苏发展论坛上,与大多数嘉宾正式的西服不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穿着体恤衫出场,他解释说," 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出差,没有来得及。"
" 我是江阴人,我们江苏的发展在全国都很牛,我们江苏是以集体荣耀出名的。" 俞敏洪快人快语,引起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
快评江苏,江苏人做人做事特别厚道
" 今天来的嘉宾,很多人都是阔别多年以后才回来的,我就没有离开过,我是标准的江阴人。" 俞敏洪说。
" 江苏到现在为止的发展非常厉害。" 俞敏洪说,江苏出了一批的名人苏商:苏宁的老总张近东,联想总裁柳传志,格力的董明珠,个个都是超牛的。" 我们江苏都是以集体出名为荣耀的。而且,江苏人做事特别厚道和团结。
妙谈教育,江苏应该建立开放性图书馆
教育是俞敏洪老本行,在发言中,快人快语,他说,在教育上,江苏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所谓引进来,就是要引进大量的优秀的学校,即把世界优质大学引进来,目前,江苏已经有一所西交利物浦大学,但是还不够。" 我建议,江苏是否可以把其中一所名牌高校变成全英文大学?这是思维的突破。"
如何理解走出去?俞敏洪说,他调查发现,有很多家庭是有实力把孩子送出去的," 但又有家长担心孩子留学的学校不好,是野鸡学校,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可以出一个留学指南来引导家长们。而在将来,80% 的留学生都是回国的,到那时候,江苏会成为留学生回来最多的省份。"
俞敏洪还建议大家多读书,他建议江苏建立开放性的图书馆。" 以色列就有开放性的书架,老百姓可以自动把自己家里的书放进去,也可以从图书馆里把书拿出来。"
焦佑伦:创新更要用心,发展科技更要用好科技
" 我是在台湾成长的江阴人,我的父亲是个深谋远虑的企业家,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除了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外,他常常在家里聊聊家乡事、做做家乡菜,尤其是经常提到从未谋面的祖父,这在我们兄弟心中从小埋下浓浓乡情。"5 月 20 日,在江苏发展论坛上,江苏发展大会受邀嘉宾、台湾华新丽华集团公司董事长焦佑伦发言时先聊家常,他的父亲讲话口音重,今年 83 岁高龄了,仍旧关心家乡事和家乡的朋友,所以他在发言一开始就是代父亲向老乡们问好。
焦佑伦说,他现在江苏的事业也算发展顺利,最高兴的就是他的两个女儿也回到了家乡,目前在南京创业,做联系两岸年轻人交流的相关工作。
作为一名企业家,焦佑伦特别关心企业的发展和转型,他说自己的企业今年五十岁,也是世代交替、创建百年老店的机遇期,所以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心得。" 我认为要尊重人才,同时也要尊重创新失败。"
另外,焦佑伦还提到目前落户南京江北新区的台积电。" 台积电把创新当作企业核心价值,要尊重创新、保护创新、引领创新。同时,更尊重智慧、尊重人才。"
在焦佑伦看来,在这个新科技时代,发展科技固然重要,但用好科技更重要。" 创新更要用心,发展科技更要用好科技。"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年底将有 85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亚投行成员
"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父老乡亲,我回家了!"5 月 20 日上午,在江苏发展大会发展论坛现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的这番感慨引来一片掌声。他说,离开家乡已经 40 年了,现在很少回家乡,但对家乡始终魂牵梦绕,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江苏人。
" 我出生在常熟,喝长江水长大,食用江苏的大米,品尝阳澄湖大闸蟹 ……" 金立群简洁的开场白,浓缩着浓郁的乡情,立即引发共鸣,大家鼓掌欢笑。
" 我从小得益于家乡良好的教育资源,如果没有这一切,我人生的轨迹将重新改写。" 今年,金立群离开家乡刚好 40 年,现在,他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外度过,其余时间在南京和全国各地奔波。
" 我很荣幸参与祖国的改革开放,江苏是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江苏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金立群认为," 一带一路 " 倡议的提出及亚投行的成立,是伟大的创举。中国在组织世界各国参与创建亚投行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要利用自己改革开放的经验,为世界各地的人民服务。
" 虽然一带一路国家不涵盖亚投行所有国家,但我们会做出重要努力," 金立群说,中国在创建亚投行过程中,秉承平等协商、友好磋商、互相理解的合作精神,赢得广泛支持,有 50 多个国家作为创始成员国,今年年底,将有 85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亚投行成员。
" 中国现在是发展了,是有钱了,但是五大洲各个地区国家的参加,难道是冲着中国的钱来的么?不是,他们看到的是中国为全人类做贡献的诚意。"
40 年来,金立群很少回江苏,但故乡始终让他魂牵梦绕。白鹤在空中飞舞的情景,曾让他想起《诗经 · 小雅 · 鹤鸣》中 "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江苏名声在外,是一个闪亮的名字,不仅人才荟萃,还能向世界各地输出各方面人才。他们是江苏的代言人,是江苏的桥梁、使者,为全世界人民了解江苏做出了贡献。
金立群说,将尽自己的努力为江苏、为家乡做出贡献。" 江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扬眉吐气,江苏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幸福。但是我们要谦虚谨慎,努力工作,路是一步一走走的。"
现代 " 福尔摩斯 " 李昌钰:哪里最美?江苏!
5 月 20 日,是一个用来表白的特殊日子。在江苏发展论坛上,受邀嘉宾们发言时纷纷对家乡表白," 江苏,我回来了!"
" 今天,我有点激动,有点紧张。我一生到过 79 个国家,做过很多讲座,但这次发言最紧张。" 在江苏发展论坛上," 华裔 007"、现代 " 福尔摩斯 " 李昌钰一发言,台下就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次发言,李昌钰不讲探案,讲的是满满的家乡情。
哪里最美?江苏!
" 我出生在如皋,在台湾长大,到过 79 个国家,但是我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想到我的故乡江苏。很多人问我,哪里最好?我说中国最好!哪里最美丽?江苏!哪里的菜最美味?江苏!" 李昌钰一连串的深情表白,让与会嘉宾感同身受,现场掌声雷动。
李昌钰说,他第一次回江苏,是 1985 年。"1985 年,公安部邀请我第一次回中国,我利用那个机会回来看看。" 李昌钰回忆,从水路一路花费了 3 天的时间,上了船,鸡鸭猪什么都有 …… 这几年,每次有机会都回来看看,感觉到天翻地覆的变化。"
儿子孙子都会讲如皋话
" 江苏是我生长的地方,也是最伟大的地方。" 李昌钰说,每次说到江苏,他就想到妈妈,妈妈活到 106 岁,是一个非常长寿的老人。
" 我妈妈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中学都没有毕业,但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教育家。妈妈在父亲去世后,含辛茹苦带大了我们 13 个兄弟姐妹。在妈妈的影响下,不仅我会讲如皋话,我儿子、孙子都会讲如皋话。" 李昌钰的话音刚落,台下再次掌声一片。
李昌钰说,这次开江苏发展大会太好了,收到邀请,他就在想能建议什么?" 是建议机器人运用,还是其他?结果回来看看,发现什么都有了。" 话音刚落,又响起一片掌声。
要把江苏带向世界
" 去年,世界第一个刑侦博物馆在如皋成立,世界上 30 位刑侦专家来参观,他们成了江苏最好的代言人。今年 11 月,还要邀请世界各地来的专家来,要把江苏带向世界。" 李昌钰说,有一个跟了他 42 年的老部下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中国人。
李昌钰说,目前,他正在跟南通几个学校合作培养人才。" 如果通过海外人才为江苏培养更多的人才,就太好了。"
中科院院士许智宏:江苏发展大会肩负起为全国发展探路光荣使命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5 月 20 日上午,在江苏发展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发言,他祖籍江阴,出生在无锡,直到 1959 年夏天离开故土北上求学,这一离开到现在已经是 58 年了。" 乡音难改、乡土难舍、乡情难忘,无论是在何时,也无论身在何方,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富饶土地,我们都始终感恩于心。随着年龄渐长,这种感触越发深刻。"
许智宏动情地说,每当听到阿炳的 " 二泉映月 ",都会使他深陷对故乡的思念。而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崭新面貌,他的心中既有怀念和不舍,更有感动和祝福。
对江苏发展大会,他点赞,此次江苏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江苏发展大会,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谋划建设美好江苏,不仅是一个具有区域性意义的盛典,更是一次肩负起为全国发展探路光荣使命的动员部署。" 此次大会必将为江苏在全球范围内集聚更多、更好、更优秀的人才、科技、资本等各类要素,形成推进 " 强富美高 " 新江苏建设的强大合力。"
周海江:扎根江苏,拥抱世界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在江苏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发言说,作为苏商的一员,他衷心祝愿,苏商要扎根江苏,拥抱世界,振兴中华,领跑全球。
周海江说,近年来苏商云集,共筑苏商世界大舞台。而苏商要想走向世界,要依托依一带一路,因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国际大舞台。他认为柬埔寨是 " 一带一路 " 上最佳的投资地,红豆集团和柬埔寨企业共同建设西哈努克港,备受两国高度评价。
据介绍,红豆集团自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 60 年的历史,已拥有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生物医药、园区开发四大产业板块,三家上市挂牌公司,三个驰名商标。早在 2007 年,红豆集团牵头与柬埔寨企业共同开发建设西港特区,迈出了国际化建设的坚实步伐。
周海江说,通过十年的开发,现在的西港特区规划整齐、道路宽阔、厂房林立,成为西哈努克省发展最好、就业人口最多的经济特区,也是首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并被唯一认定的中柬国家级经济特区,是 " 一带一路 " 中柬两国民心相通的一个缩影。
洪银兴:江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可分三步走
5 月 20 日,在江苏发展论坛上,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社科名家洪银兴建议,未来,江苏可以通过创新原创性的产业技术、建立面向全国和世界的科技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新旧动能的转化,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洪银兴说,江苏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要培育新动能。经济是在新旧都能的转化中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展第一个阶段是发展乡镇经济,第二个阶段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江苏发展之所以处于全国前沿,是在各个阶段都抓住了发展新动能的机遇。
(编辑 张爱红、高淼、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