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鹿伟 见习记者 宋经纬)" 约在江苏、共筑梦想 "。5 月 20 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1213 名海内外江苏知名人士群贤毕至、相聚一堂。5 月 22 日下午,江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举行,邀请相关部门介绍大会的相关情况。
本次大会得到了媒体界和记者朋友们的广泛关注,海内外 156 家媒体、406 名记者参与大会宣传报道,其中,中央媒体 23 家、59 名记者,省外媒体 20 家、27 名记者,海外媒体 41 家、49 名记者。
大会期间,各媒体综合运用消息、通讯、侧记、特写、图文、H5 和现场直播、网络互动等手段,推出一批融合报道精品,有声有色、出新出彩。据不完全统计,18 日 -21 日,报纸、广播、电视共刊播报道 500 余条(篇),各网站刊载稿件 1 万 6 千余条,总点击量累计超过 10 亿。" 江苏发展大会 " 已经成为 " 热词 ",刷爆了朋友圈,传遍了海内外。
【15:53 消息】
省委副秘书长杨根平介绍大会成果:总的看,首届江苏发展大会较为顺利和圆满,达到了预期目的,引起了广泛共鸣。参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大会的召开,显示了海内外江苏人士热恋故土、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承载着海内外江苏人士造福桑梓、共筑梦想的美好心愿。
省委副秘书长杨根平:
(一)这是一次赤子回乡、真情交流的大会。乡情乡愁是人们真挚而恒久的情感,寄予了家国情怀。江苏发展大会得到了海内外江苏籍人士的广泛热烈响应。为参加这次大会,很多嘉宾在百忙之中调整个人行程安排,风尘仆仆地从万里之外赶回来参会。微软全球副总裁沈向洋,大会前夕要参加比尔 · 盖茨召开的峰会,为不耽误大会行程,自费包商务机回来参会。到 " 江苏乡贤林 " 植树的嘉宾情不自禁地说," 走到哪,我们的根都在江苏。" 很多嘉宾大会上的发言,第一句话就是 " 我回来了 "。
【15:55 消息】
省委副秘书长杨根平:
(二)这是一次搭建平台、交流互鉴的大会。人才是未来发展竞争的焦点,也是江苏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构建与海内外江苏籍知名人士的联系交流平台,增进沟通联系和交流合作,是我们举办江苏发展大会最主要的考虑。一直以来,我们与海内外江苏人士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广泛性、紧密性、有效性都还很不够。通过此次大会的筹备和举办,我们初步建立了江苏乡贤名流数据库,架起了 " 连心桥 ",打造了乡情亲情纽带,同时也为大家相互之间的联系交流提供了 " 联络图 ",方便会后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与会嘉宾纷纷感慨," 很多朋友以前就熟悉,直到参加这次大会,才知道他们也是江苏人。" 大会的成功举办,把过去没有联系或者联系不多的人联系起来,把过去一对一联系的人汇成一个共同的朋友圈,这对汇智聚力、共谋发展是有力的推动。
省委副秘书长杨根平:
(三)这是一次献计献策、汇智聚力的大会。大会之前和举办期间,参会嘉宾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通过不同方式为江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在大会开幕式上,李强书记所作的主旨演讲引起热烈反响。在开幕式和随后举办的江苏发展论坛上,13 位嘉宾倾情表达桑梓深情,从不同角度建言江苏改革创新发展,其真心真情、真知灼见引起强烈共鸣。在科技创新讲坛、工商峰会两个主论坛,以及教育、健康、文化、传媒、金融、规划、侨界等 7 个专题论坛上,演讲嘉宾新颖的观点、敏锐的判断、前沿的探索,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碰撞,让听众大开眼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 思想的盛宴 "、" 智慧的盛宴 "。
【15:58 消息】
省委副秘书长杨根平:
(四)这是一次展示形象、推介江苏的大会。大会期间,很多嘉宾惊叹家乡变化之大,感慨 " 世界上最好的国家是中国、最美的地方是江苏 "," 今天的中国人比西方人还时尚 "。世界著名华裔神探李昌钰先生在致辞中说," 如果在座的每一位回到各自的侨居地,将江苏介绍给十位当地的朋友,再通过他们介绍给他们的十位朋友 , 成员队伍日益壮大,这样很快就可以集众人之力把江苏带到世界。
省委副秘书长杨根平:
(五)这是一次务实合作、共创未来的大会。本届江苏发展大会,突出 " 发展 " 主题,着眼于建立沟通联系和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实行建平台、开言路与引资引智相结合。不少参会嘉宾纷纷表示要加强合作、回报桑梓。这种合作不仅包括工商项目,也包括科研、教育、医卫等方面的合作项目。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女士在大会发言中呼吁海内外江苏企业家回归家乡、投资兴业,并表示要把银隆新能源电池带回江苏,投资 100 亿元。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王存玉先生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愿意围绕建立新型医学研究院、生物医学产业国际顾问委员会等方面加强合作。这些是大会直观可见的成果内容。
【16:08 消息】
省政府副秘书长夏心旻:
此次大会产业合作项目共 49 项。主要包括高科技、新医药、新能源、现代农业、旅游、金融等领域。其中,已签约或准备签约项目 7 个,项目投资额 352 亿元;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28 项,包括意向投资额 302 亿元,还包括拟签订融资合作协议 420 亿元;正在跟踪推进 14 项,项目投资额 18 亿元左右。
省政府副秘书长夏心旻:
科教文卫合作共 87 项。其中,科技成果转化 40 项,主要包括环保、农业、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其中,已签约或准备签约 5 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14 项,正在跟踪推进 21 项。教育学科合作 26 项。主要包括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内容。其中,已签约或准备签约 5 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8 项,正在跟踪推进 13 项。文体领域交流 3 项。主要包括友城交流、非遗项目合作等,其中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2 项,正在跟踪推进 1 项。医疗卫生合作 18 项。主要包括医疗技术交流、课题合作、医疗人才及医院管理等内容。其中,已签约或准备签约 2 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9 项,正在跟踪推进 7 项。
省政府副秘书长夏心旻:
此次江苏发展大会重在广泛听取海内外参会嘉宾对家乡发展的建议和期望。参会嘉宾围绕大会主题,心系家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对江苏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宝贵意见建议。通过大会官网和《嘉宾意愿征求表》《建言献策卡》等多种渠道,共收集汇总嘉宾建议良策信息 1200 多条,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科学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引进、教育学科合作、医卫技术交流等领域。我们对每一条建议都作了认真回复,对针对性、建设性较强的专题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摘录,及时转有关单位研究办理,同时在大会官网滚动发布。
【16:12 消息】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黄仕亮:
5 月 19 日下午,江苏发展大会秘书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大会常设机构正式成立。这是落实大会 " 永不落幕 " 目标的重要一步,也为更好地服务海内外江苏人提供了一个新平台。秘书处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负责大会闭会期间的组织策划和日常运作。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秘书处工作规则》《秘书处各专业小组 2017 — 2018 年度活动初步计划》,明确了职能定位、运转机制、组织架构,为秘书处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黄仕亮:
秘书处成立后,将着力把大会的成果巩固好、落实好,把海内外江苏人团结协作的大好局面维护好发展好,推动大家把劲使到一处,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多做贡献。要真情服务,加强沟通,打造江苏发展最强 " 朋友圈 ";要努力成为江苏文化传播的 " 扩音器 ",提升海内外江苏人的精神归属感;要多做暖心事、贴心事,多办实事、解难题,关注每一个江苏人的成长发展,为他们鼓劲加油,为他们援手撑腰,做他们的坚强后盾;要把秘书处打造成汇聚众智的平台,打造成项目对接的平台,打造成人才合作的平台,推动海内外江苏人为 " 两聚一高 " 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16:42 消息】
问:大会期间达成的合作项目、意向,会后如何进一步对接,取得成效?
省政府副秘书长夏心旻:首先闭幕期间会有常设机构大会秘书处,会长效的服务于后续发展。其次充分利用大会云平台,全面发布大会合作交流信息,嘉宾有什么需求的信息可在平台进行交流。
【16:44 消息】
问:秘书处成立后如何落实好发展大会 " 永不落幕 " 的目标?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黄仕亮:
组织上体制上要有保证。各专业小组召集人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 2 至 3 名业界知名人士担任。秘书处下面设有工商经济、科技、教育、医卫、文化传媒、规划建设 6 个专业小组。
重点工作要明确。秘书处将重点做好四项主要工作:一是当好 " 服务站 "、架好 " 连心桥 ",加强同参会嘉宾的联系,用真情服务赢得海内外江苏人的信任支持;二是当好 " 扩音器 ",打好 " 乡情牌 ",提升海内外江苏人精神归属感;三是当好 " 娘家人 ",做好 " 强后盾 ",为海内外江苏人发展点赞鼓劲;四是当好 " 助推器 ",打造 " 新平台 ",凝聚海内外江苏人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 " 两聚一高 " 新实践。
省委副秘书长杨根平:
我们制定了规则和计划安排,总的围绕江苏创新发展,经常性多层次地开展活动。这次大会是请进来,董明珠女士讲希望年年召开,初步安排是两三年召开一次。日常,分地区分界别就近就地的举行经常性的活动,要发挥牵头人的作用。
【16:55 消息】
问:大会期间,很多嘉宾到乡贤林植树,后续如何加强乡贤林管理?
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学鹏:
嘉宾种植的每一棵树木对应一个二维码名牌,全部悬挂在对应的树木中,嘉宾用手机登陆微网站就可以看到自己种植的树木,这也将成为海内外嘉宾联系的纽带。
【16:58 消息】
问:发展大会志愿者工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次大会,乡情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点,志愿者工作如何体现乡情?
团省委书记王伟:
志愿者小流苏累计为嘉宾服务时间超过 27000 小时。我们鼓励江苏籍大学生参加报名志愿服务,其中最终有 7 成左右志愿者来自江苏。会前做了培训,尤其是省情培训,所有嘉宾一踏上江苏,就能够感受到家乡的温暖。最辛苦的团队,每天工作时间达到 18 个小时,通过高效率服务为大会增光添彩。
【17:03 消息】
问:如何正确处理保安全与保民生的关系?
省委办公厅副巡视员王德龙:
服务指南获得了嘉宾好评,通过一张纸就知道大会整个流程。在餐饮方面也体现了简朴,用的都是江苏食材,用家乡的味道勾起嘉宾的回忆。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沈永红:
全省公安机关对安保工作非常重视,有节奏地推动安保落实,完成非常圆满,没有发生影响大会的事件。
我们在安保工作中,精准安保,广泛应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人流动态,不再是过去的人海战术。而是利用指挥云系统、安保员 app 定位等高科技信息技术进行安保工作,也不会影响正常市民活动。并且,在工作之前安排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志愿者、安保员进行细致调配。
此次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围观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