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金凤 实习生 吕洁 文 / 摄)" 回首大学时光,一路晴朗;明日奔赴远方,征途坦荡;走在教室操场,欢悦舒畅;毕业生的眷恋,落在心上。"5 月 26 日晚,东南大学的大四毕业生用一场 " 最有影响力毕业生 " 的评选,献给毕业季即将远行的八方学子。当晚参与评选的毕业生,有的曾发起众筹为家乡小学修路;有的是会主持、能表演,还能做博士论文审稿人的学霸;还有的,是从学渣华丽逆袭的学霸,还能打破毕业季即分手季的魔咒。
众筹 15 万余元为家乡修路、铺水管
在耀眼、璀璨的舞台上,与身穿西装、礼服的男神女神们站在一起,皮肤黝黑、身着 T 恤衫的张培杰显得局促、羞涩。然而,这个语调轻柔的大男孩,却在大学期间,以一己之力,众筹近 16 万元,为家乡更多的孩子们铺就了一条求学的坦途。
张培杰
张培杰来自云南省鹤庆县倒流箐村,那里是贫困山区。" 在我家乡有一条小孩上学的必经之路。它距离村子 1.8 公里,却狭窄泥泞、陡峭不平。" 张培杰已经数不清在这条山间小路上摔过多少跟头,只记得,有一次,弟弟一个同学的朋友在这里摔伤,膝盖缝了五六针。
" 上大学之后,习惯了城市里宽阔平坦的道路,可是每当回到家乡,再看到孩子们和当年的我一样,每天通过这条狭窄泥泞的路去上学的时候,我心里就有一个愿望,要修好这条路。"
于是,2015 年暑期社会实践申报选题的时候,张培杰决定将梦想变成现实。
他先是在众筹网上发起 10 万元的 " 梦路计划 " 众筹项目,但 1 个月过去只筹集到 1000 元。" 大家根本不相信一个大学生能修好一条路。"
张培杰并不死心,他寻找着机会,后来,在媒体的帮助下,他的心愿开始广为人知。在参加完一次电视节目后,他筹集到 155890 元的资助。
2015 年的暑假,张培杰召集村民开会确定细分事项负责人,购买需要的工程机械工具,设计具体施工方案 ……
同时,他拿起锄头、扛起铁铲、开路面、挖水沟,混合石头、砂子、水泥,拌好混凝土、推起手推车 ……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崭新平整的水泥 " 学子路 " 竣工了。
修路结束,善款还有 4.9 万的余款,张培杰又拿出 3.8 万元为村里铺设了长达 5 公里的水管,用于饮水和灌溉。而剩下的 1.1 万元又在一条 160 米的乡间土路铺上了混凝土水泥。
毕业季,张培杰报考了云南的公务员,虽然还没有尘埃落定,但他希望毕业后回家乡发展," 参与家乡建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会主持、能表演,还能做博士论文审稿人
他是东大舞台上耀眼的校园主持人,他是成绩从重修线逆袭为 sci 杂志独立审稿人的学霸,他还是热心校园公益的意见领袖 ……
宋浩川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宋浩川一身西装的站在聚光灯下,立即引来无数粉丝尖叫。
宋浩川的逆袭之路从失意开始。大一时,宋浩川迷恋社团活动,结果成绩受到影响,大一第一学期,230 多人的学院中,他的成绩只排在 90 多位,又过了一个学期,成绩滑落到 130 名之外,不少课程需要重修。
成绩一落千丈让宋浩川决定卷土重来。大二开学,他经常在图书馆闭馆后又赶到教学楼再自学到十一二点。" 忙起项目的时候,电脑一个周不关机。"
后来,宋浩川加入张川老师的课题组,科研又为他打开一扇大门。" 我知道我研究的内容可以在杂乱的电流中破解生命最本质的秘密;矩阵的线性变化,让孤悬通信史百年的香农第二定理成为了现实;世界在我的眼里突然变得美丽而和谐。"
从此,宋浩川开了挂似的收获学术成果。
最终,他保送至中国 4G 掌门人尤肖虎老师门下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在别人苦苦投稿的时候,他还是以本科生的身份担任 SCI 杂志独立审稿人,DSP 会议独立审稿人;前者审博士,后者审硕士。
宋浩川热爱舞台,从初中起,他便在校园活动中担任主持人。进入东大,他成为莎剧比赛中的最受欢迎男演员,粤语歌曲比赛的冠军,荣获两届中华赞的一等奖,省优实践团队,院会优秀干事,特级团支部团支书 …
他还是校长学生事务特别助理,在每天只有 8 小时供水的时候,为大家带来真正的 24 小时热水。
不过,小伙子认为,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从 2G 时代的一无所有,到 3G 时代的苦苦追赶,再到 4G 时代迎头赶上,前辈们用 40 年的时间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成果,但是还远远没有高枕无忧。去年美国对中兴的报复性芯片禁运政策,短短 17 天内让中兴所有产品线近乎瘫痪,最终付出 8.92 亿美元的代价。5G 时代,我们一定要成为领跑者。"
学渣逆袭学霸,获五项专利、发表 EI 论文两篇
赵鑫玮(左)与吴运腾
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团支书,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交通工程专业的赵鑫玮和吴运腾诠释了学霸间的惺惺相惜。赵鑫玮演讲结束后,吴运腾捧着一大束玫瑰迎上前去,在她的额头上轻轻一吻,引得现场单身狗们一片羡慕嫉妒恨。
大学期间获得五项专利、软件著作权、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赵鑫玮的成绩单看起来夺目耀眼,但其实也有一段不堪的过往。
" 大一那会,报了好多社团,但全部被拒绝,大学物理还挂了科。" 赵鑫玮坦言,从高中进入大学时,曾有一段迷茫的阶段。从此,6 号教学楼 304 的通宵自习室成了她与自己死磕的战场。渐渐地,她开始翻盘逆袭。
四年间,她参加三项科研项目,两次担任组长,均以 " 优秀 " 结题,发表 EI 论文两篇。专业排名也从倒数逆袭为第一。
其它小伙伴把旅游当休闲,赵鑫玮却将旅游当勘探。大学四年,每逢假期,她都会到各个城市走走停停," 而且一定要去做地铁、公交,去观察每个城市的交通设计。" 如今,赵鑫玮足迹踏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浙江、湖北、陕西、安徽等各省市。
你若盛开,花香自来。渐渐绽放光华的赵鑫玮在大三时,和吴运腾擦除爱情火花。文质彬彬的吴运腾体贴、温柔,赵鑫玮生病住院时,他熬好粥送到床头。有一次两人同行,突然下雨,没有带伞的两人被兜头淋湿,这让吴运腾心疼不已,从此,他的书包里每天都背着一把雨伞,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现在天热了,可能装备要升级了,要换成阳伞了。"
临近毕业,这对小情侣却要分别两地了,赵鑫玮考取了同济大学研究生,而吴运腾将继续在东大读研," 不过上海和南京很近的,我会经常去看他。" 吴运腾说这话时,赵鑫玮站在一旁,嘴角上扬。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