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岑 张瑜 胡玉梅 / 文 吉星 / 摄)6 月 9 日是 " 国际档案日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迎来首个 " 公众开放日 ",位于中山东路 309 号的神秘大院,首次敞开大门向社会开放。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也进行了直播,目前已经吸引 3.5 万人次观看。二史馆到底神秘在哪儿?里面有哪些 " 国宝档案 ",我们来回顾一下!
【首次开放】
二史馆首次对外公众开放
二史馆为什么这么神秘?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二史馆自 1951 年成立以来,为了确保档案安全万物一失,除了查阅档案外,不对社会公众开放。馆长马振犊介绍,因为这里典藏了 1354 个全宗、230 余万卷、约 4500 件档案。此外,还收藏了民国时期图书、期刊、报纸 13 万余册,堪称一部 " 中华民国史 "。
而今年 6 月 9 日,为了配合 " 国际档案日 ",二史馆首次向公众开放。此前,就有 86 人通过提前报名预约获得参观资格。而今天上午 9 点到 11 点,只要拿着本人身份证就可以进馆参观。早上得知二史馆要开放,很多路过的市民停下来排队等待。还有人在门口拍照留念。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全场最小的参观者只有 8 个月。
【国宝档案】
64 件 " 博爱 " 题词 这件可能最早的
孙中山先生题字《博爱》
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最爱题词的两句话,一个是 " 博爱 ",一个是 " 天下为公 "。二史馆大门口牌楼背后就有孙中山提写的 " 天下为公 " 四个字。而其所写的 " 博爱 " 也被收藏在档案史料陈列展。" 有人统计,孙中山一生题词,‘博爱’写得最多,达到 64 件。而这件可能是目前存世最早的一幅,写于 1907 年。" 馆内研究员王俊明介绍,孙中山之所以这么爱这两个字,与他的三民主义息息相关。" 博爱对应民生主义,孙中山要为四万万人谋幸福。"
而这幅题词是写给邓荫南,邓荫南号称孙中山的 " 头号粉丝 "。
" 邓荫南比孙中山大,当年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就是邓荫南带头用户,出钱出力。后来也一直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所以他是孙中山的知己,也可以说是粉丝。" 王俊明说。
两份书信:揭秘当时国际关系
此次展出中还有两份特别的书信,一份是 " 孙中山致日本首相犬养毅函 "。在这份信中,孙中山用毛笔字亲笔书写,精辟地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的局势,谴责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行径,希望和日本一起革命改变现状。" 这份书信也是目前孙中山竖新镇集中篇幅最长、字数最多的一件,长达 3000 多字。"
" 孙中山和犬养毅是知己,两人无话不谈,关系非常好。据说,有一次犬养毅问孙中山,除了革命和读书,你还有什么爱好?孙中山答曰,女人,震惊四座。" 王俊明解释,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女人,其实是指他的母亲和妻子。" 他说每个男人生命中都有两位重要的女人,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也都有一个女人。这番话让众人皆服。"
不过,孙中山与犬养毅的友谊在犬养毅当上日本首相后,划下了句号。" 在此之前,日本非常支持中国当时的改革,但是犬养毅当上首相后,由于政坛和局势的变化。孙中山先生这份书信寄到后,他就束之高阁,并没有回信。" 王俊明说,没有等到回信,一年后孙中山北上前又特地绕道日本去见犬养毅。但是犬养毅闭门不见,孙中山先生很失望,郁郁寡欢。" 所以这封信的意义不仅在孙中山手写文本的价值,还在于体现了当时中日关系的变化。"
蒋介石写给罗斯福的信
另一件书信则 " 家常 " 许多,是 " 蒋介石致美国总统罗斯福函 "。" 这封信很短,写于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一共讲了两件事儿。一个是感谢美国送来的礼物无线电传真,感叹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件事儿,感谢罗斯福夫妇在宋美龄访美时的热情招待。" 王俊明表示,这实际上就是 " 夫人外交 ",以小家对大家,反应了当时两国关系,起到了积极沟通的作用。
京字第一号铁证:南京大屠杀原始影集
最沉重的一件 " 国宝档案 " 是南京大屠杀的原始影集,这本写真集原本非常小,只有约 10 厘米长。封面是手画的,一把匕首,旁边两颗心在滴血,还有一个 " 耻 " 字,一个问号 "?"。" 这幅手绘画的作者是影集的收集人罗瑾,里面的照片都是当时侵华日军士官拍的。当年日本士官为了炫耀,拍了不少照片,有一次就到罗瑾所在的小相馆去冲洗,罗瑾就悄悄留了一些。" 王俊明介绍,罗瑾共筛选了 16 帧照片,主要是屠杀的过程、死难同胞的遗体等。
" 为了保存照片,罗瑾每天都提心吊胆。为了不受欺负,后来他就考进了汪伪政府的警卫旅直属通讯队,住在毗卢寺里。" 在通讯队里,罗瑾丢失了这本影集。" 当时汪精卫要来讲话,但是在前期检查中发现了一枚手榴弹,于是全寺进行大清查。罗瑾紧急之下,在茅厕挖了一个洞,把影集藏了进去。没想到后来不翼而飞了。" 王俊明表示,而这本影集其实是被他同队的队友吴旋拿走了。" 吴旋一直保存到了抗战胜利。"
1945 年,吴旋把这组藏了多年的照片拿出来,交给了临时参议会。在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作为 " 京字第一号 " 证据提交法庭,为审判战犯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谷寿夫不承认罪行,但是在这些照片面前,终于认罪了。"
【档案查询】
30% 的档案已数字化 秦汉曾来查过档案
在史料陈列馆后面是二史馆的核心区域——阅卷厅。由于二史馆的档案非常珍贵,而且容易破损,所以很多都已经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原档几乎调不出来,但是公众可以通过电脑查阅。而过来查阅档案的名人也很多,普通老百姓最熟悉的,可能是台湾著名演员秦汉。" 秦汉本名叫孙祥钟,他的父亲孙元良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他当年来就是想查阅父亲当年抗战的过程。" 档案利用处负责人杨智友向现代快报记者展示了秦汉当年查阅的部分档案,其中一份南京保卫战的资料,孙元良就是七十二军军长兼八十八师师长。
市民在档案馆查阅资料
普通公众如何来查档案?" 只要带着介绍信过来登记,就可以查阅档案。" 杨智友介绍,学生可以由学校开介绍信、工作人员由单位开、退休人员由街道开。" 目前我们馆藏的 230 万余卷档案,其中 30% 已经数字化,只要是目录中有的档案,全部可以电脑查阅。"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